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地市报要有所作为,必须在报道内容、形式以及理念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从鹤壁日报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地市报只有不断增强贴近性,才能不断地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也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争得更大的市场。联系鹤壁日报的实际,我们体会到,地市报增强贴近性,必须要在“快、短、多、特、活”五个字上下工夫。新闻要“快”先睹为快,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从报纸发行区域特点来看,地市报更要“快”。所谓“快”,即新闻采访快、新闻编发快和报纸…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报纸的政治属性、信息属性、文化属性、商品属性,全面地显示出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报的社会性与专业性的辩证关系,对于把握导向,运用信息规律,依据市场规律办事,提高报纸的文化品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专业报的产生、发展和繁荣,优化了报纸结构,推进了新闻改革,开拓了报纸的自费市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人们赞誉专业报是:行业通向社会的桥梁,社会了解行业的窗口.这一赞誉,生动体现了专业报的社会角色,也生动体现了专业报的社会性和专业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所谓领导层活动的报道,主要是指会议报道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众所周知,重大会议和领导人的重大活动,事关国计民生,牵动亿万人心,广大新闻受众极为关注,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所以必须报足、报深、报精彩、报到位。在这一点上,我国各级各类新闻机构积累了许多很好的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问题在于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报纸、电台、电视台把领导人参加的会议和一般化活动统统看成是新闻,报道得过多、过滥、过杂,使新闻受众大倒“胃口”。因为这些新闻几乎没有或者很少具有新闻价值,但却堂而皇之地挤占了报纸的重要版面和电…  相似文献   

4.
刘国华 《新闻前哨》2002,(10):33-33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新闻媒体向市场化进程中,长期受到主流媒体冷落的社会新闻身价陡涨。晚报、都市报率先抢占滩头阵地,各级机关报、综合类报纸,甚至行业报、专业报也积极仿效,纷纷调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各大媒体激烈的竞争中,报纸作为最古老的传播媒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为了和电视、网络、手机媒体等传播媒体争夺受众,报纸应该充分重视副刊的作用,让报纸副刊和报纸新闻一起,成为应对竞争的主力。报纸副刊是报纸所独有的传播形式,就新闻质的规定性而言,它是报纸新闻的有力补充,在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群众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吸引受众,进而吸引广告商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6.
“立足税务,置身经济,面向社会。”这是税务类行业报大体趋同的办报思路。各报同行对此也努力探索在以专业报道为主的基础上,突破税收专业束缚,使报纸走向社会,走向更广泛的读者群,但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至今实践进展情况还没有大的改观。翻开同类报纸大多主题单一、内容重复、版面雷同、栏目相近、视角狭小等。如何打破这种局面,笔者认为应在税务新闻的社会性上下功夫,以开拓税务新闻的报道空间。税务新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所谓新闻的社会性,一是新闻事实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现象、事件和问题;二是报道的内容关系到社…  相似文献   

7.
首先,报纸定位先天不足。无论是市场定位,还是读者对象,都存在局限性。如果过分强调专业的指导性,那么报纸会变得呆板,没有生气;但如果抛开专业,一味扩大稿源,登载社会新闻,则又变得不伦不类《特别是那些社会性较弱,专业性极强的专业报》,失去白己的特色。今天不足加?报刊林立、竞争激烈,使得省级专业报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危机。其次,发行数量徘徊不前。由于省级专业报在定位与质量存在着先天性不足.因而在发行上也就遇到不少困难。尽管一些专业报每到发行季节也都使出浑身解数,运用各种手段抓发行,但收效不大,因为作为…  相似文献   

8.
李贺 《新闻世界》2010,(6):131-132
在大众媒介环境下,受众知情权的基础是"传者的真实",而非"受众的真实"。①在新闻媒体走向市场化的今天,一些媒体新闻价值取向出现了错位,威胁着受众的知情权。本文从当前媒体新闻题材的选择和报道倾向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媒体新闻价值取向的错位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专业报姓“专”,如果要在突出主旋律、唱好重头戏的前提下,拓宽办报路子,让报纸更好地走向社会,真正发挥其“喉舌”、“窗口”和“桥梁”作用,就必须把专业报的专业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 一、专业报的专业性 专业报是专业系统新闻传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性表现: 它具有专业性强的办报宗旨。专业报特别强调为专业中心工作服务,如《湖北政法报·新生周刊》,它的办报宗旨是:“为罪犯走向新生指路,为提高改造质量服务。”这一办报宗旨决定了它具有多种特殊性:一是特殊的地位,是专政机关的喉舌;二是特殊的工作对象,为监狱内的人民警察和职工以及服刑人员服务;三是特殊的工作任务,把绝大多数罪犯改造成为拥护社会主义的守法公民  相似文献   

