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院校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这其中一部分是“211”重点本科院校,也有一部分是市属高校;第二类是公办高职院校。这些院校招生数量大,高职办学时间长,在职业教育与就业上有一定优势;第三类是民办高职院校,国家承认学历,不过学费较高。今天我们探讨的主要就是第三类民办高职高专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目前举办高职教育的高校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本科院校;一类是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很多本科院校,其中一部分是“211”重点本科院校,作为补充,也举办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新课改高考方案,学校对高三学生进行重新编班,第一类考生报考的是第一批招生院校,被编为A班,第二类考生报考的是除第一类以外的其他本科院校,被编为B班,第三类考生报考的是高职院校,被编为C班。学校根据自愿与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选班进行分类指导。那些学习目标不高、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多选择报考了第三类。如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体育艺术类本科院校或专业的招生计划生源一直只面向普通高中,只有部分高职专科学校面向“三校生”招生,由于招生专业计划设置和考试科目的区别,体育艺术类考生要升入本科院校,只能作为“特招生”从普通高中报考普通高等院校。我省目前体育艺术类本科院校或专业,只开设普通招生计划,面向普通高中的“特长生”招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研84家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本体制造类、系统集成类、应用类企业及82所高职院校,根据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和产业发展规划,预测出2016至2025年产业人才需求情况,绘制出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匹配产业人才需求的路径图。基于调研结果,行政部门应引导高职院校适当增加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招生数量,同时规范专业教学标准,尽快制定职业技能标准;高职院校应根据地方产业情况确定专业招生规模,准确定位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建议国产机器人三类企业加大与高职院校共建专业的力度,提供更多的典型工业机器人应用方案,提前介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育微博     
《教育文汇》2013,(13):8-8
2013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分数线已划定,志愿(含本、专科批次志愿)在各市招生考试机构指定地点填报,戏曲表演类考生免于填报志愿。本科院校于7月29日录取;高职(专科)院校于7月30日录取。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考生源下降,高职院校招生困境不断加剧,高职院校"招生难"问题主要体现生源数量、生源质量、以及招生不均衡等几个方面,这其中既有整体生源逐年减少、本科院校招生挤压等外部原因,也有高职院校本身实力不足、特色不明显、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等内部原因。地方高职院校打破招生困境,可以从校企合作,开拓生源地、经营特色专业、拓展农村教育市场等方面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压力逐渐增大,究其原因较为复杂,除了高考生源逐年减少的因素外,还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专业建设、本科扩招、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等有极大的关系。对目前高职院校招生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高职院校应改进招生模式,包括扩大招生范围、拓展招生宣传途径、加强与本科院校合作、突出就业优势等。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适应海南省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省教育厅制定了《海南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招生试点项目方案》,其要,一是试点开展"3+2"分段、五年一贯制、"3+4"分段等多种类型的职教招生改革,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二是坚持对口自主招生,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选拔方式,逐步扩大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单独招生试点规模;三是建立由中职学校推荐应届优秀毕业生免试就读高职院校工作制度,积极推进,人  相似文献   

10.
<正>在某些高职院校面临"零投档"的招生寒冬时,一些职校却迎来了2016年生源"大丰收":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超过三本分数线的文科学生数比例是99.5%,理科生比例为86.3%;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达到当地二本线的人数为1994人,占四川普通类专科招生总数的38.02%;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超过三本线的有2939人,占到当年学校招生人数的88%;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文科录取线全部在三本线以上,理科70%过本科线……这些学院取得招生优势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也称单独招生)是指经过教育部批准,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及试点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由院校“单独确定入学标准,单独组织入学测试,单独实施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录取方式。2007年,教育部允许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试点,并且逐年扩大招生试点范围,从2007年的4所扩大到2011年的159所,招生的计划数接近6万人。随着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工作的发展,自主招生类学生队伍也不断壮大。以安徽省为例,2012年,安徽省24所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计划11080人;2013年,42所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计划21800人;2014年共安排67所高职院校535个专业(类)参加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自主招生计划34190人。同时,自主招生类学生生源也在不断扩大和丰富,很多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对象有应、历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历届中职(含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包括具有高中阶段学历的农民工、退役士兵,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待业人员等。由此可见,自主招生类学生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之一。自主招生类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着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和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职院校招生模式主要有统考统招模式、单考单招模式、自主招生模式、贯通制招生模式、免试升学等。重庆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试验区"开展了高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试验:高职分类考试招生,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贯通式招生,学校考试+企业面试制度。根据重庆市的试点经验,建议我国高职招生制度改革试行分类考试招生、贯通式招生、行业企业参与招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福建省城乡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与类型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相比其他类型高校,农村学生进入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相对容易;在六类院校中,城镇学生皆拥有高于农村学生的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显著程度由高至低分别为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院校、"211工程"院校、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和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城乡家庭教育环境的差异和招生考试制度的潜在影响是影响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主要原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具有累积性与隐蔽性并存的特点,导致城乡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仍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生源数量递减、部分人群倾向选择本科、部分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无法保证、用人单位用学历设卡等高职院校招生难的原因分析,提出若干解决途径。包括引导考生及家长看清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加强宏观调控,适当控制本科招生比例;加快改进高等教育招生方式;重组整合,加大力度建设品牌名校,加速淘汰无特色院校;注重与企业的合作质量,强强联合,专业对接企业。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90):146-148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农类高职院校招生工作面临诸多困难。系统了解高校招生现状,分析造成高职院校招生困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解决农类高职院校招生困难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新华网4月6日报道,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浙江省教育厅目前下发通知,确定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先行开展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通知明确,相关试点专业招生纳入浙江科技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结对"本科高校的招生计划,实行计划单列,定向下达。要求各试点院校认真制定并严格落实日常管理规定。其中,教学组织管理和学生日常管理由高职院校负责,学生学籍和学历学位管理由本科院校负责;试点专业学生在高职院校就读,就读期间不得转学和转专业。试点专业学生按照合作本科院校相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收费标准缴费,享受本科院校学生在奖学金、助学金方面的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17.
佚名 《高中生》2008,(24):46-46
自主招生分三类各所高校实施自主招生的情况不完全相同,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校拿出招生计划总数的一部分名额进行自主招生。高校通过测试来确  相似文献   

18.
生源是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而招生政策是影响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国外高职院校招生政策主要有开放制、证书制和选拔制等三种主要类型,并有一套完善的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如实行高等学校分类招生制度;考试和招生分离政策,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严格的中等教育资格证书考试制度等。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招生经验,改进我国高职院校招生政策。  相似文献   

19.
今年高考陕西省高职院校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高职院校全部实施分类考试招生。据陕西省教育厅近日出台的《关于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的指导意见》,分类考试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陕西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将分4种形式进行,一是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和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均实施单独考试招生。二是除单独考试招生的高职院校外,省内其他高职院校均实行综合评价招生。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对美术设计方面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美术类考生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各高校纷纷开设包装设计,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这些专业在本科院校也有开设,但高职院校的这些专业不能完全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