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编小学教材第七册P109有这样一个例题: [例题]向阳生产队在一块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地里种棉花。平均行距0.6米,株距0.2米。问这块地种棉花多少株? 对于这个例题。教材在一个示意图下给出了这样的解法: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比较重视课本上的复习参考题和一些外来资料,而对于课本上例题的教学往往停留在就题论题,照本宣科的水平上,没有把例题应有的功能挖掘出来。总想靠题海战术来提高数学质量,但往往事倍功半。实际上,教材中例题的编选都是经过多次筛选精心编制的,它是教材编写的匠心所在。教好例题,充分发挥例题的教学功能是教好数学的重要环节。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例题的教学功能呢?下面就一道例题谈谈我的粗浅体会。 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几何第二册P_179页上有一道例题: 例: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我是这样来处理这道例题的:  相似文献   

3.
在不少数学参考资料中,有这样一道平几例题: 例题 如图(1)已知:在ABCD中,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结AE、CF,交对角线BD于点G、H,求证:点G、H是BD  相似文献   

4.
解答应用题,由分步列式到列综合算式是一个飞跃,六年制数学第六册教学这部分内容是从一个例题开始的。例题:“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0千克,用卡车运的千克数是大车运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学习应用题,大家看例题(出示例题)。  相似文献   

5.
一、例题的变化:喜新寅恋旧例题2的第一次教学设计:学习例题2:出示用长为1厘米的小棒搭的一个三角形,问: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依次添加三角形表格出示: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个数与周长之间的关系。表格变成:提问:如果是由若干个三角形像这样拼成的图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呢?可以怎样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讲了,而且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许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只是讲解例题,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层,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8.
最近上了一节思维训练公开课,内容为"盈亏问题"。例题是这样的:"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梨。每只小猴子分6个梨,就多出12个梨;每只小猴子分7个梨,就少11个梨。有几只小猴子和多少个梨?"例题中的角色是"猴子",学生一定很感兴趣,而且是"分梨",多么有意思的活动啊!我心想":这样的例题只要一出示,学生们肯定会跃跃欲试。"为增强效果,我在教学设计时,  相似文献   

9.
高中数学新教材《数学》第一册(下)(人教版)P107上有这样一道例题:  相似文献   

10.
金钥匙丛书《走向高考解题训练》高一物理(周济源编著,1998年版)中有这样一个例题:  相似文献   

11.
<正>例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学会知识、形成技能的有效载体.课本例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示范性、启发性,我们要发挥例题的价值,总结例题"模型",这将会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对知识更深层次的认识,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效果.苏科版初三数学课本上有这样的一个题目:为了测量停留在空气中的气球的高度,小明先站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求更适宜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本文提供这样一道例题,题目如下: 例已知:如图,CD⊥AB,BE⊥AC,D、E为垂足,BE、CD交于点O。(1)当∠1=∠2时,求证OB=OC. 例题是通过证明△ADO≌△AEO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的合格教师不光在课堂教学上是个好手,课后更应该善于总结和归纳,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例题. 例题1:相同质量的下列金属Mg、Fe、Al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H2最多的是( ) A.一样多 B.Mg C.Fe D.Al 学生会这样来解.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40-41页例题3、例题4.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例3的三幅插图.) 像这样的角在数学中,我们叫做"直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直角. 板书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平面向量应用的课,听后很有感触,并对一道例题留下了深刻印象.该例题来自上海高二第一学期数学教材(第8章8.4节向量的应用)第68页上,具体如下:例题如图1,在△ABC中,已知AH⊥BC,BH⊥AC,求证:CH上AB.对该例题Y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讲解:这道题中有6条线段,6个向量,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一组向量表示另一组.请问如何选?提出问题后,学生没有什么反应,于是该教师自己开始讲解:  相似文献   

16.
福建莆田四中张明昭同志来信指出:本刊1981·1《要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一文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相似文献   

17.
五年制小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繁分数”一节,安排了这样一道例题: 例3 化简(40.2×8.1×4/5)/)0.8×81)。这道例题究竟是怎样化简的,课本没有详细写出。教学这道例题时,可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一)让学生用几种方法化简①按运算顺序计算  相似文献   

18.
“旧教材”中的部分例题,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形式单一,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材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为此,我们从开发教学资源的效益考虑,开放教材例题,使例题更富于课改气息,更富于挑战性,以此来用活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开放例题形式例题形式单一、陈旧,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参与。开放例题的形式,特别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呈现,学生就会感到兴趣盎然而踊跃参与。如教学“解比例”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①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你是怎样判断的?6∶3和8∶5生:……师:说得非常好,那么你能从6∶3和8∶5这两个比中换…  相似文献   

19.
作者就试题改革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多样化的例题举证呈现了这样一个理念 :让检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案例1]笔者在教授人教版高中物理<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基本内容之后的习题课上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