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静 《大观周刊》2011,(21):102-102
大学英语教育是高等教育将英语基础教育转向实用教育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是否能将所掌握的英语水平应用于生活与工作中一直是人们对于英语教育所关注的焦点。大学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被看做大学生英语学习是否达标的标准,已被社会承认多年。高校在重视英语的实用性教学的同时更强调大学英语四级的过级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这几年一直在试图改革,力图达到既测试出英语基础水平又能体现大学英语的实用性,是四级考试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刘虎芳 《大观周刊》2012,(47):353-353
本文主要说明偏远地区英语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法。偏远民族地区农村英语教育水平偏低,学生基本技能差,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不高;大大影响了偏远地区农村英语教育。本文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解决方式,并呼吁政府在这些问题上给予政策倾斜,使偏远地区英语教育得到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英语教育其实是一种文化产物。纵观历史,我国英语教育又可以视为一部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是一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可以说,西学东渐与我国英语教育之间的影响,在教学目标及教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早期英语教育从19世纪早期传教士来华兴办教会学校起步,本文通过研究早期中国英语教学起源及成因,总结早期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发展过程;解析早期英语教育对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毓 《兰台世界》2015,(5):90-91
中国早期英语教育从19世纪早期传教士来华兴办教会学校起步,本文通过研究早期中国英语教学起源及成因,总结早期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发展过程;解析早期英语教育对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董月琳 《新闻爱好者》2017,(2):I0012-I0012
为了适应国际新形势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了改革.对四六级听力考试题进行了局部调整,取消了以前的短语对话和短文听写。增加了3篇新闻听力短篇.由此可见,英语新闻听力已经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清朝晚期著名的语言学家马建忠对近代英语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对中西文化交流、语言文字翻译都有独到的见解。本文对马建忠其人进行概述,并深入分析了马建忠的西学思想对英语教育的贡献,以此对英语教育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女子英语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期。这一时期,女子英语教育形成了系统性的教育模式,并且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女子英语教育的经验及其教学成果对于今日英语教育之发展亦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英语教育类出版物的发展趋势,然而,英语教育类出版物与大众数字出版物相比有共性也有特性。厘清英语教育类数字出版物面临的实现困境,并有针对性地寻求其发展路径,这是提升英语教育类数字出版物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唐琛 《新闻战线》2015,(5):141-142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英语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作用。本文结合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新媒体环境对英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网络及计算机的普及使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英语教育工作对新媒体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与方式的转变也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宋春雨 《大观周刊》2013,(12):107-108
英语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对其自身、对学生乃至对整个英语教育系统的发展部有艰重要的影响。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国英语教师职业成就感普遍偏低,本文就此作出综述,并提出了提高英语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似乎近代中国对民众公开进行英语教育的社会环境已经形成,但民众对英语却有着强烈的反感心理,使英语教育受到阻碍。这是因为清朝民众对英国侵略者的仇恨、对正规科举制度的执着与热情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英语歧视心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是从民国开始的,这段时期不仅仅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开端,而且还奠定了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的基础。其在政策的制定、师资的选拔、教材的编写等方面都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宋丽萍 《兰台世界》2013,(19):133-134
<正>清代英语教育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开天辟地之功,京师同文馆就是清代时期中国英语教育发展的最好缩影,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教育学校,随着洋务运动的结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留给人们的启发却远远超过了它本身存在的价值。它在我国教育和英语教育历史上,有许多开风气之先的历史功勋,有许多当代大学英语教育值得借鉴和采用的,比如  相似文献   

15.
李赋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家,新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奠基者。李赋宁教授在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深入地剖析了英语教学思想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系统性的英语教学方法,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素霞 《大观周刊》2011,(6):224-224,48
在高举素质教育旗帜的今天,推行素质教育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外语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这是英语教育思想的一场变革,基础阶段的外语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著名的外交家郭嵩焘,倡导借鉴西方教育经验,到英、法等国进行实际考察,开设外语学堂等。本文简述了郭嵩焘的生平经历,进而梳理了他的英语教育思想,希望对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外交事务、洋务运动的开展都急需大量英语人才,推行英语教育成为一项迫切的历史任务。本文研究了清末洋务运动中的英语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近代中国大学英语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北京的京师同文馆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京师同文馆是晚清最有代表性的英语教育学校,圣约翰大学是民国时期最成功的英语教育大学。这两所学校虽然时代相差较远,但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本文拟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活动、教学绩效的考评和师资选聘建设等方面研究它们英语教育的特色,以此展现近代中国大学  相似文献   

20.
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着多元复杂的变化.因此,大学生思政教育十分必要.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而且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而主流新闻报道反映着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主流新闻报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受到高校的高度关注.主流新闻报道能够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回归社会主流.本文在分析主流新闻报道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主流新闻报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积极探索了在主流新闻报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