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冰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激烈、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在冰球比赛中,运动员受内外多因素的影响常有临场发挥失常现象的发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怯场",所以加强冰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对培养其临场自我调节能力和克服"怯场"具有重要的意义。认为冰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具有降低赛前焦虑水平、调整比赛的情绪状态、建立比赛的自信心、培养最佳赛前心理状态等作用,提出赛前采用意念训练法、诱导训练法、模拟训练法等心理调节与训练方法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冰球比赛要求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男子冰球运动员对不同对手比赛的心理状态的分析研究,找出影响冰球比赛成绩的几种心理因素,这对培养冰球运动员赛前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冰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心理状态,促进心理训练和运动水平的提高,采用问卷法对34名优秀冰球运动员(均为运动健将)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冰球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利民 《冰雪运动》2001,(3):43-43,48
现代冰球比赛要求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冰球运动员心理状态,促进其心理训练和运动水平的提高,采用问卷法对我国34名冰球运动员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为心理训练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5.
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耿华  张瑜 《冰雪运动》2009,31(5):30-32
冰球比赛对抗性极强,运动员之间经常发生肢体冲撞,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战术水平的保证。冰球运动员在少年儿童时期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对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感知觉、运动表象的思维特征等方面分析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的认知特点,以及心理状态特性与个性特点,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原则、内容和方法,试图建立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冰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至关重要,是获取比赛胜利的前提.从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出发,认为制定适宜的比赛动机、正确的心理定向、合理控制比赛情绪、树立必胜信念和适应性训练是赛前心理准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冰球运动员临场心理躁动与调控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周济 《冰雪运动》2005,(2):26-28
通过对2004全国男子冰球锦标赛的调研,认为心理躁动是比赛中产生粗暴犯规、严重违例等事件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冰球运动员临场产生心理躁动的原因,提出了冰球运动员临场心理调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学 《冰雪运动》2013,(5):53-55
冰球比赛不仅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在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训练水平和身体素质相近的比赛中,往往决定比赛胜负的是心理因素。对冰球运动员心理状态调控的意义进行探讨,提出采用模拟训练法、放松训练法、表象训练法、自我暗示法、注意力集中训练法、预防Cho-king现象、克服瓦伦达心态和诱导训练法等调控方法,提高冰球守门员的感知、判断和抗干扰能力,使冰球守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激烈的比赛中发挥出较高水平,带领球队在比赛中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9.
冰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至关重要,是获取比赛胜利的前提。从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出发,认为制定适宜的比赛动机、正确的心理定向、合理控制比赛情绪、树立必胜信念和适应性训练是赛前心理准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李民 《冰雪运动》2013,(2):31-34
守门员在冰球运动中具有核心的作用,守门员比赛中心理变化情况往往决定了整支冰球队在场上的表现,对比赛成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提高守门员的心理素质是保证守门员在比赛中能正常或超常发挥运动技能的前提条件,也是完善冰球运动训练体系,增强运动员临场表现的必要途径。从改善守门员心理承压能力,保持高度注意力,提高应变反应速度,控制比赛情绪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心理训练对冰球守门员的重要价值。提出冰球守门员心理训练模式构建中应注意个体差异与理论认知的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理念,要有针对性地对守门员施以心理影响;并从培养教练掌握基础的心理知识与方法入手,坚持长期心理训练与短期心理训练相结合、多种心理训练手段相结合构建冰球守门员心理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