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代小说理论盛极,管达如的《说小说》堪称为近代小说理论的总结。他对于小说的性质、特点、分类、艺术魅力及其成因的探究,以及对中外小说的重新审视和优劣的比较、小说作家就具备的创作态度、道德修养、广博的阅历、文学素质等基本理论问题,都作了系统的论述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可视为近代的一部“小说学”,对其价值应予积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小说理论是不成系统的,它散见于古代的诗文和小说等作品中。笔者摘取了曹雪芹的部分小说观点,并加以分析,这种对古代小说理论的挖掘、整理对当今的小说创作及理论研究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清世情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类型中,以其特有的视角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市民的家庭日常生活、世态人情、社会人生,艺术地展现了人间万象。世情小说产生后,传统的伦理观念被打破,对人们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都带来极大的影响;明清世情小说对人性的张扬,较之其它类型的小说更有其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佳 《职大学报》2008,(4):7-10
萧红小说中处处渗透着她独特的生命体悟和女性情感体验,却又不乏对国民性弱点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她的小说以鲜明的散文化特征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述模式,并与自传式的叙事方法、诗意的语言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这既是对小说传统的背离,同时也是对小说文体的一种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伊恩·麦克尤恩在其著名小说《赎罪》中使用了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写作技巧,展现了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作家通过对文学经典的指涉,凸显小说的自我意识;通过对小说创作过程的自我揭露,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元小说技巧的应用赋予了小说更丰富的内涵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来说,世情小说都迥异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类小说。社会的发展赋予世情小说不少新的内涵,甚至出现一些雅俗共赏的完美之作,完成了中国古典小说雅俗整合的现代转型。世情小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本文将通过对世情小说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类小说的比较,进一步探讨它们各自在艺术上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7.
自小说产生后,诸家多有论述,子夏、庄子、荀子及桓谭均对其有所评价.历代正史对小说的评价等不同程度继承了诸子特别是儒家的观点。正史对小说的地位和评价以及小说在正史中的分布情况、散佚情况等,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四库全书总目》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说是正史《艺文志》、《经籍志》的集大成之作,对小说的收录、分类、评价等均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自小说产生后,诸家多有论述,子夏、庄子、荀子及桓谭均对其有所评价,历代正史对小说的评价等不同程度继承了诸子特别是儒家的观点。正史对小说的地位和评价以及小说在正史中的分布情况、散佚情况等,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四库全书总目》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说是正史《艺文志》、《经籍志》的集大成之作,对小说的收录、分类、评价等均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其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他的恐怖小说.他的恐怖小说既继承了传统的哥特式风格又对其进行了扩展.<厄舍屋的倒塌>是一篇优秀的哥特式短篇小说,小说从人物塑造、场景描写、心理刻画和语言艺术等方面对哥特式小说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小说极为鲜明的艺术独创性,主要表现为"旧小说情调与现代趣味的统一"。张爱玲小说中的许多主题、意象和象征都是古典小说和通俗小说所无法"拘限"的,因为她的创作中增加了外来的小说技巧或现代派的手法,在中国现代小说和西方现代小说这对似乎"相克"的艺术形式中找到了最适合于自己的调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