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辉志 《家长》2014,(4):44-45
正如果我们都希望孩子每一天的学习成果都能变成谁也带不走的扎实能力,我们就更应该耐着性子,陪伴孩子一起去探索每一个未知的知识领域。有个同事最近早餐经常吃馒头,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她:"是不是这家的馒头特别好吃,不然怎么常看到你买这家的馒头呢?"同事听了微笑地点点头说:"你说对了,这家的馒头不仅好吃,而且它是用自然发酵的方式制作,没有添加发酵粉,健康又营养!"我很好奇同事怎么对这家的馒头制作方法那么了  相似文献   

2.
斤水八角钱     
食碱象食盐一样,是厨房必备之物,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它。面粉发酵后,加入适量食碱,能使馒头既不酸又松软。苏打粉不含结晶水,每斤售价八角钱,但不易买到。有些商贩将苏打粉加水制成苏打块再出售,每斤仍卖八角钱,还煞有介事地说:“碱粉熬成碱块,有消耗,这是蚀本生意。”真如商贩所说,碱粉制成碱块要蚀本吗?我们通过计算来回答,现求1斤苏打粉能制得多少斤碱块?  相似文献   

3.
蒸馒头咯     
小海爱吃妈妈做的馒头,但当他知道馒头是用面粉做的时,他觉得妈妈肯定使用了魔法。面粉怎么都捏不到一块去,没有魔法怎么会做成馒头呢?周末,妈妈早早地叫小海起床,让他见识了做馒头的“魔法”。  相似文献   

4.
生活宝典     
微波炉热馒头不变干的妙招馒头等面粉类食品用微波炉来加热时,经常因水分被抽走而变得干干的,不好吃。要解决这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许许多多方面都涉及到优选.比如做馒头,碱放少了馒头会酸,碱放多了馒头会变黄、变绿且带碱味,那么碱究竟放多少才合适呢?再比如,为了加强钢的强度,要在钢中加入碳,加入太多或太少都会出现不理想的结果,那究竟应该加入多少碳,钢才能达到最高强度呢?要解决这样的优选问题并非易事,因为,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许多方面都涉及优选.比如做馒头,碱放少了馒头会酸,碱放多了馒头会变黄、变绿且带碱味,那么碱究竟放多少才合适呢?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再比如,为了加强钢的强度,要在钢中加入碳,加入太多或太少都会出现不理想的结果,那究竟应该加入多少碳,钢才能达到最高强度呢?这也是一个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黑全麦馒头的最优制作工艺及其消化特性。方法:以黑全麦馒头的硬度、咀嚼性、弹性、高径比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合适的酵母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以弹性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黑全麦馒头的制作工艺,并对馒头的消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酵母添加量为1.18%,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为36 min,黑全麦馒头的硬度为2 137.00 g,弹性为5.84 mm,咀嚼性为124.6 mJ,感官评价为88.3分。经体外消化发现,前30 min消化较快,2 h消化完全,其血糖生成指数(GI)为49.41,属于低GI食品。结论:经工艺优化后的黑全麦馒头品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口感更佳,且黑全麦馒头属于低GI食物,适合高血糖、减肥人群食用。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一个馒头,让学生掰开,并让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不难发现,有许多小孔,进而教师提问:生活中同学们经常吃馒头,但同学们是否知道馒头中蕴含了许多的科学知识,比如,你知道馒头为什么暄而多孔呢?这种小孔是怎么来的吗?别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馒头的营养价值,制作符合大众口味的杏鲍菇南瓜馒头,研究了添加杏鲍菇粉和南瓜粉对馒头品质特性的影响.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全面粉馒头的搅拌时间、发酵时间、醒发时间和加水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确定馒头制作的最佳基础工艺,然后在小麦面粉中添加杏鲍菇粉和南瓜粉制作馒头,研究杏鲍菇粉和南瓜粉的添加量对馒头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南瓜馒头制作的最佳基础工艺为:面粉95 g,杏鲍菇粉2 g,南瓜粉3 g,加水60 g、酵母粉1 g,搅拌7 min,32℃、85%RH环境下发酵50 min,室温条件下醒发15 min,然后汽蒸20 min.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面肥的发酵特性出发,剖析发酵面团的膨松原理,分析发酵面团的宏观变化;以纯酵母和面肥的不同特性,剖析纯酵母菌催发的发酵面团不需加碱的原因和面肥催发的发酵面团的加碱作用。本文还进一步用化学的热分解反应和缓冲体系概念,分析了面坯内部各生化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面坯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厨房用水有讲究煮饭用开水:可缩短煮饭时间,因维生素B的损失与煮饭时间成正比。蒸馒头用冷水:可使馒头均匀受热,弥补发酵不透,起到馒头松软可口作用。炒菜用开水:可使青菜又脆又嫩,保持青翠颜色;用冷水炒的时间要长,菜变得又老又硬,不但不好吃,且颜色会变成深...  相似文献   

