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曹恒娜 《新闻世界》2011,(5):225-227
从目前我国大学出版社运作情况看,出版教材教辅为大学教学服务的职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而在学术著作的出版上努力还很不足,甚至有出版不力的现象。但是大学出版在学术类图书的出版上有着其他出版社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大学的学术资源、作者队伍、读者资源等,因此大学出版社如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学术出版上依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学术类图书的需求更加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整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并逐步朝着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的大学是开展教学、科研的舞台,是学术思想传播的阵地,大学出版社往往承载着大学学术传播的责任,因此大学出版社对于学术图书的出版有着天然的使命。下面就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我国大学出版社中学术出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出版史上,现代意义的出版社最早是由大学孕育的。建于1478年的牛津大学出版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出版社,最初是牛津大学的一个部门。这至少透露了大学出版社与生俱来的两个特点:一是为学术而生,通过出版学术著作来传播和推动知识,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学术精神的承载者;二是与所依托的大学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折射着母体大学的学术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大学出版与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将“大学出版社”定义为:“大学(或学院)的学术出版臂膀或具有类似功能的机构……其目标是致力于学术的传播与教育的发展。”大学出版社是其所在大学的延伸,是大学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它和纯商业运作的出版社、出版集团有着本质的区别,以高校为依托,以服务高校为宗旨,肩负着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科研学术和人才培养服务的责任。因此,在发展目标、经营定位上,走专业化的出版之路是大学出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现状与特点的探讨,认为学术出版向数字出版方向转型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基于大学出版社的优势,从出版信息化、数字复合出版、收费体系以及新的出版领域和模式等角度,提出了学术专著出版向数字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侯明 《现代出版》2004,(1):62-64
早在2000年,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第一次举办两岸大学出版交流活动,邀请大陆名的大学出版社负责人到台湾,介绍大陆大学出版社之宗旨以及运作模式,引起了台湾大学校院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苏磊 《出版广角》2019,(20):12-14
学术出版“走出去”是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国家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提升学术国际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术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主业,大学出版社作为学术出版的主阵地,近年来在学术出版“走出去”方面亮点频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梳理其先进经验与路径,可以为更多学术出版“走出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概述大学出版社的职责和使命,阐明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的辩证关系;分析大学出版社有高度、有温度的主题出版实践,说明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的主题化和主题出版的专业化、大众化方面可有所作为;最后提出大学出版社进一步做好主题出版的几点建议,包括寻找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的结合点、物色具有专业积淀的主题出版物作者和以学术类主题出版引领主题阅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美国大学出版社中具有代表性的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和拥有全美较先进的在线写作实验室的美国普度大学及其出版社出版标准知识普及的研究分析发现,美国的学术出版标准执行是一个多维度立体空间,其运作模式可为我国出版标准的执行体系与模式构建提供价值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范紫云 《出版参考》2023,(10):76-79
除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外,全国大学出版社近110家,其所出版的大量学术图书成为知名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大学出版社形象,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大学出版社学术品牌图书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困难。对此,笔者提出若干推动大学出版社学术品牌图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出版业转制后将成为新的市场主体,摆脱了旧有体制的约束,面向市场,为学术出版探索新的发展形式提供了可能;同时,数字化的业态转型带来的"个性化服务"和"大规模定制",与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读者面窄、需求分散"的特性不谋而合,数字化为中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探索新的赢利模式也提供了可能。学术出版是对人类文化研究成果进行保存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大学出版社成立伊始就肩负着学术出版的重任,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建设高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代出版》2015,(3):82
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社长:蒋东明总编:宋文艳出版理念——蕴大学精神铸学术精品团队精神——进取奉献温馨和谐人文情怀——在美丽的厦门出美妙的图书厦门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5月,是"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出版社是以学术出版和教育出版为主的综合出版社,拥有图书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等多项出版权,出版物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经过30年的发  相似文献   

13.
大学出版社是现代出版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材建设、学术弘扬、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术图书是大学出版社的重要产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创办国际一流大学的背景下,学术图书在大学出版社的地位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功能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胡晓燕 《今传媒》2023,(5):64-6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在追求“短平快”的当下,纸质图书仍是学术类著作的主要呈现方式。比起普通图书,学术图书的出版更应求质、求专、求精,在此过程中,青年编辑的主体作用十分重要。本文探讨了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青年编辑的责任与担当,提出应从保证学术图书的出版导向、抓好稿源质量、提高编校质量、做好图书出版的统筹与协调工作等方面着手,夯实基本功,拓宽眼界,增加专业积累,为学术图书高质量出版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柳斌杰署长发表在《大学出版》2007年第4期的文章《只有高起点 才能大发展》以宏观的视角,在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大学出版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现状、出版环境、发展模式等做了深入探讨,切中肯綮,启人深思。文中在论述我国大学出版的发展目标时,特别提到我国大学出版社应该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模式,为促进学术发展、实现学术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以为,对于中国大学出版社而言,回归和倚重学术出版,通过学术出版树立大学出版品牌,发展和壮大自己,是中国大学出版人必须重视和深思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自2010年我国提出建设出版强国的目标以来,众多出版社推出了许多内容价值高的精品出版物,然而,就整体格局而言,我国在科技与学术出版方面仍然较弱.大学出版社是学术出版的生力军,理应承担学术出版强国的历史使命.文章对我国大学出版的学术出版策略进行分析,以探讨大学出版社如何有效地打造学术出版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出版强国的建设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7.
学术出版是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的最直接体现,学术出版的实力和水准是一个国家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提出,学术出版尤为受到关注与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学术图书编辑定位的重新思考,反映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现状与问题,并从出版管理部门、出版单位与编辑自身三个层面进行简要分析,以为做强“学术出版”提供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8.
大学出版社的主要使命不是商业利润,而是它的学术使命.本文对我国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应秉承的学术使命、文化追求、出版特征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当下我国学术出版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傅西平 《出版参考》2007,(6S):29-29
提供多样化需求为出版社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负担,它要求人们学习新技能、学习出版领域的新知识,还要饱尝“学术贸易”不精通之苦。在现存多种出版环境下,教科书的出版对大学出版社而言,是风险较低和比较稳妥的策略。事实上,面对学术专著销售下降的问题,英国有些带商业性质的大学出版社仍在坚持操作,但美国大学出版社却并没有朝这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3-20日,第12届中日韩三国大学版协研讨会在韩国举行。本次研讨会共设立两个主题,即“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市场地位和发展战略”和“各国大学出版社间的版权交流”。本期选取三篇研讨会发言予以发表,刊登略有删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