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健玮 《中学生物学》2005,21(12):29-30
1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是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最后一节.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类通过生殖(遗传物质的传递)、发育(遗传特性的表达)体现了物种的延续和发展.本节是在学习完植物的生殖、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后,进一步的学习内容,在认识鸟类的生殖过程和特点的同时,突出了解生殖和发育与人类以及环境的关系,从学生已有经验人手,让学生在"做中学",倡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等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教材中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教材中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的第18章“人的生殖和发育”中第1节,本课以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为学习基础,为“人的个体发育”进行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借助本节内容,帮助学生形成以下核心概念:“人体的生殖系统可以产生两性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产生新个体;概述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认识自我、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生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隽 《中学生物学》2011,27(2):40-42
1教学背景分析1.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20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周密  刘刚 《中学生物学》2010,26(6):40-41
1 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课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演化"中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第3节.本节与前一节的植物的主要类群和后一节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同属于"生物的多样性"这一主题.本章对帮助学生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教材分析1.1教材简析"输血与血型"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对血液、  相似文献   

8.
1教材版本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相似文献   

9.
《植物的开花与结果》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中第五节内容。本节有一个很重要的实验---观察、解剖并认识花的结构。花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识别花的结构,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果实的形成和了解植物生殖的基础,也是识别植物种类的重要依据。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存在一些困惑,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张永 《生物学教学》2011,36(3):63-63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是苏科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的一个学生探究实验,该实验是本节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该探究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明确探究性学习的各个步骤,培养学生的强烈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1.
张敏华 《文教资料》2005,(21):116-117
教材说明:本教案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本节教学可以说是本章的一个小结,第一、二节学习的内容都能用于解决本节所涉及的问题。本节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出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教学时数为1课时。  相似文献   

12.
《植物的生殖》是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0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第一节。植物的种类有很多,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是绿色开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过程,包括开花、传粉、受精和形成果实等内容,学生对此已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杨梅 《生物学教学》2008,33(9):27-28
1教材分析 1.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花的结构和类型”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一节,本节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节,而且是具有关键性的一节,因为花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识别花的结构,是学生了解植物生殖的基础,是识别植物种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吴淑婷 《生物学教学》2007,32(10):38-3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过程”一节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的内容与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密切相关,学生一方面对人的生殖有一定的神秘感,渴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往往有羞涩的心理。所以本节的引入,把人的生  相似文献   

15.
<正>现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一章第二节,是关于人的生殖的知识学习,本节知识的教学是本册教学内容的一个难点。说其难,是因为该知识点的教学内容是关于人的生殖产问题,不但要让学生知道人的生殖系统的构造,而且要理解人的生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课内容,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选择了学生容易接受又感兴趣的故事性教学方式,使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意图、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课时要求是一课时。教材十分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且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最后一块内容。学习本节时,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初步知识,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教材选用鸡卵作为代表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来获取相关知识,贴近生活,增添情趣。同时,安排“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有关函数知识(数学课学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解读图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生物学教育中,青春期心理教育不可避免,相关内容可以在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和《青春期》这两节中发现。针对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其心理教育和生理变化紧密相连。那么,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入手看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这也正是在初中生物学中渗透青春期心理教育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位数和众数"。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平均数基础上来学习的。通过挖掘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