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三司盐铁判官、度支判官、户部判官是三司系统内重要的职事官,通称三司判官。北宋三司判官的设置渊源可以追溯到唐安史之乱后设立的度支、盐铁、户部三使司下的度支、盐铁、户部判官,具体则承袭五代后唐的机构设置、后周的“三司判官”之名,兼借鉴唐代三司巡官、推官的部分职能。北宋三司判官在宋初两朝多由精于钱谷之人担任,真宗朝倾向于事务老练的藩郡知州,仁宗朝后多由文辞之士担任。随着选任标准的变化,北宋三司判官除了参与三司日常政务外,其临时差遣职能繁杂起来,在外出体量公事、推鞠刑狱、国家正旦使、科举事务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逐渐演变为转运使、副使和提点刑狱等职的出入官资序,在神宗元丰五年(1082)改官制时被裁撤。  相似文献   

2.
宋代财经监督机制主要特点蝇一方面的高度集权中央,皇帝独揽大权;另一方面多重监督,互相制约,复杂多变。中央财经监督机构改制前主要由三司及其下属三部勾院、都磨勘司、专勾司、都凭由司等负责;改帽后撤销三司,其财经监督职能大转归户部、比部和专勾司。御史台作为监察机构,始终兼有财经监督职能。地方财经监督机构大致一直保持监司、守俯和县令亟逐级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3.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举进士,官拜大理评事.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出任扬州天长(今安徽天长县)知县,后调任端州(今广东高要县)知府.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调京城开封任监察御史里行,后改为监察御史.景祐五年到皇(?)五年(公元1038—1053年),出使契丹,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河北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和龙图阁大学士等职.在此期间,正是范仲淹提出和推行他的十项改革方案即“庆历新政”的时候,包拯也曾比较集中地提出他的政治主张.皇祐五年到嘉祐二年(公元1053—1057年),包拯又任瀛州(今河北河间县)、扬州、池州(今  相似文献   

4.
宋朝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宫,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在他朝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文学是需要有闲情逸致去潜心揣摩的。这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采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么为什么宋朝的官员们能有如此雅兴和造诣呢?这还得从宋朝吏的地位和宋朝官吏关系来分析。宋朝的吏,是指宫员以外的办事人员,分为朝廷中央各司和地方官府两大部分。中央各司的吏又包  相似文献   

5.
唐宋都城商业市场管理机构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立 《宜宾学院学报》2011,(5):43-44,86
唐宋政府分别通过太府寺诸部门及户部的金部司,唐都长安京兆尹的仓曹司,长安、万年县的市令,北宋都提举汴河堤岸司、提举常平司、街道司、北宋开封府等管理机构加强国都商业市场管理。宋汴京的商业市场管理机构较之唐长安更加完备,参加市场管理的职官数量更多,反映出了唐宋都城商业发展日趋繁荣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宋朝军事领域中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其原因可分为三个方面: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干预军政,对武将实施高压政策,致使武将无心致力于军事;统治阶级执法不严;军中将帅谋求个人利益。宋朝军政的腐败,严重地影响了宋朝的国防,使宋朝在对外战争中经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最终导致了宋朝亡国。  相似文献   

7.
赵室南渡之后,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严峻的局势,李纲提出了一系列军政措施.赏功司正是为解决冒功滥赏的情况以期更好激励将士而设置的.赏功司始终没有专员,由三省委任左右司郎官、枢密院委派都承旨兼任,以御史台的一名御史领其职.该司主要职责是监督将士功状落实情况,处罚非法获得功赏的人员,以及督促参战将士不得溃逃等事宜.由于无专员,效率低等原因赏功司存在不到两年就遭到取缔.赏功司的设置体现了宋代官僚机构设置的时效性,它是宋朝第一个专门负责监督军队赏罚的机构.  相似文献   

8.
孙红旗 《今日教育》2012,(11):52-53
在历史长河中流连忘返,让课文穿越到历史中,酌古而知今,让教育多一份人文的厚重。小贴士:明成化四年(1468年),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李敏丧母回乡守孝,因爱紫云山秀丽幽静,于山坳中建屋三楹,读书讲学。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奉诏赐名"紫云书院"。工部移藩司  相似文献   

9.
墨庄“三刘”聂朋在宋代临江军新喻县荻,有一处海内闻名的墨庄。①它原在宋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始创于刘式之手。刘式是南唐进土,南唐覆灭后,入仕宋朝,官至尚书员外郎,掌三司都磨勘司十余年,家无别储,惟积书数千卷以遗子孙。刘式死后,其妻陈氏在东京家宅中课督...  相似文献   

