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文是一种美学艺术,它所散发出的美能够感染初中生,使其发现生活的美,提高生活情操。而提高初中生的散文审美能力,不仅能够使初中生融入到散文的语言世界中去,发现他人的内心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且能够提高初中生的文化修养和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2.
散文是一切文体的基础,诗有很多的暗示,散文明白如话;小说的人物对话是特色,散文则多自言自语的独自;散文家把作品直接呈现给读者,剧作家写成剧本.交给演员,由演员表演给读者看。散文,不论形式或内容,是最自由的文类,最不受限制、拘束。  相似文献   

3.
诗散文是诗和散文嫁接出来的一个文学新品种。诗散文既要有散文那种散体而又形式自由的散文特征;但它同时又必须具有诗意的内核。诗散文不是生活现象的罗列和浅层次的简单记写,它要求作家必须把生活以诗意的精神形式呈现给读者。它长于写意,不仅要强调生活事件的真,而且它还要强调内心生活的真,追求一种内宇宙与外宇宙的和谐。诗散文是散文和散文诗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诗"和"散文"是散文诗和诗散文的两个极,"散文诗"向"诗"靠近,"诗散文"向"散文"靠近。它无论是从总体构思上来看,还是从章节韵律上来看,它都具有诗的特质,即便在字里行间、乃至每一个方块汉字都应该闪耀着诗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散文是一种朴素、谦虚、真诚的美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阅读散文就像是倾听哲人睿智的絮语,心灵会享受到雨和阳光一般的滋润,所以欣赏散文是人生的一种需要。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的情感类散文,描绘最普通最寻常的生活,富含感情,却又不温不火、清新自然,能够于不经意间触动读者的心灵。《冬天》,就是这样一篇散文。  相似文献   

6.
郁七,巨蟹座女生;90后代表作家,执着于心灵成长的青春写作者;在多家杂志开设专栏,作品见于《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散文选刊》等刊物,曾出版个人作品集;喜欢学习与写字,一个现实一个理想。而文字梦作为一个人的小小坚持,是内心最坚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冰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其散文语言的艺术成就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誉,在读者中间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冰心散文语言率真质朴,柔婉典雅,极富图画美及音乐美,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拟对这些审美因素进行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8.
徐成淼散文是他散文创作理念的实践,在中国散文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他的散文注重追求文本的艺术性,由于其对散文艺术的追求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他的很多散文形成一个突出的特色,即“超越时空”。这种“超越时空”的特色,大多不是通过专门的议论或抒情来完成,而是渗透在文本的叙述中,甚至于无法将其从叙述中剥离开来,因此,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整体感,是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9.
散文是美文。“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那些妙品佳作,总是以清新的格调和风味给读者以美感,使人感到一些不可言状的爽处:或神余言外,余韵悠悠;或情韵独特,感人肺腑;或巧喻明理,警策惊心;或妙语解颐,令人捧腹,这便是散文的“趣”。  相似文献   

10.
季羡林先生是学者散文家中对散文用情最深、用力最多的一位,其散文创作历经六十年而不辍。质朴单纯的个性造就其素朴的散文风格;其作品借助朴实而生动的语言和独特传奇的内容吸引读者,以真挚的情感表达感染读者;其文中丰厚的学养显示其学者散文特色。  相似文献   

11.
散文欣赏属于文学欣赏的一种,既具有文学欣赏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其特殊技巧和要领,是散文特征和读者欣赏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朱玛 《教育教学论坛》2012,(11):155-156
"深乎其中",指的是能深入阅读文本,领悟作品的内涵,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探索作品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往"作者独特的经验里"走,往"散文里"走。"出乎于外",指读者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基本能够形成自己的审美情操和价值取向。散文是美文,形神兼备,而且字字珠玑,意蕴深厚。许久以来,散文就像一座干净的村庄吸引着许多寻幽探秘的读者,陶冶着一个又一个读者心灵的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对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进行整理分析,以便于更好地组织引导学生阅读赏析。本文将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中的粗鄙做法,初步探究散文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散文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数量较多的一种文体。它一般篇幅短小,行文飘逸,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拘一格。它往往以其生命激情和优美的语言魅力深深打动读者,陶冶着读者的心灵。散文教学应抓住散文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散文中感受散文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怀美。  相似文献   

14.
胡媛媛 《文教资料》2009,(17):16-17
朱自清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在他一篇篇朴实无华的美文中,亲情、友情、爱情娓娓道来.伴着作者人性的光辉带给读者最深沉的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不同时代和语境下的散文概念,反映不同的散文观念。宋元时期古文运动与文章评点之兴等外部因素,加上文体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促使宋元散文最接近古典散文概念,即古代散体文,后世散文大抵沿袭宋元,故宋元散文最有资格代表散文的文体概念。直至近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思想引入我国,散文文体与文法才发生变化。现代散文纯粹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与宋元散文有着实质性的差别,除了语体之异,二者最突出的差异乃文体观念之异,具体表现为现代散文文体等级的倒退、文体层级的倒错。  相似文献   

16.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给人以超越苦难,抵触内心的震撼。它能唤醒我们内心最柔软的所在,照亮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为我们提供到达彼岸的信念。澜涛的散文就具有这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散文是美文。“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那些妙品佳作,总是以清新的格调和风味给读者以美感,使人感到一些不可言状的爽处:或神余言外,余韵悠悠;  相似文献   

18.
散文是高中语文的一种常见的作文形式,许多学生通常都对散文有一种误解,认为散文的作文形式非常自然简单,感觉阅读起来也不难,并且能够轻易掌握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含义。其实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散文是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蕴含着深层思想的文章形式,不是轻易就能理解与掌握的。在散文的阅读中,读者必须要有正确的审美观并用心去感受散文的灵魂,才能够从中很好地体会到散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本文将针对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做简要分析,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突破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创作主要的是叙事抒情的散文,这些散文或叙述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或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无论是叙事散文还是写景散文,篇章布局都是十分精当的,显示出他早期散文漂亮、缜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感悟类散文,以其优美的画面,独特的文风,隽永深长的哲理吸引着读者。读者在欣赏这类散文时,既学习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因此它拥有广大读者,但是由于这类散文的独特特点,把握这类散文时读者尤其是学生难免有若即若离的感觉。写景抒情,托物言志,这是作者借对象(以景物为主)的叙写,来表明作者的心情或对某方面的认识的手法。如《绿》、《荷塘月色》、《灯》、《雄关赋》等。感悟类散文,也有这样的特点,不过它不像上面那类散文那样,强调主体驾驭客体,因主体心有所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