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咏贫士》七首思想内容丰富,借歌咏古代贫士来抒发己志。诗中所咏贫士的事迹分别见于其他史籍中,其中皇甫谧《高士传》是其主要的材料来源。陶渊明对材料的选择和构思不仅体现了其诗的创作特色,也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2.
在陶渊明一百二十多篇诗歌中,涉及“固穷”的占三分之一强。特别是《咏贫士》组诗,对此表现尤为集中。在写作《咏贫士》前后是诗人内心矛盾极为激烈而急需寻找心理慰安的时候,此组诗正是诗人在能否将固穷之志坚守到底的矛盾斗争中升华的结晶。“固穷”在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对陶渊明的思想和人生道路产生过重要影响,成为他精神的重要支撑。那些以《咏贫士》为代表的表现固穷题材的诗歌,直接影响到陶渊明后期创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试论陶渊明《咏贫士》七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氏《咏贫士》不仅思想内蕴丰富 ,结构浑然一体 ,构思巧妙 ,咏史体式丰富多样 ,而且在咏史诗的发展方面也有其独特贡献 :首次集中表达固穷安贫主题 ;在美学意义上侧重精神理念的展示标举 ;在文体上 ,自觉进行咏史组诗创作并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陶氏《咏贫士》不仅思想内蕴丰富,结构浑然一体,构思巧妙,咏史体式丰富多样,而且在咏史诗的发展方面也有其独特贡献:首次集中表达固穷安贫主题;在美学意义上侧重精神理念的展示标举;在文体上,自觉进行咏史组诗创作并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陶氏《咏贫士》不仅思想内蕴丰富,结构浑然一体,构思巧妙,咏史体式丰富多样,而且在咏史诗的发展方面也有其独特贡献:首次集中表达固穷安贫主题:在美学意义上,侧重精神理念的展示标举;在文体上,自觉进行咏史组诗创作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浅论左思与陶渊明咏史诗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个类别,在汉魏六朝这一特定的大动荡时代,左思的《咏史》诗和陶渊明的《咏贫士》可谓是这一阶段咏史诗的突出代表,基于此,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故本文分别从思想、内容和用典三方面对其比较。  相似文献   

7.
咏史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选》第一次自觉地按题材类型列咏史为诗歌的重要一体,从而肯定了咏史在诗歌中的地位。按照诗人对历史人事的把握和诗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可将《文选》所选咏史诗分为三种类型:以客观叙述历史人事为主;围绕历史人事抒怀叹议;借历史人事抒怀言志。咏史诗与咏怀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8.
一 咏史诗,顾名思义,即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诗歌。最早以“咏史”题名的诗,是班固的五言诗《咏史》,写的是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赎其父之罪而自愿没身为奴的故事。自此以后,咏史之作代不乏人,且不断繁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引人注目的一簇奇葩。《昭明文选》(下称《文选》)选录诗434首,分为23种类型,其中就有“咏史”一体,说明萧统对“咏史”诗的重视。《文选》“咏史”诗类共选录诗歌21首,它们是:王仲宣《咏史一首》,曹子建《三良诗一首》,左太冲《咏史八首》,张景阳《咏史一首》,卢子谅《览古一首》,谢宣远《张子房诗一首》,颜延年《秋胡诗一首》、《五君咏五首》,鲍明远《咏史一首》,虞子阳《咏霍将军北伐一首》。从诗体看,这21首都是五言诗;从顺序看,这些诗基本上按作者年代先后排列。就诗题来说,其中仅4位作者标题为“咏史诗”,但就内容而言,这21首诗,都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这说明萧统并不单纯以“咏史”名篇与否作为入选标准。  相似文献   

9.
钱志熙在《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中认为,左思的《咏史诗》是其晚年退居宜春里的回忆之作。但《咏史》八首复杂的思想、中古诗人诗句的对比、《咏史》的流传都说明左思的《咏史》诗并非晚年回忆之作。  相似文献   

