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中国中医药地更好发展,笔者在湖南省江华实地调研了解瑶医传承与发展的现状,瑶医是瑶族医学特色疗法,瑶医学是瑶族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瑶族古今医家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积累。但瑶医药的传录方式靠口耳相传、指药传授、指症传经,自成体系。以致许多瑶医特色疗法失传,通过采取采访瑶医传人了解瑶医的传承,跟随瑶医进山采药认识瑶医的疗效与采取过程,通过问卷方式调查瑶医现状,努力完善疾病防治、诊疗技术体系,促进中国传统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壮医特色外治疗法内容丰富,具有简、便、廉、验、捷等优势,治疗范围广泛。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文章介绍了近十年余壮医特色外治疗法(包括壮医经筋疗法、壮医药罐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和壮医针刺疗法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疗效,资料表明了壮医特色外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瑶医特色疗法在常见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检索10余年来瑶医常用特色疗法药浴、挑针、熏洗、药灸等治疗常见病的相关文献,对查找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瑶医常用特色疗法外治产后妇女康复、风湿病、关节痛、原发性痛经、肠易激综合征等均有较好疗效。结论:瑶医常用特色疗法在常见病的治疗方面疗效肯定,操作简便,适宜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瑶医药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分析了广西瑶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佤族医药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佤药源远流长,是佤民族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阿佤人民防疫疗病、保健养生、繁衍昌盛有着巨大贡献,也是祖国传统医学中善待发掘的瑰宝之一.在劳动生产中佤族人民一方面不断发掘利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不断吸收借鉴周围其它民族医药经验来丰富自己的医药,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和完善,创造了以植物药为主的佤医药.薰蒸疗法就是其特色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瑶族医学中,瑶医药的预防护理有着重要的组成意义。预防与护理,二者常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相互为用。它主要通过瑶族医药的各种调摄保养手段,来提高人体正气,使人体自身达到盈亏平衡的状态,进而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御病邪的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因此,瑶医药的预防护理对于强身健体、防病益寿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瑶药中妇产科用药的规律及特色。方法:对《中国现代瑶药》记载的有关妇产科药物进行查找、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的药物共111味,可分为老班药、其他常用瑶药。老班药又分"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主要治疗的疾病有月经不调、产后风、痛经、闭经、带下病、崩漏、产后虚弱等;药性可分为寒、热、温、凉、平;药味可分为酸、苦、甘、辛、咸、淡、涩、香;毒性可分为大毒、小毒、有毒、无毒、其他等。结论:瑶药中妇产科用药以"十八钻""七十二风"和其他常用瑶药应用较多,对于妇产科病症的治疗基本涵盖,可能与瑶族居民所生活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妇女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药疗法对初产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产科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产后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瑶药脐药疗法,比较两组产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瑶药脐药疗法配合常规护理可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瑶医药棒循经推按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瑶医药棒循经推按组)与对照组(康复干预组)。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NRS)、肿胀程度评分、简化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31%,优于对照组的67.8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NRS)、肿胀程度评分、简化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与治疗前评分相比较,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瑶医药棒循经推按联合康复干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康复干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壮医药线点灸》是高职针灸推拿专业新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旨在引入壮医药教育,培养具有壮医特色的技能型高职人才.针对该课程内容繁多、课时少、教学方式方法陈旧等不足,文章提出从明确课程定位、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训教学、构建线上教学平台、改革成绩考评方法、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构建特色、实用、操作及应用能力突出的教、学、练三维一体的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11.
结香,瑶药名保暖风,一身保暖,是瑶族核心用药之一,其花朵走心、肝经,具有养阴安神、祛风、明目等功效。在瑶族地区,结香花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妇女产后病、精神抑郁、不孕不育、高血压等证。文章通过对瑶族地区的实地调研和文献挖掘整理,对结香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方法,尤其是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瑶族民间草药结香花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较系统了介绍和总结近几年我国,壮,苗,藏,蒙,傣,瑶等少数民族医药对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近几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周身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西医液体疗法和中药益气补血祛风汤加减治疗产后周身痛8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周身痛,相互取长补短,具有止痛快、疗程短、全身机能状况恢复也较快、复发率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特色馆藏建设目标、特色资源采访流程、采访途径等方面,介绍了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闽台特色医药文献资源建设情况,以及建成后取得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老班药"是瑶医临床使用频率最高,也是瑶医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瑶药,主要指"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104味传统瑶药,其它的瑶药的临床应用均需要遵循瑶医老班药的"风打分类""五气八味"等临床应用规律。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瑶医老班药的临床应用规律,阐明瑶医老班药的"五气八味"及"风打分类"理论机理,明确瑶医老班药的临床应用理论,为瑶医药的临床推广应用以及新药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彝医水膏药疗法"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深入发掘民族文化宝库,大胆研究探索取得的丰硕成果. "彝医水膏药疗法"是流传于云南彝医中的一种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外治方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或伤势、病变部位而灵活采用相应的彝族药细粉或鲜品药,加药水或水调拌成膏糊状,摊涂于棉布或油纸上,外敷于病患部位,具有用药简便易行、效果安全可靠、治疗病种广泛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壮医药外治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检索10余年来壮医药外治腰肌劳损的相关文献,对查找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壮医药外治腰肌劳损有多种疗法,且疗法均有较好疗效。结论:壮医药外治腰肌劳损疗效肯定,操作简便,能够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有大量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产业,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生物技术在制药行业发挥的的作用越来越大。介绍了生物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1 蒙医药在不断调整完善中迅速走向世界1 .1 《蒙医药百科全书》开始编写到 1 991年的 1 0年间 ,以传统、经典、百科为特征而发展。以前曾由于民间民族医药的整理、研究、纳入、实践的力度不到位而失去了特色。当 1 989年向有关部门介绍“神奇、羚角四味汤”等方时 ,很多学者对此十分重视。1 .2 《蒙古族民间疗法》正式出版 ( 1 991年 ,内蒙古出版社 ) ,此后 1 0年中蒙医药以民间民族医药、传统经典医药与现代西医药结合为特征而发展。“震整术”( 1 996年发表 )、“激光结合蒙医药诊疗”( 1 996年发表 )、“蒙医史概略”( 1 997年出版 )…  相似文献   

20.
大学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医药院校要着重培育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精业济群的奉献精神、救死扶伤的人道精神、求真向善的追求完美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等大学精神.医药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需要在彰显学校特色、培育学术大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社会实践、强化制度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