10.
宋朝的监察立法非常广泛,主要见于《庆元条法事类》与《宋大诏令集》等文献中,常见的监察立法形式是皇帝的诏、敕、令等。宋朝监察立法内容主要涉及监察官的地位与作用、监察官的职权范围及违纪处罚、经济监察和监司互察的规定等。宋朝的监察制度是承上启下的,标志着我国的监察制度由健全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清代的财政制度是一种中央高度集权的模式。中央财政主管部门是户部,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土地户口钱粮等。省一级的财政主管机关是藩司(或称藩台),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受命于户部清吏司,设布政使一人,负责管理一省的所有财政收支、钱谷出纳之事,并负有调查统计人口、田亩之责,定期上报户部。此外,还设有专管某一事务的机构,如在布政使之下设督粮道,负责管理一省地丁粮米的征收和提用;设盐法道、盐运使专管盐税盐厘的抽收;咸同年间厘金创设后各省又成立了税厘总局,专管厘金抽收事宜。这些专门的征税机构有的是直属中央的,如盐法道等,其人员的任命和业务审核都有专门的机构,只是由藩司代管,保证按时足额地上解税收。省是基本的行政区域,也是地方的核心,省以下分道、府、州、县四级政府,均无独立的财政管理机构,一切财政事务都由地方行政官员兼任,道、府、州、县衙门也就兼作财务行政机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俄藏黑水城HHB.No.348号文书的内容、性质进行考证,确认黑水城文献收录的榷场使文书中的“三司”应为地方性财政管理部门“南院行宫三司”。由于西夏时期中枢三司掌管中央仓库,因此在与其他国家的榷场贸易中提供货源,并保证货物质量。地方性三司处于榷场使之上,主管税收;而在三司之上又设有银牌安排官所,一般由经略司长官兼任,处于榷场管理的最高层级。  相似文献   

13.
唐王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北朝隋代以来的均田制,在承认现实土地所有状况的基础上.授予广大民户以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使其从事耕织生产,能够有能力负担国家赋役。同时推行严格的计帐制度和户籍制度,“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尚书省),户部(尚书省户部)总而领焉”(《大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又为均田民户建立起详备的档案资料。通过这些制度,既可实现著民于田.稳定耕织结合的小农经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租佃制的确立、商业及东南沿海贸易的发展使宋朝经济空前繁荣,商人地主乐于安逸的生活而不愿意支持政府发动战争,庞大的军费开支也制约了宋朝的统一战争,最终使宋朝统治者未能实现祖国境内各民族大一统.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赵孟頫在中国绘画史、书法史上是元初一大家,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赵孟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一号鸥波。浙江湖州人。生于南宋理宗宝祐二年、(一二五四)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一三二二)宋宗室。赵匡胤十一世孙。曾祖师垂、定江军节度使,系孝宗侄行。祖希永、太常礼仪院使,直文华阁。父与訔、尚书、户部侍郎,兼临安知府、浙西安抚使。屡世为宋高官。他自己甫冠即做过真州司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国有土地经历着一场产权巨变,也就是由国有向私有方向转化,这也使土地管理体系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唐五代国家对国有土地的管理由前期的兵部、诸军更多的参与,转变为户部、州县更多的管理;到宋代随着土地私有化的发展,土地诉讼明显增多,致使宋代的提点司和提点刑狱更多地参与了管理.这是土地产权频繁转移和产权关系混乱的结果.土地管理的变化有可能推动产权关系进一步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7.
元至元十三年之前户部官员额与户部机构的不断析分、合并相伴而行,且变化比较频繁。主要原因在于立国之初各项制度和官制并不完善,处于探索阶段;至元十三年之后户部官员额比前一阶段整体增加,尤其是户部尚书向多员制的转变,是元代各族参用的用人政策、户部尚书内部分工、“圆坐署事”制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相对而言,至元十三年之前的户部官员额,有助于户部更好、更高效地发挥其职能。而至元十三年后的户部冗官日益增多,内部多有扯皮,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元代政治制度中蒙古传统与中原“汉法”二元混合体制存在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为户部官员额曲折的发展历程奠定了基调。这也是元代户部官员额与其它朝代户部官员额最大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唐代便换,学术界已有许多论述。由于史料的缺乏,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仍有一些不很清晰的地方,因此有必要继续对此作一番试探性的尝试,以澄清史实。一、便换产生的历史背景从现有的史料记载来看,记录便换出现的最早时间是元和五年。 (元和七年)七月,度支、户部、盐铁等使奏:先令差所由招召商人,每贯加饶官中一百文换钱,今并无人情愿,伏请依元和五年例敌贯与商人对换. 根据元和七年这条三司奏疏,我们可知元和五年就已有便换了。那么,我们不禁要  相似文献   

19.
借你凑个韵     
宋朝怀州人王齐叟是个诗词发烧友,在太原做掾官(宋制:路一级的属官)时曾作<青玉案>、<望江南>小词嘲讽上级--监司(路一级的长官).监司闻之大怒,在一次会议之后训斥王齐叟:"你小子胆敢作<青玉案>、<望江南>小词讽刺领导?"  相似文献   

20.
户部山地区是徐州传统民居比较集中的地区,其历史地段的保护应遵循有机整体,以人为本,边疆性和新陈代谢的原则,吸取户部山历史地段改造的经验与教训,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其进行保护,使其传之久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