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来培养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呢?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几点:一、师资问题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心中崇拜的偶像。因此,在科技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科技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名师出高徒,一支素质较高的辅导队伍,是不断提高科技活动质量的关键。一个好的辅导老师能以他渊博的科学知识、坚强的科学意志和热爱科学的伟大精神感染和带动学生,使学生的科学素质迅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科技素质教育是技术创新的基础。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经济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科技素质教育十分薄弱,具体表现在科技师资水平偏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重科学知识传授轻科学能力培养、教育经费短缺等,惟有提高教师的科技素质,改革旧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改善办学条件,才能提高中小学校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科技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正确的劳动观点,并从中获得生产劳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 一、中小学校亟待更新观念,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我们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智力资源主要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开发青少年创新…  相似文献   

4.
作为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服务,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打下深厚的基础,开展创新教育的质量,效果如何,教师是关键,教师是一定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者,最终培养对未来社会有较大适应能力的合格公民,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加强创新教育,必须先审视教师自身素质,必须先从教师的创新做起。  相似文献   

5.
汪倩 《贵州教育》2013,(7):20-22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公民科学素质的普遍建蔷,是创新型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加强中小学的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科技素质已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亲历亲知,培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大力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指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就是这样一项集物理、电子、信息技术和创新设计于一体的科技实践活动。它以普及机器人技术、凸显科学创新、强化团队贡献、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在中小学开展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科学素质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现代科技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新时期培养广大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其创新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提高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保障我国“科教兴国”战略顺利进行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基于上述认识,我校自1996年开始,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创设科技育人环境,搭建科技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科技兴趣,构建科技教育模式,全面提…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应当对学生进行哪些教育上直是人们关注与研究的问题.进人对世纪,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全能推动力量,科技意识已是现代人高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中小学生的科技意识,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重要基础。教育应紧随时代跳动的脉搏,因此,从现在起就应在教育中增加新的内容——科技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从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为了尽快的提高公民科技意识,贯彻“科教兴国”的指导思想,我lug当对中学教育如何实施科技素质教育进行认…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课外科技教育。通过各种科技教育活动,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利于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利于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和形成不同的个性,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1.
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造教师,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教师的素质呢?我认为强化六种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对园丁科技素质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对策,要提高园丁的科技素质,转变教育观念、重新思考科学教育目标是首要任务;优化科学课程设置是关键;改变教学方法是必由之路;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园丁科技素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是落实邓小平教育理论,贯彻“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科技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因为课程集中、具体地体现了科学教育目标,是培养科学人才,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载体。由于现代科技教育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现代科技与人类社会相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相结合、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特点,使得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读科学为主的课程难以完成现代科技教育的任务。因此,研究和探讨中小学科技教育的课程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几年来的实践,我…  相似文献   

14.
李君 《河北教育》2000,(4):14-15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今天 ,开发人的创造力 ,培养人的创新素质 ,已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校把科技教育做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一、创设科技教育环境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营造科技教育环境氛围是现代教育向学校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是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科技氛围的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对周围环境的正确的、科学的认识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追求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有利于激发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创造 ,从而投身科学的热…  相似文献   

15.
我们正面临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呈现出综合化、一体化趋势,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在这种形势之下,我国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大力加强科技教育,促进受教育者科技素质的提高,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学校科技教育的开展状况,受制约于许多因素,其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者的科技教育意识和科技素质水平。近年来,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中等教育战线的教师在坚持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  相似文献   

16.
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在科技意识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理论素质普遍下降,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急需加强,强化科技意识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动手、敢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为此,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教材,进行科技意识教育;结合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实验教科研意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  相似文献   

17.
科学素质的培养和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尝试,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的“金钥匙”科技系列活动,正是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它为科学素质教育提供了理想的载体,是一条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成功之路。“金钥匙”科技系列活动于1990年由《上海青少年  相似文献   

18.
一、中小学活动课程的重点是加强科技教育课.1993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正式将活动纳入课程,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学科课程.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按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分工,活动课的重点是开设和加强科技类活动课.如果教育部门的科技“意识”是“空白”的,将影响一代人的科技素质.二、开展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抓普及.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开展科技教育和活动,既要早期发现科技幼苗,更应当面向全体,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科技素质,中小学科技教育要分层次、分城乡开展,实施分类指导,但重点要放在抓普及上,则是共同的,特别要抓好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普及,这是科技教育的“重中之重”.三、科技教育内容的重点是培养科技意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科技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从小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培养规律意识和理性精神,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这些素质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据一项权威调查,我国公众科学素养与外国的差距之一在于对科学研究的过程的了解方面,即缺乏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技素质,要把培养科技意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作为重点,这才算抓住了科技素质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敢立潮头唱大风。”成都市张家巷小学遵循“科研强师。特色立校”的指导思想,依托自身实际和优势,以科技教育为突破日,努力创新,争创一流,办出了特色,提升了学生素质和学校档次,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他们的做法,给了我们诸多启迪。 作为成都市“科技教育基点示范校”,张家巷小学有着开展科技教育的优良传统。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强化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并以此为突破日,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张家巷小学一班人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要强化科技教育,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首先必须提高全体教师的科技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20.
韩冰清 《继续教育》2002,16(3):51-52
在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中小学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重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teacherasresearcher)转变的客观要求。教育科研素质是一个人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经验以及教育科研素养的综合体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主要包括: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起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