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建本科院校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在学生、教师以及课程体制改革等方面处于困境中,指出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之下新建本科院校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所存在的亟待改善的问题。同时,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以及新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观念,提出一些具体的新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院校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现代文学教学面临改革。对此,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高专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并从改革教学方式、建构完整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阐述了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晓娟 《海外英语》2023,(16):162-164
课程思政的全面实施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民族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意义深远且势在必行。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例,对民族院校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情况展开调研,从一线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课程思政能力、课程思政运用情况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在民族院校实践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我国民族院校和民族自治地区各大专、本科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近年来,高校针对该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和探索。笔者结合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认为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而对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则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以网络教学模式带动民族院校计算机教育水平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教学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型教学模式,民族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在民族院校开展计算机课程的网络教学的策略和实施方法,对如何提高民族院校计算机教学水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是高校开设覆盖面很广的一门课程,并以其基础性、现代性和中国化的课程特色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思政教学中显示出独特性。为实现思政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学习协同发展,提高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要做到精准思政与智慧思政相结合。首先,对思政目标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目标进行契合度分析,实现精准思政;其次,运用智慧教育助力建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实现智慧思政;最后,从政治文化自觉与道德话语层面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话语表达范式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十年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从学者领军到同人加盟,从重点大学到一般院校,从国际高端到国内学界,关注教学、关注课程建设的态势正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现代文学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专家、学者和教师们探究的方向。现代文学教学在新的世纪里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转变教学观念注重能力培养──现代文学教学随想李德友作为高校中文专业必修课之一的中国现代文学,其历史内涵的丰厚性和文化积淀的多元性.往往同有限的教学时间构成难以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师专中文专业教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长期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为要突出“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的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诸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以求建立更为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本文对民族院校健美操选项课进行优化设计的必要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民族院校健美操选项课进行了优化设计,旨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和为民族院校健美操选项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王瑜  邱慧婷 《唐山学院学报》2013,26(2):45-48,97
现代文学史观是现代文学史编写的灵魂,决定着文学史著的品格。在近年来现代文学史观的诸多建构理念中,朱德发的"现代国家文学史观"、唐金海的"文学史观的‘长河意识’和‘博物馆意识’"、关纪新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以及当前提出的"民国机制"民国文学史"等是其间产生较大影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梳理评判这些建构理念有助于合理认知当前研究的新发展,更有利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治史理念研讨交流的深化。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可分为长篇自传、微型自传、一般他传、合传、评传五种类型,它们各具特色。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的勃兴,是个性主义等思潮在文学研究领域中的表现。初步的理论准备和一定的现实动机亦是其相对繁荣的原因。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从实践到理论较之以前都有明显的进步,处于现代传记史的上升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写作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个性意识与时代规范之间的冲突;历史属性与文学期待之间的摇摆。三十年中国现代传记是现代传记走向高峰的津梁,对它展开独立深入的研究可以理顺现代传记的发展脉络,廓清其整体面貌,对全面认识现代文学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经验”亟待于我们的认识和新的理论阐释。现代文学“经验”是在两个彼此交集的方向上获取其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思的转换和诗的错位,二者间的复杂关系主导了这些“经验”的生成。文章以鲁迅、沈从文和汪曾祺三人为例,对现代文学经验的复杂性进一步做出具体阐释。将中国现代作家的“经验”呈现出来,与其说是一种“启示”,毋宁说是对本土话语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包括四个方面。中国现代文学:它的存在就是它的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事实的历史,而不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文学理念的历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有"我"的文学史,而不是无"我"的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是由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构成的一个时空结构。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不但超越了文化大革命前夕,政治革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而且超越了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翻案文学史观。这种双重超越,是一种终极性的超越,是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自身本质的回归。他把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存在本身视为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而且是不假外求的。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透露出一种至大至刚之气。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30年代文学作品选》典型再现了内蒙古西部地区30年代文学活动的历程,为内蒙古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线索,丰富和补充了内蒙古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的内容,事实上填补了一个越来越鲜为人知的文化断层。《作品选》1.概述30年代内蒙古西部地区进步文坛的整体状貌。2.探寻其得以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因和规律。3.提出文学的社会功能与时代特点,以及文学与人民大众,文学创作与作家世界观等关键问题上应有的现代思考  相似文献   

16.
岛崎藤村作为日本自然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作品一直被视为日本近代文学的源泉,通过仔细剖析岛崎藤村小说的创作特点,进一步分析岛崎藤村的创作思想,从深层次去把握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实质和内涵,为研究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探索一条崭新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17.
从五四时期开始,我国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一批精神流浪者形象,然而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流浪女性形象一直没有成为文学叙事的主流形象。她们的流浪比起男性的流浪来,更富有人生痛苦的深沉内涵,可以看作是现代文学的一个潜在主题。本文梳理归纳现代小说中流浪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并阐释女性流浪主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由此上升到对现代女性生存状态的更真实理解。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古代论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模糊不清问题,我们一的做法是对于它们进行更为严密的分析和界定,这就是所谓的概念分析方法。对古代学概念进行阐释的真正困难,在于古今思维方式的本体差异和不同,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变成如何改变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以便能够认同古人的思维方式,并按照古人的思维方式来把握古代论概念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9.
白先勇善于从传统中寻找资源,在传统题材与现实生活间自如地穿针引线,又别求新声于他邦,系统接受了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影响.他兼采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文艺理论和艺术手法之长,在短篇小说中表现出古今穿行、融会中西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文艺学的发展由来已久,我国文艺学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经过了古典文艺学时期、古典与现代文艺学过渡时期、现代文艺学时期、文艺学融合与多元化时期。文艺学的发展与社会、政治、民间文化等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当代文艺学趋于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新时期,对文艺学的发展和变迁进行回顾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