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整个 2 0世纪 80年代 ,关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讨论 ,是当时中国文坛争论的理论焦点。今天 ,当我们重新回顾这场大讨论的时候 ,我们注意到正是由于这些激烈的论争 ,才使现实主义的有关问题得到了理论上的廓清。同时 ,在这场大讨论中 ,我们会发现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线索 :即对现实主义的“回归”、“重构” ,并最终使现实主义发展成为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 ,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省教委领导的指示 ,本刊从本期起 ,开展“端正教育方向 ,明确教育思想”大讨论。希望广大读者踊跃撰稿 ,把这场讨论引向深入。我们相信 ,通过这场大讨论 ,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会进一步端正教育方向 ,明确教育思想。我们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 ,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本期发表四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文章 ,作为这场讨论的“开场锣鼓”。  相似文献   

3.
<正> 十七年前,我国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恢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貌,重新确立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场大讨论,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基本观点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普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我院于今年上半年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开展了“素质教育”的大讨论。讨论中,广大教职工联系我院实际撰写了大量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本刊在去年和今年已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素质教育”的文章。为配合这场大讨论,并将这场讨论引向深入,从本期起,特开辟“素质教育”讨论专栏,以较大的篇幅相对集中地发表一批在“素质教育”研究方面确有见解的文章。希望本院教职工和其他院校同行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5.
王洪明 《家庭教育》2010,(12):36-38
无论怎样,当“搜”普遍成为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时,讨论它的利弊,就像当年互联网走入我们生活之时,讨论互联网是“利”大还是“弊”大一样可笑。世界的发展进程不会由于我们的讨论而减慢,“搜”已经成为一种学习方式而存在于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是世界化与民族化两种倾向互相纠葛缠绕,交替消长的曲折过程。四十年代文艺文学界所展开的“民族形式”问题的大讨论仍然是这一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场讨论的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立足民族解放斗争的现实创造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学,使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下,这场关于“民族形式”的大讨论仍然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章讨论了“现实主义冲击波”产生的现实背景和心理诱因,同时对这一世纪末学思潮进行了理性分析。章认为:“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家所标榜的“良知与责任”在作品中的表现是极为有限的,他们所呼应的虽是主旋律下的意识形态,对最下层人民的苦难却相当冷漠;与此同时,对“学性”的漠视使其失却了应有的学价值;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学启蒙和学探索事业的终结。  相似文献   

8.
英美大学“产业化”撼动福利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对派的声音主要是来自社会下层,而白领阶层和学术界基本都持赞成的态度,甚至在以往福利制度改革中的“反对派”在这场大讨论中也都大多持赞成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非智力因素”问题之我见卢真金非智力因素问题的讨论已持续了几年,通过这场讨论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使我获益非浅。在学习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问题,有了点粗浅的想法,现写出来求教于方者。一、负概念不能否定非智力因素的科学性众所周知,“非智力因素”是一种逻...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主义深化”论杨福生一、经典现实主义理论:一门永远必修的功课“现实主义深化”是我国近年文坛上的热门话题,这一口号虽然并不是今天的发明,但它在今天尤其响亮,其原因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在谈到现实主义“从哪里”深化和“如何”深化时,却显得有点焦躁、困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讨论的一波三折的过程,主要内容和应吸取的历史培训,此文认为这场讨论分三个阶段进行,围绕着如何理解和运用“思维与存在同一性”这个术语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在这场讨论中所吸取的历史教训是:不要把弄清理论是非的学术之争,搞成敌我之间的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人民文学》一度被誉为“国刊”。该刊的地位与使命使其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思潮颇为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现实主义文学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尤其在90年代,《人民文学》期待的现实主义宏大叙事作品匮乏,“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出现回应了该刊的呼唤,从而受到刊物的大力支持。《人民文学》对“现实主义冲击波”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在扶持其成长为90年代文坛重要的文学潮流的同时,也遮蔽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河南教育》2011,(11):2-2
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分好蛋糕”与“做大蛋糕”孰轻孰重的争鸣成为焦点。这场讨论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图景: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加剧,一部分人先富、暴富与大部分人不富、还有一小部分人贫穷的矛盾更加凸显,使公众对于收入分配、共同富裕话题更加关切、敏感。  相似文献   

14.
“重建人文”与语文教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学术界关于“重建人文”、“重建道德”的讨论十分热烈。这场大讨论,针对社会风气逐渐远离传统、教育失误、价值观“物化”的种种负作用,针砭时弊,目的旨在提高全民族素质,恢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复兴我中华。  相似文献   

15.
教育要“三个面向”与现代教育价值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十几年前,在“真理标准”讨论的推动下,我国教育界曾有过一场关于“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的各方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或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教育本质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各种观点的争论,反映了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也是一场灾难。这场运动的发动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就这场运动的理论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得出这个理论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同时通过反思这场运动,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深刻的教训,防止这场大悲剧在今天重演。  相似文献   

17.
1997年2月27日,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里,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羊”——多利诞生了。消息一传出,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世界各大小媒体均对克隆羊多利产生的前前后后作了详尽的报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克隆技术”利弊大讨论。不少人认为“克隆技术”的发展将对整个人类社会,尤其是医学界和生物学界带来巨大福音。而持反对意见者主要是那些社会伦理学家,他们认为若“克隆技术”一旦被推广,那么将是一种人类道德的沦丧。普通百姓也加入了这场大  相似文献   

18.
简论“应试教育”的学制基础□刘生全柳春霞在这场至今尚未止息的“素质教育”大讨论中,“应试教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拟从学制角度对其基础作些思考。一、“应试教育”的涵义何谓“应试教育”?人言人殊,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述评梁爱民(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徐州,221009)80年代末以来的近10年时间里,我国文学理论界就现实主义问题所展开的讨论峰潮迭起,一时间,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创作方法再次成为文艺界倍加关注的对象,尤其是近年来,这场讨论呈...  相似文献   

20.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都是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是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实践中经常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讲授对立统一规律时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五年,我国哲学界曾经进行过一场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大论战。这场大论战被那个所谓“理论权威”康生判为哲学战线“三次原则性的大斗争”之一,以学术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