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附图是初中化学《一氧化碳》一节里用来附图 煤炉里煤层上方   的蓝色火焰  告诉一氧化碳燃烧时呈蓝色火焰的插图。若将其蕴藏的反应引导出来 ,可获四个好处。一、引导概况在完成《一氧化碳》教学任务后 ,以课堂练习方式问学生 :煤炉里CO是怎么产生的 ?试写出炉中主要的化学方程式。这是个引人入胜的问题 ,具有催学生跃跃欲试的诱惑力。煤炉中主要的化学反应如下 :C O2 (充足 ) 点燃 CO2 12 C O2 (不足 ) 点燃 2 CO 2CO2 C△ 2 CO 32 CO O2点燃 2 CO2 4二、功能分析结果虽是四个化学方程式 ,而它有四个作用 ,我们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碳(CO)是分布很广的生产性毒物之一,毒性很强,为无色无臭味的气体。所以,因 CO 中毒,往往直到失去知觉时,还不能觉察。解放前,在北方家庭里,每届冬季因烧煤取暧,常有 CO 中毒事故发生,轻则昏倒,重则死亡。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人民的安全教育,加强宣传工作,CO 中毒的事故就大大减少了。本文即叙述 CO 生理作用的机转。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一节<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沿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学习一氧化碳性质时,需要较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用量难以估量,造成浪费;实验次数较多,实验现象不明显;反应体系开放,容易污染环境.尾气处理也存在弊端:教材上是将未反应的CO和产生的CO2收集在一个塑料袋中,若CO和产生的CO2量大,很容易使塑料袋炸裂,而导致污染.用点燃的方法处理时,实验开始通入一氧化碳并同时点燃尾气,则点燃的是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排空后点燃,一氧化碳会散失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实验结束后,各装置内部有残留的一氧化碳,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一氧化碳(CO)中毒的原因,探讨急性CO中毒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45例CO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采取的临床急救及护理.结果:45例患者经常压吸氧或高压氧治疗、防止脑水肿、对症治疗等急救治疗,以及做好各项护理,其中43 (95.6%)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死亡,半年随访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加强护理是降低CO中毒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CO2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式有些相似,但分子构成不同: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分子构成的不同,使得CO2和CO的性质有很大差别。一、物理性质1.密度不同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而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小。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一氧化碳的密度为1.250g/L。2.溶解性不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而1体积的水仅能溶解约0.02体积的一氧化碳。二、化学性质1.可燃性不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而一氧化碳能燃烧。正因为二氧化…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了解CO的物理性质;2.掌握CO的化学性质;3.了解CO的用途和毒性;4.初步了解CO对空气的污染;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及实验步骤.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了解CO的物理性质;2.掌握CO的化学性质;3.了解CO的用途和毒性;4.初步了解CO对空气的污染;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及实验步骤.   ……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及预防.2.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知识.3.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一氧化碳的还原性.2.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请你回忆写出反应产物是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2C+O(?)2COC+CO_2(?)2CO.讲解:当火炉通风不良时,就会产生一氧化碳.炽热的碳能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2.指此C+CO_2(?)2CO反应中哪种物质被氧化了?哪一种物质被还原了?哪一种物质是氧化剂?哪一种物质是还原剂?这里教师要指出:二氧化碳在反应中失去部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二氧化碳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相似文献   

9.
内源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是小分子的生物活性气体。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很可能是体内一种新型的信息分子。内源性一氧化碳体内合成的限速酶和关键酶是血红素氧化酶(heme oxygense,HO),其已被证实几乎分布于所有器官和组织,显示体内产生一氧化碳的部位相当广泛。据报道,内源性CO在体内许多系统发挥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内源性HO/CO系统在调制血压方面的研究与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目前较为常见的4种一氧化碳传感器的结构,主要包括单片机型、固态高聚物电解质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和触媒燃烧型一氧化碳传感器.综述了目前这四种传感器的研究现状,详细讨论了各CO传感器的特点和优点.这些结果对于新型CO传感器的研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设计了一种环保型太阳能灯,主要用于居民小区、公园及一些不便于接电源的露天照明系统。与现有的采用电力作为能源的照明系统相比,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供应的太阳能灯照明系统具有更高的安装灵活性、安全性高和较低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CO的成键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CO具有特殊的电子构型,因此也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并对CO具有特殊化学性质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有机化学教材不把一氧化碳作为甲酸酸酐的原因的分析,依据酸酐性质进行论证.提出了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可以把CO作为甲酸酸酐来讲。从而加强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天然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合用醒脑静注射液和脑多肽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疗效.方法:62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醒脑静、脑多肽组(32例)与脑多肽组(3例),并对二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醒脑静、脑多肽组的显效率(87.5%)明显高于脑多肽组(60%),显效时间(18±2.0)小时(h)则明显短于脑多肽组(33±8h),二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但二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与脑多肽注射液配合应用,二者具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The critical curves for binary systems of methane combined with nitrogen, carbon monoxide, carbon dioxide, ethane, propane, butane and water at temperatures from 125 K to 650 K and pressures from 3.5 MPa to 250 MPa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Heilig-Franck equation of state. This equation of state contains a repulsion term and an attraction term for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With pairwise combination rules for these potentials, three adjustable parameters are need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itical curves of the former six binary systems belonged to type I, and CH4+H2O system belonged to type III. The calculated data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yielded good results for the pressure-temperature, pressure-composition and temperature-composition behaviors of the seven systems. Moreover, the values of the adjustable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ritical curves. They can also be used for other relevant calculation.  相似文献   

16.
利用废气自身所含成份一氧化氮具有催化氧化反应的作用,使其中的另一成份二氧化硫被氧化。选择一种对一氧化氮非常有效的吸收剂,吸收分离、循环使用,这样同时除去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再用常用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从而达到无害排放的目的。同时回收数种化工产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多种车型的汽油车采取集中封闭运行、多台仪器同时监测的方法,测量出机动车分别在高怠速和低怠速下更换车用乙醇汽油前后尾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苯系物、醛类和酮类等浓度的变化及净化效率。总结得出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运行中特征污染物变化规律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苯系物和酮类等排放浓度有所降低,但是醛类污染物排放浓度大幅度升高,有可能成为更换乙醇汽油后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简要分析了一氧化碳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光促进温和条件下,非贵金属铜盐催化氯代烷烃的羰基化反应.结果表明,以CuC l2或CuBr2为催化剂,可实现氯代烷烃与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的羰基化反应,得到相应的羧酸甲酯,而且CuBr2的催化活性高于CuCl2.在反应体系中添加Na3PO4,可以提高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以CuBr2为催化剂,氯代环己烷为底物,一氧化碳为碳源,环己基甲酸甲酯的产率为35%,选择性为59%.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北京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冬季逐时SO_2、CO、NO_x资料研究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一般规律。发现:①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分布模型;②对数正态分布适用于大部分SO_2和CO资料;③韦伯分布最适于高浓度的SO_2资料;④指数分布不适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分布;⑤NO_x的分布较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