12.
馒头情     
我经常去一个山东大婶那里买馒头。她做的馒头又白又嫩,里面夹着豆沙,非常好吃。一天早上乌云密布,雷电像影子一般,一晃就消失了。紧接着,雨滴跳到了地面,"馒头,馒头,山东馒头!"卖馒头的人叫着,"哗,哗,哗"雨滴声越来越大。我撑着伞下了楼,没走  相似文献   

13.
刘泽 《华章》2011,(35)
人类在食品发酵工程上越来越密切地和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各类微生物相联系了.人们纵情饮用着取之不尽的啤酒,那怕在穷乡僻壤,也能够用优质的酵母菌发面做馒头,用味精烹调美味佳肴;上百种抗生素和各种生物药物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生产活动的主要手段便是20世纪诞生并成熟的食品发酵工程.  相似文献   

14.
小癞蛤蟆本来的名字叫癞斯,大家都说这名字很难听。癞斯在长大,脊背上开始鼓起一个个难看的疙瘩。癞斯只得经常朝天躺着,露出白白的、光光的肚皮。有一次乌龟公公看见了,说他的肚皮就像一个小笼馒头。嘿,小笼馒头的名字满好听。癞斯就改名为小笼馒头了。最近一段日子,清水湖里的鱼儿经常被前来钓鱼的人钓走。鱼儿们窜来窜去,正不知道该如何躲过这厄运。小笼馒头知道了鱼儿们的恐慌,便悄悄躲在湖边草丛里。他一连观察了几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一记在了白白光光的肚皮上。等到他肚皮上记满了文字,他就“扑通”一声跳进湖里。他得给鱼儿们讲讲…  相似文献   

15.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一个馒头,让学生掰开.并让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不难发现,有许多小孔,进而教师提问:生活中同学们经常吃馒头,但同学们是否知道馒头中蕴涵了许多的科学知识,比如,你知道馒头为什么暄而多孔呢?这种小孔是怎么来的吗?别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明白这方面的知识--探究2的实验室制法.  相似文献   

16.
你会喝酒吗?     
如今,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或听到各种“洋酒”,也有不少读者喜欢在空闲时间泡泡酒吧,但你知道各种酒的区别吗?这里就对西方人经常饮用的酒类饮料作一简单介绍。威士忌(whiskey)用麦芽为原料酿制。用大麦(barley)芽发酵的威士忌称为barley;用黑麦(rye)芽发酵的称为rye。苏  相似文献   

17.
提倡酵母发酵在家庭里,发酵面团常常采用传统的“面肥”发酵法。由于老面肥中杂有醋酸菌、乳酸菌,所以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酸,烹制前需要用碱来中和,这种发酵方法既费的费事,还会因加碱而造成维生素的损失。采用酵母发酵则可以避免面肥发酵的不足。酵母发酵的酵母菌繁殖...  相似文献   

18.
前几天孩子消化不好,除了积极治疗,在饮食上也进行了调理。特别是主食,经常做一些发酵食品给他吃,如蒸包、馒头之类的面食,因为酵母中的酶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分解,有利于消化吸收。还好,我们家孩子特别喜欢吃我给他做的发酵面食,“圆葱包菜猪肉小蒸包”尤其受他欢迎。  相似文献   

19.
肉丁馒头 原料:面粉500克,肥瘦猪肉250克,葱20克,姜20克,黄酱200克,香油10克,盐10克及少许酱油。 制作方法:①面粉发酵调好碱待用。②肥瘦猪肉切成0.5公分的方丁,加盐、姜、葱、黄酱及少许酱油、香油拌匀后放置4小时使其入味。③将面团搓成一个一个小剂  相似文献   

20.
得到与享受     
刘庆云 《成才之路》2011,(3):100-I0017
这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