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故事在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幼儿在不同的故事呈现方式中表现出不同的复述特点。本文采用多彩光谱语言评估标准,对从西安市市区4所不同类型幼儿园中获得的126份语言样本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图书组和录音组幼儿的故事复述能力差异不显著,视频组幼儿在故事复述能力测试中总体得分较低。尽管从总体上看,许多幼儿的复述能力处于同一水平,但构成复述能力的要素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不同幼儿在同一语言活动中复述故事的字数和语言特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大班,复述故事的教学是幼儿语言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采取先看图后讲述,再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将故事内容连贯起来讲述或采取逐句教背的办法。其结果,复述故事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特别是我班幼儿人数多,这样教学仅是教师和少数幼儿之间双向交流,多数幼儿处于陪衬地位。时间一长,他们的注意力就分散,课堂上乱哄哄的。为把复述故事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我改进了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幼儿最喜欢听故事,爱听故事也是幼儿求知的表现。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故事教学正发挥着越来越独特的魅力。随着语言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发展,故事教学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讲述故事和幼儿复述故事两种形式,它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全方位启迪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在增长知识、受到教育的同时,培养孩子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锻炼幼儿思考能力,并感知动物和植物的依存关系。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  相似文献   

4.
正3~6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故事教学是幼儿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幼儿阅读能力有限,幼儿园的故事教学实质还是以教师讲述和幼儿复述的模式为主。但是在幼儿园其于小班幼儿的特点故事教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而又如何将故事教学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呢?一、小班故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故事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不同年龄的幼儿理解水平和所接受的事物是处于不一样的层面,在选择用于小班教学的故事时,教师要考虑到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的故事教学是幼儿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把复述故事内容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教学处于教师讲,幼儿听和记的状态。有的教师甚至采取逐段逐句教的方法,让幼儿把故事逐段逐句的记住,然后一字不漏的背出来。其结果,不仅使幼儿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且把生动、形象的故事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故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幼儿能复述几个故事,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故事教学尤其是故事复述教学往往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优化故事复述教学,我们研制出了“故事复述操作材料”,试用后效果很好。这一材料包括故事背景图和角色纸偶。其中背景图不同于一般的故事插图,它是连续相接的背景画面,不出现主要角色,只有非主要角色,它表现的是故事发生、发展的主要场景。角色  相似文献   

7.
复述故事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指导幼儿复述故事,能帮助幼儿丰富词语,锻炼说话能力,同时受到感情的陶冶。儿童要复述好故事,必须首先听好故事。为了一开始就吸引儿童听故事的兴趣,作业开始时,可以利用形象的教具。如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一节作业,我用瓶子装了几条小蝌蝌问小朋友:“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的妈妈不见了,你们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呀?你们听老师讲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听和复述故事,他们接受过一年的音乐特色教育,所以大部分幼儿具有良好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故事《小老鼠和大狮子》篇幅不长,幼儿都较熟悉。根据这些特点,我设计了“小老鼠与大狮子”打节奏复述故事综合活动,试图打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角色特点选择乐器演奏,使复述故事更加形象、生动,为发展幼儿创造与表现能力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9.
赵菁 《早期教育》2000,(11):38-39
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听和复述故事,他们接受过一年的音乐特色教育,所以大部分幼儿具有良好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故事<小老鼠和大狮子>篇幅不长,幼儿都较熟悉.根据这些特点,我设计了"小老鼠与大狮子"打节奏复述故事综合活动,试图打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角色特点选择乐器演奏,使复述故事更加形象、生动,为发展幼儿创造与表现能力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10.
复述法教师直接讲出故事的名字 ,然后让幼儿或集体或个别地复述一次或数次。该方法常在低年龄段幼儿中运用。例如 :给小小班幼儿上故事课 ,老师说 :“今天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迷路的小鸭子’”。幼儿跟念、复述“迷路的小鸭子”。回忆法教师先讲出故事的名字和整个故事 ,然后进行理解、表演、巩固环节 ,最后提问幼儿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让幼儿在基本掌握故事大意的基础上回忆出故事名字。选择法可分成两种 :一是幼儿分组讨论产生多个故事名字后 ,由幼儿商定或教师选定一个最好的 ;二是直接由教师提…  相似文献   

