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九一年秋,湖北省竹溪县税务局一位干部向我们提供了魏巍笔下《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另一名“烈士”仍健在的重要新闻线索。这位老人现年63岁,与《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记叙的烈士张贵生姓名一字不差,在向我们提供上述情况时,税务干部还带了老人的复员军人证件。我们很快找到了张贵生。他说,他入伍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三营九连,与李玉安、邢玉堂、井玉琢等人在同一个班。当时,我们觉察出“三营九连”,与魏巍所写的“三连”不相符。张贵生解释说:“九连在三营即第三连”。张贵生向我们详细讲叙了书常站战役(即松骨峰战役)战斗经过。我们看了张贵生头部,确有不少伤疤。在他的臀部有一个乌黑色深窝,他说是取弹片留下的“纪念”。初次采访,使我们增添了信心。采访组  相似文献   

2.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记述了一个杉骨峰阻击战中端着刺刀连风带火扑向敌人而英勇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李玉安。时过40年,老作家万没想到,这位“烈士”居然出现在他面前。作家的“误笔”是怎样造成的呢?原来,李玉安扑向敌人后,从敌人的尸堆中找到一支卡宾  相似文献   

3.
刘新颖 《军事记者》2006,(1):44-44,50
1990年4月23日,全国许多新闻媒体报道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作家魏巍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再三讴歌的十三烈士之一——李玉安还活着。从此,活“烈士”李玉安成了一个在全国持续报道两年之久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人物。时间虽然过去十几年了。但笔者作为当年第一个采写报道这位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人物的新闻工作者,回想起采访报道活“烈士”李玉安的得与失,和活“烈士”李玉安面世背后的故事,仍像口  相似文献   

4.
去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40周年纪念日。这天清晨,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我是一棵小草》,内容是介绍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提到的烈士之一、但至今仍健在的老英雄井玉琢的事迹。一石激起千重浪。随着电波的辐射传播,影响始料不及。先后有6个省的200多位陌生朋友来信,纷纷询问我是怎样发现这个新闻人物的,又是怎样采访写成此稿的,也有的读者关切老英雄的近况,希望知道更多的细节。众多读者的关心,不由使我回忆起这次采访的全  相似文献   

5.
面孔     
魏巍这样的作家有几个 据新华网,1951年4月11日,嵌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主席旋即批示印发全军,自此“最可爱的人”成为志愿军官兵的光荣称号,魏巍的名字也由此传遍全国。后来,《谁是最可爱的入》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今年8月24日,魏巍离开了人世。在新的文学创作时期,我们看不到魏巍式的创作了。魏巍在文学上毕生追求的是把文学的革命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这或许就是一种作家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于都 《军事记者》2010,(10):31-32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篇耳熟能详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想到文章的作者魏巍。这是一篇影响了数代中国人的文章,这是一位被称作“毛泽东时代的战士”、被国人尊敬的作者。因为透过作者描述的“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7.
那是1987年,在高阳县采访,与著名作家魏巍邂逅。因彼此投缘,惜别时他为我写下一条幅:“厚积言有物,勤练笔生花”。事后我把条幅裱好,至今仍挂在室内墙上。魏巍是作家,更是有名的记者。他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写下了新闻通讯经典之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我觉得他所写条幅上的10个字,可说是对新闻写作要领的高度概括。新闻要喜闻乐读耐人寻味,就要  相似文献   

8.
魏魏 《军事记者》2001,(4):10-11
“名篇背后”这个新栏目本期与读见面了。此栏目主要是介绍新闻名篇的成经过和写作经验,以及未写入中的一些鲜未人知的事,既是对名篇的补充,又是“画外音”。首篇我们特选了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作的体会章,如果读阅后从中得到某些启迪,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欢迎军内外作给本刊赐稿。  相似文献   

9.
反差越大 印象越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影和写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照片上最亮与最暗部分之间的明暗之差,称做反差。反差越大,明暗的对比越强烈。 在通讯、特写中,反差越大,对比越强烈,主题越突出,新闻价值越高,给读者的印象越深。 反差是丰富多采的。 一、生与死的反差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极,形成强烈的反差。 《超越死亡的对话》(新华社哈尔滨1990年12月6日电,新华社记者张持坚、蒋耀波)写的是魏巍在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提到的两位烈士井玉琢、李玉安,在40年后仍然活着。烈士活着,本身就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引人注目。记者从哲理的高度提炼主题,更加发人深思。人贵超越,超越死亡,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文学家,魏巍留给世人的作品很多,但广为人知的是那篇影响数代人的《谁是可爱的人》;作为刻上毛泽东时代烙印的“战士”,晚年的魏巍一直是“继续革命”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捍卫者。  相似文献   

