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学历史教材在学科体系上一贯坚持通史体系,其内容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但长期以来,在我国史学研究领域,重视政治史的研究,突出阶段斗争、农民起义,而文化史和经济史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反映到中学历史教材中,政治史所占比重就相当大,像农民起义,几乎是每朝第代都讲,差不多能够构成体系,而文化史、经济史则相形见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历史教育界要求加强文化史、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现行中学历史新编教材(人教版)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是传统的三大主要板块,经济史中有关社会生活史的内容较少。在教学实践中,社会生活史的教学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最终是要通过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出来。基于此,历史教学中对社会生活史的处理,应还历史以“血肉”,还历史完整全面的“面容”,使历史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有重视政治史的传统,与经济史和文化史相比.政治史的地位向来要重要一些.相关内容在历史教材和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也要大一些、多一些。但是,在“斗争哲学”的导引下,长期以来政治史主要是讲政治斗争史.突出的是阶级斗争。现在.阶级斗争早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如果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主线来贯穿中外政治史.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4.
问题的提出 以往,大家一直将人类世界的问题划分为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思想文化问题三大类,然后再分为若干小类。长期以来,笔者赞同这种分类方法,并在历史教学中广泛运用。如在复习教学中,总是将历史学科的内容组织成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三大板块,进行专题复习。考试测评时,总是将历史试题分为经济史试题、政治史试题、文化史试题三种类型,注意其间的搭配。近来,笔者逐渐发觉,无论是从现实的角度看,还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世界的问题都不止这三类,换句话说,人世间还有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地归入这三大类问题之中。由此,笔者对这种“三分法”的完备性和科学性产生了怀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经济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学习经济史,要联系政治史和文化史的相关内容,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经济史,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一些规律,以及各个不同时代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从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1.政治史复兴.与2005年的试卷结构相比,2006年文综卷Ⅰ历史部分的政治史比重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在选择题部分,可以说就是政治史的天下,直接分值40分左右,与主观试题的文化史和经济史三分历史部分的分值,有些题目虽然不是直接考查的政治史,但仍和政治有关,如第23题《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比较,虽是以文化史的形式显现,但正选答案仍和揭露当时的社会黑暗有关,因而还是涉及政治史内容。  相似文献   

7.
从2004~2006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来看,改革的步伐是持续不断的。形式上,近三年广东卷的题型结构比较稳定,分值上有所调整,问答题减少2分,材料解析题增加2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三大板块的分值浮动幅度很小,不超过1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模块的分值变化最大,政治史的分值大幅下调,文化史则大幅上升。2006年甚至出现完整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各一道,分别占13分和14分,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材以政治史为主线,强调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以模块的形式编写,可以说是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三分天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几个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模糊不清,不利于分析这些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不利于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正确评  相似文献   

9.
<正>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政治的思想的斗争归根结底都要受那个时代的经济制约,只有研究、讲授好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史,才能最终解释清楚该国家该时期的政治史和思想史,才能阐发清楚历史发展法则,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史的内容包括着人类在各个社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它们之间交互作用的辩证发展关系和规律。在阶级社会里,经济史的重点应该是人与人的阶级关系。中学历史教材里的经济史内容,有的独立成章或是专题,有的是与政治史、文化史的内容交织在一起的,体例并不一样。但是,作为一种类型的教材,却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教学时,大多教师都会遇到两大困惑:一是包括思想、科技、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内容的文化史内容,在历史课中怎么教?二是对曾经在必修一(政治史)和必修二(经济史)中出现过的文化史内容又该如何处理?笔者根据中学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认为可以基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上述两大困惑,一是从历史的角度学文化,二是从文化的角度学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一、2004~2006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比较从2004~2006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来看,改革的步伐是持续不断的。形式上,近三年广东卷的题型结构比较稳定,分值上有所调整,问答题减少2分,材料解析题增加2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三大板块的分值浮动幅度很小,不超过1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模块的分值变化最大,政治史的分值大幅下调,文化史则大幅上升,2006年甚至出现完整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各一道,分别占13分和14分,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点纷繁复杂 ,同学们可能感到茫无头绪 ,解答中国古代史问题时觉得无从下手。究其原因 ,主要是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缺乏整体的了解。如果同学们能从宏观上把握古代史 ,其发展的脉络就清楚了 ,思路也就开阔了。中国古代史的线索主要有三条 ,就是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政治史主要指政治制度也包括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 ,经济史主要是指农业、手工业、商业及资本主义萌芽等 ,文化史主要是指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史学、体育等。我们在回答中国古代史的有关问答题时 ,都应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冯一下 《历史学习》2004,(10):27-28
政治史是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高考的重要内容,向来为师生所重视。以往复习政治史,一般都以重要的政治事件和重要的政治人物为重点,这种安排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今后复习政治史也要注意这两部分内容。但是,仅此又是不够的。现阶段复习政治史还必须注意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并将其作为复习的重点。相较而言,政治制度比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还要重要一些。因此,在复习策略上我们应将政治史复习的重点适度地向政治制度史倾斜和转移。为什么政治史复习的重点要向政治制度史适度转移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第一,制度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历史课标”或“标准”)写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历史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达到此目的,“标准”设置9大模块(必修课程3个,选修课程6个),安排了66个专题(必修课程25个,选修课程41个)。虽然这些模块和专题涉及的内容面广量多,但却分属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领域。换言之,新的高中历史课程采用的是专题史体例,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构成其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材采用通史体例,将政治、经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叙述,这对于中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是适宜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学历史教材中经济史的内容与政治、文化史的内容在教学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一个中学历史教材中经济史教学的特殊规律。一、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经济史 1.经济史教材的编写方法在《中国历史》第一、二册中,经济史的内容约占四分之一,几乎每个朝代都谈到  相似文献   

16.
齐建良 《考试周刊》2014,(73):122-122
<正>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严格遵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规定,按照专题史的体例编写,由3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构成。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必修1:政治史、必修2:经济史和必修3:文化史,模块与模块之间有机联系和融会贯通。高中历史教学一定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全面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的衰落》是荷兰著名文化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的代表著作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史学思想对中国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具有如下启示:要用平衡的视角全面考察影响历史兴替的各个元素;要善于用美学的方法思考和研究历史;要借鉴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历史人物;经济史、政治史与文化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毛泽东)近现代中国社会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统一的有机体,所以研究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不仅要研究它的经济史、政治史等,而且要研究它的文化史.  相似文献   

19.
对民国土匪历史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和丰富这时期社会史、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研究。近八年民国土匪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还须从新的角度拓宽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一、体现《课标》的要求与导向,指导思想明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在内容标准的必修课程中设置8个专题,把文化史提高到与政治史、经济史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选修课程的六个选修模块中,“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两个模块完全属于文化史内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与“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中文化史内容也占相当比例。在学习目标上,《课标》对文化史教学提出了更具体、更富有时代性的要求,明确指出:“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创造性地安排文化史的教学内容,显示出不同于以往任何版本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鲜明特点。《课标》的这种要求在今年的文科综合全国卷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