11.
故事,就是以前的事,这个事可能是真实的事;也可能是虚构的事。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欣赏故事内容促进幼儿人际关系和语言智能的发展;复述故事情节促进幼儿逻辑数学和空间智能的发展;表演故事情境促进幼儿肢体运动和音乐智能的发展。故事教学能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省编制的这套幼儿园视听教材,内容是从部编《语言》教材中精选出来的,篇目略多于《纲要》规定,按教学进度分班分学期分册编制。《幼儿语言画册》共六册,直接供幼儿使用。幼儿人手一册,作为幼儿学习诗歌、复述故事和看图讲述的基本教材。画册开本大,图幅大,画面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富有幼儿情趣。每册中插有活动教具制作卡纸,经制作后幼儿可在立体画页的"小舞台"上,手持小动物,边表演边复述故事;为便于老师教学,  相似文献   

13.
许嘉艳 《新教师》2020,(3):60-61
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依据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特点,从低年级借助插图、示意图讲故事,向中、高年级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逐渐过渡,循序渐进地安排复述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复述教学,缺乏设计和指导策略,甚至把复述当作是背诵课文的练习而敷衍了事,导致复述教学流于形式。如何让中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流畅自然、富有个性地复述故事呢?笔者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内容为例,进行了思考与实践。一、教材编排特点思考综观教材,四年级上册复述训练集中安排在第四、第八单元。  相似文献   

14.
教学要求: 一、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能初步复述故事。二、学习词语:黑洞洞、还;会用动词:抓、咬、踢、卷、扔。三、教育幼儿遇到困难要勇敢,同伴间要互相帮助,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教学准备: 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幼儿的无意注意,放故事录音数遍。  相似文献   

15.
幼儿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具体、形象、生动的故事更是百听不厌。但有些故事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单纯地听老师讲,或再让幼儿复述故事,就显得有些浅。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运用了故事新编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两只笨狗熊》这一故事,我是这样进行的: 1.先让幼儿一边看木偶表演,一边听我讲《两只笨狗熊》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两只胖狗熊大黑和小黑一起出去玩,在路边捡到一块干面包,他们在分食时互不相让,争吵起来,结果上了狐狸的当,面包全进了狐狸肚子。  相似文献   

16.
在所有的游戏活动中,最让孩子们感兴趣的.莫过于给孩子们讲故事,因为生动有趣、积极健康的故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心。但是我们也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故事讲完后,再让孩子们来复述,却出乎我们的意料,除了极个别的孩子能够复述一部分内容之外。多数幼儿不会复述.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抓住这个孩子特别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有效甚至高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其主要注重幼儿观察、思考和感悟能力的培养,帮助幼儿迅速积累词汇,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大部分幼儿故事充满着奇幻的色彩,能使幼儿自由翱翔于童话世界中,有效激发幼儿的思维灵感,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得到有效发展。本文着重分析故事教学如何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培养和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因为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交往,在这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语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幼儿学会看图说话,学会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复述故事,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力。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因为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交往,在这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语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幼儿学会看图说话,学会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复述故事,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故事教学中,除了注意培养幼儿欣赏、复述故事的能力,还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听故事想问题在给幼儿讲故事的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让他们积极思考。如讲故事《聪明的乌龟》,在讲到“狐狸马上就要抓到青蛙,乌龟看见了”时,要求幼儿想一想乌龟将要做什么。在讲到“狐狸转过来,发现是一只乌龟”时又问幼儿乌龟该怎样对付狐狸。变幼儿由过去单纯地“听”到“边听边想边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