11.
王晓云 《青年记者》2021,(4):101-102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广州日报推出全媒体特别报道《铁在烧:抗美援朝精神启示录》,以抗美援朝精神为明线,以7大著名战役/战例为落点,以7位幸存老兵、7大历史文物为载体,生动诠释何为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12.
界定“新闻”和“宣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闻宣传艺术谈”的开篇,有必要对“新闻”和“宣传”作若干界定。 让我们一起读西方记者笔下的这条新闻: 她早在1899年就从现在被称为南斯拉夫的那个地方来到了美国。然而,直到几个月前,玛丽·马尔维奇才成为美国公民。昨天,这位107岁的老人——一位煤矿工人的遗孀——投下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票。她是被人用直背轮椅推到费尔蒙投票站的。 五六个前来投票的人向她表示良好的祝愿。老太太坐骨有病,无法自己走进马里昂县政府办公处。她的女儿贝蒂·尼科斯拉蒂代她在选票上作了记号,说:“她简直高兴死了。”  相似文献   

13.
1951年4月11日,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后,毛泽东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周恩来在第二次文代会上,称赞这篇文章"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在讲话中他推开讲话稿,问魏巍来了没有,"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并郑重地说:"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正是这篇新闻通讯,让"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14.
记得1987年,我在高阳县采访,与著名作家魏巍不期邂逅。二人谈得十分投机,惜别时他为我泼墨写下一则条幅:“厚积言有物,勤练笔生花”。事后我请人把条幅裱好,挂在室内墙上。魏巍是作家,更是有名的记者。他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写下了新闻通讯经典之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我觉得他所写条幅的十个字,可说是对新闻写作的高度概括。 新闻要让人喜闻乐读,耐人寻味,就要言之有物,这是大家熟知的道  相似文献   

15.
《楚天都市报》1998年11月29日第六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河南老寿星一百六十岁》的新闻,称河南省南阳地区发现一位160岁的老寿星,名叫吴云青。同时《中国消费者报》也发表了一篇署名该报记者采写的新闻,也报道说中国发现一位160岁的寿星,现在河南省南阳一小山村里隐居,同时还配发了一幅有着白头发白胡子的老人照片。 《中国消费者报》的这篇报道发表后,立即引起全国媒体和众多读者的关注。大小报纸、电台纷纷转载转播,一时间,河南省南阳地区出了一位160岁堪称“世界寿星之王”的老人的消息,霎时传遍全国,成了人们街头巷议的焦点和众多媒体关注的新闻热点。众多媒体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河南南阳当地打听、了解这位“世界寿星之王”的具体下落和近况,准备派出记者专门来南阳采访。中国新闻社、日本等新闻单位一天几次不停向我们南阳日报社打电话,紧急要求提供有关这位老人的新闻材料。甚至有消息说,中央电视台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也传来关注之声,称如果能找到这位老人的话,想让他到晚会上亮亮相……  相似文献   

16.
魏巍驾鹤西去了,新闻媒体刊发有关他的讣告性消息第一句话是:8月24日。曾创作文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著名散文家、小说家魏巍因病去世,享年88岁。紧接着见诸报刊和网络的许多回忆、怀念魏巍的文章中,几乎篇篇都说及他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可见《谁是最可爱的人》被大家不约而同地视为魏巍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他标志性作品.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谈了杂文选材的一个原则:要围绕说理选材。在这一篇里,我们接着来谈谈杂文选材的其它几个原则。 二、怎样选择杂文的典型材料。 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是要求精选材料的。杂文一般是“千字文”,短短的篇幅,容不得水分,这决定了它选材要求“精悍”的特点。杂文的这一特点,使它更加挑剔、更加强调所选材料的典型性。 魏巍在《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  相似文献   

18.
本刊短讯     
《传媒》2000,(6)
魏巍创作历程暨《魏巍文集》研讨会,于5月20日在京召开。百余知名人士出席会议。 魏巍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写出成名作——长诗《黄河行》。建国后,他以一曲《谁是最可爱的人》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新时  相似文献   

19.
明红 《档案天地》2006,(1):18-19
很少人知道.作家魏巍曾专门发表过一首献给夫人的诗——《塞外晚歌》:“如果战友允许,我要寄一支歌,给一个淳朴的乡村的女儿……谁叫我在织布机旁将你碰见/谁叫那琐碎的日子在我们身边留恋……”这是专为夫人吟歌的一腔衷情。魏老说:在家里,她是“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20.
明红 《四川档案》2004,(1):16-18
“最可爱的人”至今仍令我荡气回肠——魏巍。在中国当代学史上,像魏巍这样以一篇章而名扬天下,历经数十年而声名不衰的作家,堪称独一无二。他50年代初写的朝鲜战场长篇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以空前的头版头条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受到了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