10.
当今报业.正处于竞争的重重包围之中。一方面.是报纸与广播、电视及新闻性杂志等传媒的竞争,另一方面.是报业内部报纸与报纸间的竞争:周末版.炒红一角;扩版潮,沸沸扬扬;发行大战.愈演愈烈……这多重竞争.其实质是市场占有率的竞争.是争夺受众的竞争。因此.无论是中央级报纸、省级报纸.还是市地报、专业报.更注意从内容上、报道形式上进行策划和创新,争夺读者。人民日报去年曾推出两组大型系列报道“来自东西南北中的报告”与“大江东去”,经济日报推出了  相似文献   

11.
报纸是读者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口。一份报纸,向受众传播的不仅是新闻信息,同时也在传播着一种"温度"。报纸通过新闻人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观照角度和情感态度,或隐或显地在向受众传达着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人性温度、一种舆论导向。虽然新闻报道历来强调客观,但"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件"、"选择什么样的报道角度"来进行客观报道,这是记者和编辑都不可避免地要作岀的选择。不一  相似文献   

12.
周娟 《新闻知识》2012,(4):14-15,31
市场化和信息化进程中中国传媒的新闻观念逐步实现从宣传向信息传播、从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转型。具体表现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从单纯的党的喉舌转向开始注意信息服务功能的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开始得到张扬,民生新闻成为众多媒体的主打产品,新闻消费主义开始盛行;新闻价值取向上,由单纯提供事实转向同时提供多角度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受众定位上,由争取规模受众转向争取目标受众。  相似文献   

13.
面对社会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面对职工群众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的新变化,不少企业报大胆创新,面向市场,发挥优势。概括起来,新时期企业报大致发生了三大变化。报道内容与形式趋于多样化报道视野向多层次辐射。有关调查表明,现代报纸读者具有更加注重经济问题,渴望得到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更多的信息服务,积极参与报纸新闻改革等特点。根据读者要求的新变化,企业报的报道内容、题材,再不能像以往那样,封闭在企业的小圈子  相似文献   

14.
“对论体”是报纸针对新近发生的比较有争议的新闻事实,表达正反对立观点或多层面阐释问题,表达多元观点的一种评论形式,它是电视辩论形式在报纸上的延伸。作为一种新的评论形式,它有利于增强受众认识的思辨性、提高其认识的独立性、提升其认识的深刻性。“对论体”新闻评论需要通过报网互动来弥补其与受众互动性不足的缺点,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善待社会新闻是报纸特别是党报、专业报改进报道的取向之一,也是新闻报道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个方面。新闻报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专业报由于其报道范围窄、报道内容单调、报道形式单一的局限,在媒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一般的综合性报纸开辟的各种知识的专版专栏,也给专业报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将新闻报道做深、做全,突出特色,充分满足受众的需求,成为专业报参与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在这样一种态势下,新闻策划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  相似文献   

17.
社会新闻是都市类报纸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国际国内新闻、文化体育新闻等共同构成了都市类报纸丰富的新闻内容,深受广大受众的关注和喜爱。因为社会新闻广受关注,所以研究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很多时候,一张都市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多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新闻声画并茂,报纸新闻讲求深度,网络新闻张扬事件的多角度表现.广播新闻传播必须充分发挥电子技术手段,在即时性上,凝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事件和现场,越来越成为受众所关心的,也越来越成为广播新闻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的转变,带来了广播新闻改革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李军湘 《新闻界》2006,(6):67-68
法制报道作为塑造法治精神,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渠道之一,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已成为了各类媒体新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报道反映的是社会中真实的非常态事件或现象,富含一般新闻所缺乏的悬念与趣味,对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于是,某些法制报道片面追求“卖点”和“轰动效应”。以耸人听闻、荒诞离奇的案例取悦受众,背离了法制报道的基本价值取向,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深度报道引起了都市类报纸的高度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报道是各类报纸争夺受众、增强报纸含金量的重要法宝之一。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难点及突发事件、新生事物的报道,一些报纸都会想到采用深度报道的形式,把这些新闻向重、深、广的方向迈进,从报纸的内涵和品位着手,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易读性,增加报纸在读者心中的分量。那么晚报怎样才能做好深度报道,让其真正“深”到读者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