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代画像石是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石刻绘画形式,是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极具艺术价值、考古价值的瑰宝。汉代画像石以完美的线条语言、变化多端的构图方式、动态的表达形式和夸张的形体变化向世人展示出两汉时期奔放、雄浑的大汉雄风和气势。基于图像学视野分析汉代画像石,需要明确不同画像石的具体属性,遵循得体的分析原则,由两汉时期风俗习惯分析汉画像石的内涵。深入了解汉代画像石散点透视、对称均衡、分层分格和谐饱满的构图形式,分析其内在的装饰性、艺术性、动态性、思想性等构图特点,从汉代画像石无言的形象中感悟汉代人们的信仰和不朽的思想,学习其震撼视觉、振奋人心的表达形式,从图像中感受动态的生命之美,并将其运用于现代纹饰、色彩、视觉表达艺术,传承和弘扬汉代文明。  相似文献   

2.
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现存的汉画像石数量众多,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主要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类题材为主.通过介绍徐州汉画像石的历史文化背景,探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在主题、题材、构图、风格等方面具有的独特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再次印证了其在中国传统艺术和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珍宝.  相似文献   

3.
宋奇 《许昌学院学报》2008,27(1):116-118
汉画像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糅合绘画、雕刻两大艺术表现形式而形成的艺术珍品.许昌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刻作为这一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特征;2.无限的想象空间;3.古拙质朴的艺术风貌;4.夸张的表现手法与独特的雕刻技法.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16,(4):75-77
淮北汉代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有着鲜明的人文和地域特点,集中表现了汉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淮北市汉画像石的雕刻艺术语言、造型艺术语言、图案形式语言三方面进行淮北汉画像石的视觉形式语言研究。我们发现二千年前的的淮北汉画像石融合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民间艺术等多种艺术语言于一体,与当代艺术有很多相似的形式语言。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极少华丽辞藻,善于以平实的语言反映生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内容题材和诗作艺术完美融汇,使其诗歌呈现出“平淡自然、意境深远、语言质朴、风格多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联系冯至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诗歌创作,对其艺术特征作了具体的探讨和论述。认为他的诗善于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掘独特的诗意,注重追求诗的哲学意蕴,有着质朴隽永的艺术风格;他的诗外观朴实而充满内在智慧,有着灵活巧妙的艺术构思,重视意境的创造和内在结构的安排;在诗的语言上,他追求一种质朴自然、淡雅含蓄、极富韵味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汉画像石是集雕塑艺术语言、绘画中的版画艺术语言、书法艺术语言、装饰艺术语言、民间艺术语言--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图》构图形式、绘画语言的分析,认为《清明上河图》是有感而发、有灵而作,有主题、有意境,构图完整、艺术语言丰富的艺术创作,是一幅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而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的艺术作品,是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都相当高的国之瑰宝。  相似文献   

9.
淮北汉画像石艺术风格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汉画像石作为中国汉画像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数量多,而且体现出时代风格和地域风格。其灵活的构图方式、写实又不乏夸张的造型、娴熟的雕刻、律动的线条及丰富多样的题材,无论是在历史研究还是在艺术领域,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浙江海宁长安镇汉墓画像石的造型语言非常富于绘画笔意,在汉画像石中艺术可为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11.
富有意境的新闻标题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能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人们阅读新闻的兴趣。本文分析了新闻标题中意美形成的因素:一是要具有生动的形象,二是要饱含丰富的情感,三是要富有隽永的含蓄。同时,对如何制作出具有意境的新闻标题,提出了三种语言表达手段:一是锤词炼字,二是化用诗词,三是妙用辞格。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传统绘画构图中的构图与意境的统一为切入口,通过构图的形式语言,三个基本特征去阐述构图与意境的统一,证明中国传统画具有西方绘画所没有的传统特色和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唐诗由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这三个层面构成,诗歌的语言层与形象层的不和谐美和形象层与意蕴层的不和谐美呈现了唐诗特殊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散文的辞意美要求情真、理迭、语美,张晓风的散文在当代台湾文坛以美文著称,她不仅将文章写得情深意浓,趣味横生,同时也将文章写得引人深思,启人智慧,再加上意象纷呈的诗性语言,使其散文堪称辞意双美,达到了一种如“拈花微笑般的自然和谐“的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论唐宋诗词的时空结构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和空间是一切事物同时也是古典诗词得以存在的基本形式。由此出发,章将唐宋诗词里利用时间和空间关系构章谋篇的样式归纳为三种,即时空平行、时空错综、时空隐喻;这不失为进一步透析古诗词章法意境的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16.
艺术语言意象 ,往往以变异的言语形式呈现出来。本文深入探讨了造成艺术语言言语形式变异的外在需要和内在原因 ,强调了艺术语言意象言语形式变异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并从接受的角度 ,论述了艺术语言意象欣赏过程的特殊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风景画具有独特的意境美、浓厚的抒情诗意味和深刻的哲理性,洞察列维坦风景画中意境美的形成,源于他对大自然、文学、艺术、诗歌和音乐的热爱,他把这一切运用极具天赋的绘画才气和成熟的绘画语言浓缩在他的风景画中,使他的风景画诗意盎然、清新独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在形式与内容、言与意、笔与意的关系上是后者决定前者的。换言之,中国的艺术创作观就是崇意观。通过对中国美学“崇意”观——以意为主、意在言外和意在笔先等的细致梳理和整合,中国古典艺术对语言形式的超越和对主体心意的执着这一特征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彰显。  相似文献   

19.
本论述了意境的历史发展及其意境的内涵,分析情景相生的不同侧重点,以物象、意象、意境三个概念解释意境的构成,并提出诗歌创作由物象而意象、由意象而意境的整体过程。  相似文献   

20.
清空是张炎词论的核心。清空与质实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术语,从基本的层面上看,二者是就语言的锻炼修饰、章法结构、用典使事而言,但清空还有更深的含义,清空是一个较高层次的审美范畴,是一种空灵、蕴藉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