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整合是落实深化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路径。《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劳动教育》因其固有的课程地位和课程属性,使得这三类课程整合实施更具合理性、更有操作性,是当前推进深化课程改革的一条务实可行路径。保持三类课程各自的鲜明个性是"三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前延后拓"是"保留个性"的技术路径。"整合中保留个性"让三课程实施主题更丰满、路径更宽、体验更完整。  相似文献   

2.
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怎样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有机整合?怎样开设学校课程?怎样实施学校课程?笔者认为,将国家课程实施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课程文化,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必由之路。一、开放与包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性思考其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体现为尊重学校差异和学生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职教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职教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归纳为:课程的微观结构从注重教师的教和单纯的知识摄取向注重学生的学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的方向发展,课程结构趋向合理,完整;课程模式由满足岗位需要注重就业需要和多元整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8,(14):1-2
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而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几种课程理论的分析提炼出了三种主流的课程观,即"学科中心课程观""学生中心课程观""社会中心课程观"。这三种课程观一直左右着课程的发展,如何以整合的观点看待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目前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发展,探讨了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必然性。整合化是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完整和谐儿童的需要。同时提出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策略: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整合观念,实现教育目标的整合,利用生活实现课程的整合,通过游戏活动整合课程。  相似文献   

6.
宋建祥 《考试周刊》2014,(68):169-170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方向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应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地面沉降监测"校本课程,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重塑学生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探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课程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课程整合是走出当前课程改革困境的有效途径。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基于生活、生命和生长的大课程观;课程整合要体现综合性、多样化;课程要体现教师的自主性和学生的自主性的有机统一;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互相补充等原则。在中小学课程整合中,有如下四种途径:一是学科内的课程整合;二是学科间的课程整合;三是跨学科的整合;四是加大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正课程整合是当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课程整合"的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从实际操作来看,教师对课程整合的实践依然鲜见。究  相似文献   

9.
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课程开发范式"探究的是普适性的教育规律.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范式发生了重大转换,开始走向课程理解.以科学化的目标模式选择和组织课程的"课程开发范式"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对课程多元化理解的冲击,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课程研究范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树立多元的、动态的课程观;必须建立崭新的整合课程范式;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的关键是教学改革,路径是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开发符合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统筹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的关键是强化三个综合课程:一是文史哲与国际理解整合的PHIL课程;二是数学与科技整合的STEM课程;三是游戏与体美劳整合的GLAS课程。  相似文献   

11.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合·成"课程旨在整合资源、融合要素、适合师生,构建让每个人都能成长、成才、成功的学校课程体系。实践中,学校建立并完善指向育人目标、核心素养的多维课程结构,通过课题研究、课堂改革、课程开发、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等多种课程实施途径,通过综合化、差异化、多元化、信息化、可持续化的课程评价方法,精准高效地实施国家课程,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徐洁 《山东教育科研》2014,(4):29-30,50
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强调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这种刚性而划一的、只是在课程改革上做“加法”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促进学生身心科学发展的角度看,需要落实学校的课程权力,让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课程,调整课程开设的顺序,优化课时等。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顺应基础课程改革发展的潮流,推动小学阶段综合课程发展,以学科课程整合为手段、以培养核心素养作目标,探索核心素养下"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教师队伍及其评价方式三个维度下的学科间课程整合,学科内部教学内容的整合"。以此确定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策略,更好地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贯彻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关于"信息技术与谍程整合"在教育部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如何理解要求中所提到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等概念,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生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相似文献   

15.
林文树 《考试周刊》2008,(11):147-148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当务之急,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整合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各多样化发展服务.鉴于此,本文试图在界定整合、课程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梳理课程资源整合的原则,构建课程资源整合的策略框架,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整合课程资源提供有效的检视工具.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A5):101-102
新课程试行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模式,开发和利用了校本课程及课程资源,对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方案,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校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少儿足球校本课程进行了开发。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长期的足球教学实践和丰富的足球活动,对少儿足球校本课程的哲学思考、本真意义有了相对完整的认识。实践证明我校开发的足球校本课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是培养"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健康向上"全体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前提,学习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极为优质的、甚至是应有尽有的语文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地与语文教学结合,对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力求从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从"学科资源的整合"、"师生资源的整合"、"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现今时代,信息技术迅速普及和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3种整合模式的构建,体现整合的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以自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为目的,为教育改革实际提供可操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淀区作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对于校本课程的研发,从一开始就坚持“学生为本、学校自主和项目导向”的研发思路,一是通过延伸、拓展、整合、补充国家课程等方式建设校本课程;二是通过学校自主设计来开发新的课程,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过去几年中,很多学校投入大量的经费与人力,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北京四中初中的课程改革进入到了第四阶段——改革优化阶段。同年,北京市开启了遨游计划实验项目,学校作为项目校,开始了"以多元的课程促学生多元的发展——北京四中初中三级课程整体优化和实验研究"。在本轮试验中,学校将着力点放在对国家课程的创造性、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高质量、精致化实施上。整合课程内容,开放课程空间,让课程从课堂走向校园,走向校外。引入社会资源,创新综合实践,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