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肱骨外上髁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大多是因为不正确的运动姿势或者运动过度引起的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主的骨关节疾病。该病的临床表现以局部骨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为主,严重时往往影响患者的日常生理活动。随着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各种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同样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上也有着明显的治疗优势,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刺、推拿、外用药物、以及民族特色医学等。文章通过检索近5年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章遴选出通过中医外治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文献,分析并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2.
王华  刘春强  肖倩 《大众科技》2021,23(6):60-62
肛周脓肿是以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寒战高热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肛肠疾病,对于该病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治疗,虽疗效较好,但易引起术后创面愈合不良、切口疼痛及继发性便秘等后遗症.中医药学者传承和创新前人治疗方案,辨证施治,临床上在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文章以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综合疗法为切入点,总结了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近10年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儿科临床疾病中,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儿童打针服药不便,中医穴位贴敷治疗该病有独特优势。文章就近年来中医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制、贴敷穴位、贴敷时间、联合疗法方面在该病的最新研究概况做简要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物理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该文分矿泉疗法,拔罐疗法,蜡疗法,磁疗法,泥砂疗法和水疗法6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物理疗法的历史,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特点作初步的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针刺、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疗法、整脊疗法、针药结合疗法综述了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基于以上研究进展,今后应进行更多的随机对照大样本临床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其病因尚未明确,治疗比较棘手。中医称之为"痹症",中医外治对该病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疗法多样等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章总结分析中医外治治疗RA临床疗效,为RA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慢性皮肤溃疡是一种中医外科疑难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尚缺乏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对该病有许多独特疗法,文章主要从中药膏外敷、中药熏洗与湿敷、按摩、针灸、情志饮食等各方面护理特色进行归纳、阐述,为本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和社会都带来很大的负担.针灸、蜂针、蜡疗、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法被证实有效,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整体评分和长期预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文章通过回顾近年来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总结各外治法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9.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全身静脉均可发病,尤多见于下肢。文章通过整理中医外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中医外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综合疗法,探讨其特点和优势,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的患者在临床中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中医药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许多临床证明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文章综述了近几年来中药外治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概况,并展望了中药外疗法治疗该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辅助治疗臌胀这一难治性的顽疾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可以疏通三焦、膀胱水液通道,调和气血津液,扶助人体正气,能使痰饮水湿输布正常,以致邪气外达,能很好的减轻患者腹水带来的病痛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应用外治法的同时需要予以必要的临床护理干预,以保证外治的顺利进行,才能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文章就近来年关于中医外治疗法辅助治疗臌胀的相关论述及结合笔者多年来对中医外治应用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外治法防治臌胀及其应用的临床护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医非药物疗法对癌症患者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文  蒋筱 《大众科技》2014,(10):121-123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指人体的抗病能力,相当于西医讲的人体免疫力,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人体的"正气不足"所引起的,它是内因是决定性的因素。就"驱邪扶正"提高肿瘤患者的人体免疫力这一难题,传统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就有其"独到之处",其方法简便、价格低廉、主治广泛、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等优点,符合健康观念总体需求,也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文章就此只论述三种疗法,情志疗法、音乐疗法和气功疗法。  相似文献   

13.
农雅萍  兰蕾 《大众科技》2022,(3):82-85,71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治疗方案也逐步增多,其中中医的外治法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的优势,可使用一种方案治疗、多种外治法治疗或者中西医联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成果.文章研究近五年的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的现状并做出概括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所谓食熨疗法,即用某种食物加热后,熨烫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热感机体内部等,达到健身之目的。此疗法属中医外治法,方法简便,疗效好。 醋熨法:将食盐炒热后,加入事先已研细粉末状的香附30克,然后洒陈醋均匀炒,装入布袋,热熨手心,足心,腹部等处,每处10~20分钟。可治疗四肢厥冷,寒温气痛、淤血肿块等症。 盐熨法:盐熨法是将食盐放入锅中暴炒,然后在适宜温度时,装进布袋,置于手心、足心、腹、背心等处进行熨  相似文献   

15.
正足浴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其原理在于通过经络运行加强脏腑肢节的沟通,而足部是人体的一个缩影,既是三阴经的起点,又是三阳经的终点。中药足浴通过药液温度刺激足部的使人体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即可促进药物吸收,有可将已吸收的药物运行至全身脏腑,从而调理脏腑、治疗全身。一、妇产科史杨[1]认为分娩过程耗伤气血,精神紧张,导致产妇有多虚多瘀,故不耐药力,不宜口服中药治疗。他将杜仲、续断、独活等药物浓缩成汁,兑入热水进行足浴,可促进产妇机体恢复,缓解分娩疲  相似文献   

1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疾病终末期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患者术后往往要面临着包括肢体肿胀、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极大影响术后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的问题。中医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恢复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具有简便廉的特点,临床疗效卓越,副作用较小。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综述了中医药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常见病症治疗中的应用,包括针灸、推拿、耳穴疗法等外治法及中药内服、中成药静滴等方法的临床应用现状,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是临床上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近年来中医各家对哮喘发病机理的认识不断提高,相关治疗也很丰富。文章从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辨证论治及中医外治法等进行总结,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方法,以期在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中发挥中医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尚无特效药物,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具有较好的疗效。文章对近年来在中国知网发表的针灸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以期对今后针灸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病症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学"鼓胀"病范畴,是中医学"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症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对该病治疗措施较为单一,且病情易于反复,预后差,患者生活质量低.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及归纳总结,从病因病机、中药内服治疗法、中医外治法、中医内外联合治疗法等方...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病死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西医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治疗费用较高,长期应用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相比之下,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文章旨在就近10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