10.
(一) 陶渊明《咏贫士》七首,是一组主题相同的诗,除一、二两首纯属自咏外,其它五首分别歌颂了古代六个“贫士”,即阮公、荣叟、黔娄、袁安、张仲尉、黄子廉。了解上述诸“贫士”的事迹,就可以看出作者写这一组诗的目的。作者歌颂的这六个“贫士”,除阮公事迹不明外,其余五人在有关古籍中均有所记载。荣叟,即荣启期,据《列子·天瑞篇》记载:孔子游于泰山,见到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当孔子问到他感到快乐的事有哪些,荣作了具体回答;最后荣说:“贫  相似文献   

11.
在具体讨论陶渊明《咏荆轲》一诗时,人们或者认为它寄托了作者忠于晋室的封建政治伦理感情,或者简单地把它看作单纯体现作者个人豪放情怀的随感性诗歌作品。本文从古代中国士人群体的政治生存状态出发,并结合作者个人思想特点及其所处时代风气,在细致分析诗歌关键文句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咏荆轲》一诗的创作主旨,认为它以隐曲的方式寄托了...  相似文献   

12.
儒家“大一统”观念和“外王”思想对古代士人的政治心理、价值取向影响深远,士人文艺作品的儒学化色彩也颇为浓厚,这在历代咏湟诗文中亦有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原文人以河湟为地域指涉所创作的古典诗文,以及曾游历、任职或生活在河湟地区文人们的诗作,来分析历代咏湟诗文的儒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南朝吴均的边塞诗以游侠的豪迈意气和戌卒的忠君建功之念为核心,充分利用了边塞题材所特有的意象境界耒传达个人强烈的内心情感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在南朝边塞诗作中独标一格,对于后世边塞诗的创作亦有不少启迪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梦苕庵诗话》是当代国学名家钱仲联先生的著作。该书系统论述清代尤其是近代(晚清)著名诗人与诗作,介绍和考订大量有诗史价值的杰构,体现了钱先生的诗学审美标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清诗以及钱先生诗学理论的必读文献。  相似文献   

15.
对死亡的探究 ,是许多作品的主题。本文旨在探讨两位女诗人对死亡的思辩。  相似文献   

16.
青楼诗词或是赞美曼妙女子歌舞之赏心悦目,或是表达诗人郁郁不得志,放身青楼以忘忧之情怀。历来学者的目光较多关注“正统”诗词而很少涉足“非正统”的青楼诗词。文章从歌女、舞女、妓女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代表诗人、词人最真切情感的青楼诗词的翻译方法及技巧,向译语读者展现青楼诗词中文化的韵味。  相似文献   

17.
自古至今 ,草一直点缀着美丽的大地也点缀着诗国的天空。当诗人的双眼注视着天地间平凡的青草 ,再经心灵的沉淀 ,青草便叠映着诗人的各种情感和体验 ,构成奇妙的心灵幻象 ,随着视点和角度的转换和调整 ,诗人之情思、感悟和启迪也不断衍生。这样 ,普通的青草便折射出玄妙莫测氤氲万状的灵光 ,表现出玲珑剔透灵动飘逸的神韵 ,历代骚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吟咏青草的篇章 ,形成了诗歌百花园中独特的青草主题 :草 ,象征着生命境遇 ;诉说着历史兴亡 ;见证着生离死别。  相似文献   

18.
元代诗坛盛行隐逸之风、游历之风、雅集之风、题画之风,代表着元代文人心态和生活趣味的两种倾向:隐逸与游历,是诗人们走向自然的标志;雅集与题画,则标志着诗人们对文人生活的雅趣的热衷。这里讨论元人的题画问题。题诗于画是宋以来诗人的一种艺术活动,这种活动在元代形成了风气,于是成为元代一种文学史现象。诗画相资,相得益彰,是建立在"诗画一律""本无二致"理论认识基础之上的,是诗画深度结缘后融二为一的表现。诗人以题画诗表达虚拟境界的心灵寄托。题画活动,也是文人间的一种交谊方式。甚至在元代,多人同题一画,如果其画其诗具有某种特定的主题,或形成了某种指向性话语,人文们还以此影响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9.
山水自然,诗人悲遇的寄托之所。中国古代很多诗人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寄情自然山水,以山水为诗,以自然物象抒情,赋予了山水自然丰厚的人文色彩。山水自然以其特有的丽质影响着诗人的生活、意志,化解着诗人心中的悲苦。所以山水自然在古人的诗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