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小学音乐教学并非简单地教唱,而要让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学唱欣赏,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学中应介绍音乐创作的生活背景;讲述音乐表现的生活故事;体悟音乐传递的实际情感。  相似文献   

2.
构成音乐的元素很多,如旋律、节奏、和声等。这些音乐元素对于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实践活动的热情,调动他们主动感受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寻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作为实际教学内容的“引子”,使音乐学习与熟知的生活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音乐来源于生活,寻找什么样与学生生活相近的音乐素材呢?电影音乐无疑是不错的选择。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使用电影音乐,使其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感知得较为清晰。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即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李樱梅 《考试周刊》2010,(50):222-222
音乐来源于生活,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距离,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本文作者依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略谈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5.
沈娟 《华章》2010,(14)
本论文将以音乐学习理论为依据,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幼师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分析,结合幼师所开设的各音乐学科的特点,注重与幼儿园实际音乐教学的联系,探讨如何在主体课堂教学环境下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幼师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胜任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演唱教学、欣赏教学、知识技能教学、创作教学都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音乐取材于生活,贴近生活,生活才是音乐教学真正的根,所以在今后要让音乐与生活水乳交融,迸发出更大的教学魔力和能量。  相似文献   

7.
张卫琴 《儿童音乐》2012,(11):60-62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可见生活不仅与艺术相随,而且与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便是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教学变得真实、自然,而最具有艺术性。儿童的生活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感受构建起来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离开生活即失去活力,贴近生活则充满了生机。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从创设生活情境入手,利用生活经验做支撑,到搜索生活素材,最后再应用于生活实际,学生在一系列的生活体验中,学习兴趣与动机不断增强,轻松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学习不再是一种枯燥无味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有趣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蒋林 《辅导员》2012,(3):51
为了贯彻新课改的"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落实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提高《文化生活》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德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笔者尝试着把音乐引入了《文化生活》课堂教学。音乐是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亚  相似文献   

9.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感知得较为清晰。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即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学中教师的反思大多停留在表层及形式上,缺少深层次反思。本文从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音乐教学案例出发,提出了注重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反思;把握学生认知心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进行教学评价的反思等音乐教学反思策略。  相似文献   

11.
焦媛媛 《快乐阅读》2011,(8):134-135
我国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是陶冶情操的熔炉。"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即把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并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以点缀生活、表现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现象。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将以学生为音乐学习的真正主人为目标,有力地推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教育工作正在进行改革创新,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越来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也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融合音乐游戏,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就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4.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感知得较为清晰。在音乐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秦军 《儿童音乐》2012,(12):45-47
随着2011年音乐新课标的颁布,音乐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余个年头,与改革之前比较起来,它改变了音乐课较为呆板、固定的上课模式,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以学生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教师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让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音乐教学中也存在几种误区,使音乐教学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下面就当下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存在的几种误区作简单的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音乐教学中只有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和当代的音乐现象,才能激活课堂,使音乐教学的作用更加显现出来.本文从一开发课程资源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改变原有的教学价值观、把课堂作为学生自我表现的场所.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这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广大音乐教育同仁作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学的开放性就是教师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封闭性与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性,在教学中让音乐走进生活,让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将学到的音乐知识带人生活中,以点缀、表现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将生活中美好的素材乐形式展示出来。同时,要立足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地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那么,学生的音乐创造必定是有限的。音乐教学要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体验,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进行音乐的创造。因为创新不是空穴来风,它是根据个人的经验而进行的。对于中学生来讲,他们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不仅需要借助歌曲的歌词、乐曲的标题、故事情节等等,更需要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以,在音乐创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音乐表现内容,创设特定的场景,使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音乐表现内容联系起来,激发联想与想象,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再一次强调了生活教育和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音乐教学“生活化”,即在音乐教学中,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的元素进入音乐课堂。如何把生活元素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娜 《快乐阅读》2013,(23):108
初中音乐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培养学生的艺术品质与音乐素养。随着音乐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及课堂教学观,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