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威等三人的教育信条杜威的教育信条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一文中提出了5条教育信条:(1)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教育过程有有机联系的两个方面,即心理的和社会的,二者不能偏废。(2)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个社会过程...  相似文献   

2.
杜威教育哲学之我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897年,三十八岁的约翰·杜威发表了一篇颇具鼓动性和预见性的著作,题为《我的教育信条》。这篇文献预示了他以后的大部分教育著作中的观点。杜威提出了五条信条。第一条给教育过程下了定义:“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发展个  相似文献   

3.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其主要代表人物。杜威于1897年发表的他早期的教育著作《我的教育信条》,距今大约有一个世纪的时间了。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来反思一下杜威这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时代的影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杜威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主张“教育即生活”,批判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杜威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教育是不断地改造经验、重新组织经验的过程。根据这一思想,他主张“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预备”,并由此提出“学校即社会”,要把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些…  相似文献   

4.
赵璐 《山东教育》2006,(7):37-38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其主要代表人物。杜威于1897年发表的他早期的教育著作《我的教育信条》,距今大约有一个世纪的时间了。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来反思一下杜威这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时代的影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我的教育信条》是杜威的早期著作,其中的主张,对我们今天再认识教育,思考教育的应然样态多有裨益:教育过程要关注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学校要帮助学生走出家庭,适应社会;教材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教育方法要顺应又不依赖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     
《福建教育》2011,(4):3-3
杜威(1859-1952)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立足于现代社会讨论教育问题,积极吸收人类文化的多方面成果,建立起一座宏伟的教育理论大厦,为后人留下了一份丰富的教育思想遗产。杜威的理论建立在两块重要的基石上,一是丰厚的文化成果,二是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关切,  相似文献   

7.
经验是杜威哲学的核心范畴,也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概念,教育离不开经验,两者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在杜威的时代还是在今天,都有为数众多的人对他的经验概念心存误解,尽管如此,杜威始终都没有放弃为经验概念进行辩护,更没有放弃对经验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进行辩护.早在<我的教育信条>一文中,杜威就指出,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  相似文献   

8.
洪柳 《中小学校长》2012,(12):63-64
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代表,恐怕没有人能与杜威在教育思想上的影响与贡献相媲美。杜威不仅有助于形成美国实用主义思想体系,而且还对此后实验主义和新教育,即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存在极为深刻的影响作用。杜威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中都写过很多著作和论文,其中主要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9.
邱磊 《山东教育》2012,(Z5):125-127
在各种"教育"满天飞的时候,哪怕身为学校管理者,我们也往往搞不清学校到底为何存在,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近读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发现他对学校定位和功能有着发人深思的论述。问题是,教育中人有多少知道杜威,知道杜威的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10.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的“儿童中心论”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代表了杜威教育改革的主体,是反对旧教育、实施新教育的总体设计。1897年,在杜威的第一部教育论著《我的教育信条》中集中阐述了儿童中心论,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这一理论几度潮起潮落,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在又一个新的世纪开始的时刻,这一理论再度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在各种"教育"满天飞的时候,哪怕身为学校管理者,我们也往往搞不清楚学校到底为何存在,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近读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发现他对学校定位和功能有着发人深思的论述。问题是,教育中人有多少知道杜威,知道杜威的这些观点?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教育应当关注当下,立足今天,"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从"教育是生活"的角度看,生活是连续的,是持续发生的,而我们能把握的生活显然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经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新颖性和号召力的教育信条。他认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正经历着一个彻底的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当社会发生转型的时候,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往往是旧意识形态苟延残喘的最后一块土壤。为了建构教育中的时代精神,杜威于1896年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亦称“杜威学校”)。在杜威学校中,研究性学习居于核心地位。在杜威看来,研究性学习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并为了经验;在生活中、由于生活并为了生活;它不仅是理智的,而且是道德的。学生所从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形态是主动作业。  相似文献   

14.
五、隐蔽课程的研究(一)隐蔽课程研究的前奏1.杜威和克伯屈的贡献。早期进步主义教育的代表杜威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潜在过程称为“伴随学习(colaterallearning)”。他指出:“或许所有教育学上的最大的谬误是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一个人在他学习的...  相似文献   

15.
杜威的思想渊源探析刘志山约翰·杜威是现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实用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就杜威的学术地位和理论贡献,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写道:“杜威博士是一派哲学(实用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这派哲学,不管‘你接受还是摈弃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总...  相似文献   

16.
陈莉 《教育导刊》2003,(2):15-17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的"儿童中心论"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代表了杜威教育改革的主体,是反对旧教育、实施新教育的总体设计.1897年,在杜威的第一部教育论著《我的教育信条》中集中阐述了儿童中心论,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这一理论几度潮起潮落,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超越方法:教学即审美与精神的探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上对基于方法的现代性的教学观进行了重新审视,作者首先对泰罗主义进行了批判分析,然后结合杜威的教育思想阐述了自己的有关教学的观点,最后提出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教学信条。  相似文献   

18.
杜威来华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曲阜师范大学张良才杜威(1859-1952)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不少国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杜威的教育思想支配了中国教育界三十年,”①而且至今...  相似文献   

19.
杜威教育思想的社会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身份在上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历史舞台,扮演了重要的教育思潮的变革和推动角色,也成就了杜威在现代教育阵营中的核心人物地位。在以往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以杜威的教育哲学观、教育过程观以及杜威基本思想解读为主,认为杜威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其教育思想属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本文试图再次从杜威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入手,呈现杜威教育观念中基于民主社会构建的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即基于社会有机体解释模式的教育起源论、作为社会进步的系统保障的教育功能观、积极社会建构的教育目的取向、社会本位取向的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20.
历史地考察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教学价值的发展进程,是我们把握杜威课程与教学思想的一个内在逻辑。杜威在经验课程和问题教学法中所倡导的民主社会的教学价值,是对赫尔巴特学派为代表依托于学科课程和班级授课制度中个人道德与知识的教学价值之超越。杜威通过儿童作业等相互协作的活动方式,把班级授课制中的抽象人解放为具体的、现实的人,也就是社会的人,使学校变成了雏形社会,从而实现了他“学校即社会”的教育信条,以培养美国民主社会需要的具有理性自由和社会性品质的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