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课题.本文从手机小区广播的原理及特点人手,探讨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手段的新突破,即基于手机小区广播的分区预警信息发布,可以向特定区域手机用户高时效发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2.
准确及时的气象预警信息是防灾减灾的有力保障,完善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对降低灾害损失,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各类预警的发布实况,分析乌审旗气象台2018年1月—9月已发布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提高气象服务防灾减灾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赵爱钧 《青海科技》2011,18(2):52-54
利用手机快捷、灵活、方便、随身携带的特点,采用电信级群发服务技术,我们开发了青海省气象短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了与我省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的互联,解决了预警信息发布中要求速度快、时效高、优先级高、并发处理能力强等问题,现已成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重要服务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根据当地通信网络的实际现状,在“两个体系”建设中,通过“草原气象110系统”解决气象预警信息、气象服务产品传输“最后一公里”.系统具体功能:依托公安网络拓宽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渠道,建立两级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气象服务信息多路径、多手段传输.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校园广播作为学校信息传播的一种工具,其应用范围已由过去单一的广播通讯功能向多功能综合性发展。校园广播在节目信息源、播控方式、线路传输和发声设备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传媒工具。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分析了建设校园数控广播的特点,介绍了数控广播结构组成和其在校园数控广播设计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马欣 《学会》2013,(10):57-60
PA系统(Public Address)即公共广播系统的简称,指在有限的范围内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一类广播.一般情况下,公共广播信号都是通过布设在广播服务区内的广播线路进行传输,多数是一种单向的(下传的)有线广播.目前,这类广播主要设置在社区、机关、部队、企业、学校、超市及包括科技馆在内的各类公益性场馆之内,主要用于发布新闻和内部信息、发布作息信号、提供背景音乐以及用于寻呼和强行插入灾害性安全事故紧急广播等,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中几类公众聚集的公共场所必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2021年7月2日—7月7日锡林郭勒盟出现的连续性暴雨天气的气象服务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特征和造成的灾害,归纳了气象服务过程,总结了服务经验和亮点。此次天气过程预报预警准确,产品发布及时有效,在预报预警信息的发送中,利用锡林郭勒盟行署组建的“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群”,全方位传输气象信息,充分发挥部门间联防联动机制,同时加强与媒体的信息传播合作,拓宽了气象服务产品的传输渠道和服务范围,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14)
本文对山西省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进一步提升山西省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及可靠性,为人们提供更多有效预警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了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从交通行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交通发展对交通信息服务的需求,分析了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如何利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将传统的以广播方式发布交通信息转化为以视频形式发布交通信息,并通过车载终端进行交通信息服务。文中介绍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并对实现此应用的关键设备——车载终端设备进行了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最后,分析了武汉市应用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实例。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给广大出行者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魏建良  谢阳群 《情报科学》2007,25(2):193-197,216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已成为影响我国出口的最主要贸易壁垒,其预警机制的建立健全已迫在眉睫。本文将预警机制视作一种信息机制,运用信息管理的原理对TBT预警信息的需求、收集、加工、传递、处理、反馈全过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为TBT预警机制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舆情当事人作为舆情事件中关注度较高的节点,其观点的信息质量会直接影响群体观点的分化和一致程度,该研究可为把控舆情发展方向、完善舆情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有界置信模型,引入了信息质量变量和个体信任阈值,构建了两阶段观点演化模型。通过仿真实验以及案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观点信息质量、观点发布时间和频率对舆论的不同影响作用。[研究结论]研究发现,论据越充足、态度越温和的观点,越容易影响公众的舆论走向;舆情当事人持有的观点及其信息质量不同,选择介入舆论的时间不同;舆情当事人观点发布频率对最终舆论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构建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预警指标可以及时了解网络舆情信息与信息环境的关系,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预警,维护社会安全和公众秩序。[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调查法,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基础,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并选择"武汉开通在线问诊"和"杭州开通健康码"两项网络舆情事件,运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进行实证评估。[结果/结论]依据提出的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实证表明"杭州开通健康码"事件具有较高的热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字图像信息技术的林火预警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学芳  朱明  朱光 《情报科学》2012,(2):302-305
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和识别、地理信息系统、网络与数据通信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应用图像信息技术推进森林防火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论述了基于图像识别的火灾探测技术的优越性,总结了国外、国内森林火灾预警信息系统研发现状,其主旨是促进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处理识别信息技术的林火预警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更好地为我国农林保护与管理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企业网络危机信息预警中内容分析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静 《现代情报》2009,29(5):181-185
网络危机信息具有隐蔽程度高、获取渠道分散、积聚性、难辩识等特点,直接影响了企业危机预警的效果与危机决策。尽管可用的情报方法很多,但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客观的、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情报方法在发现关键危机信息、预测危机发生、建立企业危机信息预警指标体系,完善企业危机预警过程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内容分析法在政策预警、企业外部经济环境预警和竞争对手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能提升企业在复杂的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预警绩效和预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伦珠扎西 《科教文汇》2011,(21):197-198
广播电视不仅是文化内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人们获取资讯信息、享受文化生活的主要途径,其内容服务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西藏农牧区是一个经济贫穷、信息闭塞、文化落后、欠发达的地区。如何加快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促进农牧区经济的增长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产品责任纠纷中,制造商在避免产品责任上最重大的疏忽都是与缺少警示或警示不充分有关。本文即针对由于产品警示缺陷所发生的一些真实案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警示缺陷的防范必要性、法律概念、警示信息和条款的设计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达到预防产品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近来年,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基于WebGIS理论,开发集成化的太湖梅梁湾水环境监控数据综合分析和服务系统,为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和预警数据库提供实时更新服务。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系统架构研究、平台设计研究、平台日常维护应用研究等,重点对监测体系平台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太湖梅梁湾水环境风险评估预警平台采用分布式计算的设计结构,具有“水质查询”“、模型预报”、“监控预警”和“基础数据”四大类十二项功能,初步具备了梅梁湾域水质和蓝藻水华实时监测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问题出发,深入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并将技术创新过程与竞争情报预警相结合,得出技术竞争情报预警流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竞争情报预警模型,并围绕数据层、业务层和应用层3个方面展开论述。该模型弥补了风险预警中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的不足,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预警的实践应用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企业危机信息预警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息生态理论指导企业危机信息预警目的在于创新工作思维,促进信息预警工作更有成效。企业危机信息预警体系可以类比成一个信息生态系统,需要综合考虑信息活动本身、与危机预警有关的人员、技术、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因素。经过类比分析与逻辑推理发现,倡导以信息生态理论开展企业危机信息预警工作,就是以系统的思维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协调利用技术资源、组织资源、信息资源。在信息生态理论指导下,企业应以信息生态观优化管理思维,以人为本,培育关键"物种",构建危机预警的信息生态链,以项目化管理方式促进危机预警的信息生态链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