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实际案例,采用点面结合、调查与实证结合的方法,探究内蒙古东部边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特点,为相关教育和管理中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以便真正提高教育与咨询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来自社会及个人方方面面的压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应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的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把心理咨询和生活指导结合起来,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以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争  程成  刘瑞 《教书育人》2023,(24):44-47
随着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频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需要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层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度思考,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高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高校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的重要意义,了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根据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鲍俊杰 《考试周刊》2011,(47):202-2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通过在新生适应性教育、就业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等方面将三生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面对来自社会及个人方方面面的压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应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的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把心理咨询和生活指导结合起来,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以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及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提出努力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熊艳 《考试周刊》2007,(40):144
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有一定比例且呈上升趋势,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教育对策: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二、开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三、建立心理机构,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四、多渠道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大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非常复杂,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落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心理不成熟不稳定及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等。建议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指导、自我调试等,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小而言之影响其成长成才,大而言之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嵌入到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尝试。文章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社会工作传统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探讨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培养大学生健康乐观的情绪,积极调节大学生失衡心理。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从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冯菊 《时代教育》2010,(3):15-15
本文通过从美术专业大学生生长的家庭及社会环境出发,分析美术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心理特点,探讨加强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方法,为如何解决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连宸琰 《成才之路》2023,(11):13-16
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在生活适应、学习与择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可以将思政教育作为媒介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思政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自我认知功能、社会适应功能、精神动力功能和人格塑造功能。高校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体系,运用丰富多元的教学策略,多渠道开发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进一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5.
社会高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大学生心理压力急剧增多增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已经成为高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提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薛平 《甘肃高师学报》2002,7(4):103-10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新时期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认为 ,我国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近 30 %。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 ,预防和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 ,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是时代向高校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缘由呈现多元化和多极化趋势,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防止错误倾向,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新课题作了探讨,从社会、学校、家庭、具体心理与心理等5个方面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社会转型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5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制度改革,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压力.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各种心理问题表现突出,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家庭和自身原因,提出了"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作为社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培养出来的社会精英群体,是国家未来希望的传承者。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使得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缓解大学生焦虑导致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偏差,使得高校大学生因心理健康导致的事故频发。本文就大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