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需求进行了探讨,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真实项目拉动,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深化教育技术学本科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是教育技术学本科实践类课程培养的重心。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尝试性提出教育技术学本科实践类课程"三结合"教学模式,并且对该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实证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教育技术学在教育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各个分支学科都有分工,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教育技术学以某种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运用技术学的方法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它定位于技术,属方法论范畴,是一门应用性学科,重点在教育的实践。对教育技术学的作用要作实事求是的估价,不能认为单靠教育技术学这一个分支学科就能改变整个教育现状。新教育理念的产生需要教育的各个领域乃至教育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共同努力,特别要以属认识论的分支学科作研究的课题。教育技术学目前尚不成熟,研究不够深入,不少问题还是空白点,需要充实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教育技术学专业品牌建设的战略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实践出发,探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品牌建设的意义,品牌建设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关系,提出了以"名"、"高"、"特"为主线打造教育技术学专业品牌的战略思路,概述了本专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情况及成效,以期为国内同行开展专业与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教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特点,从实验教学、教育实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指出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将指出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在专业设置、实践领域的界定、研究队伍的构成、教育技术学自身知识生产的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其中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队伍的学科背景与素质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困惑出发,媒介素养教育不是把媒介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而是将其视为教育的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其本质特征不是使用了媒介传播技术,而是在应用了这种技术之后所带来教育的一系列转变.本文根据"教育技术问题说"研究时象划分,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归为与技术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最后勾勒出教育技术学视野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教育技术知识为桥梁沟通媒介与教育并且推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与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信息处理"为线索分析媒介素养结构和"视觉文化"为导向探索教育实践两个方面,彰显教育技术学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8.
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衷克定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1):131-135
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体系建设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提出了"一体化、三层次、共享式"的实践能力培养新体系,对学生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9.
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研究,深入到范畴、理论体系的构建、建模研究,并开展与国际同行的对话,这显然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深化发展、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本文深入剖析了美国"94定义"范畴模型的贡献和局限,提出用"学习"范畴取代"理论与实践"这一非专业范畴的核心与桥梁地位,并以中国文化和当代非线性科学为方法论指导,开发出包括两级范畴的教育技术学范畴复杂网络动态结构模型。这是本专业范畴体系建模研究的重要尝试,希望引起专业人士的重视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研究,深入到范畴、理论体系的构建、建模研究,并开展与国际同行的对话,这显然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深化发展、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本文深入剖析了美国"94定义"范畴模型的贡献和局限,提出用"学习"范畴取代"理论与实践"这一非专业范畴的核心与桥梁地位,并以中国文化和当代非线性科学为方法论指导,开发出包括两级范畴的教育技术学范畴复杂网络动态结构模型。这是本专业范畴体系建模研究的重要尝试,希望引起专业人士的重视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分离,文章分别从分析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现状、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主体和教学实践主体的"实践"隔阂、教育技术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哲学文化背景障碍入手,对这一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证。并分别从教育技术实践场中研究主体、实践主体、行政主体、学生主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改善的建议,最后提出培养学科教育技术人才是解决现有问题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2.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实践导向,有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政育人功能,深入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以实践为导向,主要是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前沿,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现实需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实践导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将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重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交叉学科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将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3.
从研究范式的发展历史来看,自哲学思辨的研究范式到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再到人文主义研究范式这一过程,都受到了简单思维范式的影响。教育技术学作为众多学科中的一门边缘学科,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也不同程度地受限于简单思维。作者认为简单思维导致教育技术研究范式形成了对立,难以解决现已存在的和日益涌现出来的复杂性问题。而20世纪末兴起的复杂性科学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和过程的复杂性,并回顾了以往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三条线索;提出了要用复杂性方法论解决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复杂性问题;对比分析了简单性范式与莫兰所提出的复杂性范式;最后,文章探究了教育技术学复杂性研究方法论,以期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4.
教育技术学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新兴交叉学科,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对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能力要求出发,分析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论述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型以美国学者蔡奇纳的探究导向教师教育范式和舍恩的反思性实践思想为理论基础,结合H大学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探索,以探究式学习为导向,是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授课实践(teaching)—探究实践(inquiring)—反思实践(reflecting)"相结合的、螺旋式循环发展的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型。  相似文献   

16.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通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学习与研究方法和方法论,本身也存在一个如何正确选择方法的问题。为了帮助研究者在复杂多变的方法论王国中辨明方向,本文提出了方法论分类体系中的三维坐标系,并以此为指导,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之演进发展进行了反思和透析,提出了正确使用研究方法的四大要旨。文章最后还将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别概括为三师一者,认为当前兴起的设计研究法必将成为新一代教学设计师所必须掌握和精通的专业技能,并由此对教育技术学乃至整个教育学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后信息化时期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必须解决的大课题。实践表明,通过创新目标为培养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者、研究者、创新者和教育改革的设计者,创设新的课程体系,采用跨国远程教育、跨校委托培养、能力目标导向培养、研创式教学、助奖激励、项目培养等措施推动培养模式改革,以"三师"、"优博"、"借师"为抓手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可使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培养适应新形势,引领新发展。文章概括分析了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有关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或称复杂性科学相关文献为基础,通过对教育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的简要分析,结合学科各个实践领域系统剖析了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复杂性,最后分析了复杂性科学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技术是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目的,农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如果不具备农业学科的特色,为农业信息化服务就不能体现其专业的不可替代性,为加强农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整合,本文提出从建立有农业特色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农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双导师"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以项目为依托,导师为指导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三个方面来加强农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日本教育工学会划分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十大领域为研究领域分类参照,以质化、量化以及是否实证为研究方法分类依据,以是否关注学习系统中的"人"为研究对象划分依据,对比分析了近年日本教育工学和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提出了三点思考,即要突出教育技术学的方法属性,淡化领域属性;教育技术学研究要进入课堂教学,关注学科差异;教育技术研究要以"人"为中心,以解决实际教育问题为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