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是狐狸妈妈。我儿子今年8岁。我希望来这里跟家长们交流一下陪儿子读书的心得体会,也希望大家拿出自己的亲子阅读体验,共同分享。儿童节前夕,《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的《视像化对儿童文学是祸是福?》引发热议,随着漫画、影视、电子游戏等视像文化来势汹汹,视像文化虽然给儿童文学带来新气象,扩大了儿童文学的传播环境,丰富儿童文学的当代形态,但它同时挤压儿童文学的阅读空间,窄化儿童文学的艺术生态,最终影响儿童阅读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实践路径有三条,一是充分挖掘《红楼梦》书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弃“应试教育价值说教”为“以书的言语生命激活阅读动力”的深度学习;二是突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深度学习序列性,引导学生勤读书,让学生被精湛的语言和多维度思想的海洋包围;三是强化、深化、细化《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变雾里看花为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3.
星星姐姐:同学们,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在学好功课的同时,从小就通过读名著养成终生阅读的好习惯,一本本读,积以时日,以不变应万变,厚积薄发,不谈别的重大作用,往具体上说———还怕考场上写不出好文章来吗?但是现在的读物太多太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更有意义的书呢?为此,《小星星·作文100分》中特意开辟了一块经典阅读的内容,由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的儿童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子涵主持。梅子涵在国内首次提出儿童文学“经典阅读”的概念,在《中国图书商报》、《儿童时代》刊物和“榕树下”网站主持专栏“梅子涵…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儿童文学?过去不少专家、学者曾给它下过各种定义,并对儿童文学的本质作过种种的阐述。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二十年代,以周作人、胡适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儿童文学就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这种提法在解放后被称为“儿童本位论”的儿童文学观而受到了批判。这是对旧儿童文学概念的否定。解放后三十多年来,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儿童文学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但这种说法也被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过于笼统和欠全面。这是对新儿童文学概念的否定。于是有的同志就认为:儿童文学是一种“教育工具”,它是“教育儿童的文学”。这种提法近年来又受到另一些同志的批评,认为太狭隘。这是对新儿童文学概念的又一次否定。蒋风同志说:“儿童文学是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见《儿童文学概论》,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版)这是对新儿童文学概念的否定之否定。 事物总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中不断发展的。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理论也不例外。但是上述这些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突出强调“专为”儿童而创作,似乎非如此就不是儿童文学。 其实,把“专为”儿童创作的特点过分强调,反而违反了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学存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阅读都提出了具体建议,学生的阅读文类被明确指定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散文、古诗等”。这意味着儿童文学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部分,也有多项涉及儿童文学作品。但是目前。儿童的阅读正受到影视、网络等多元传媒的冲击.所以儿童文学阅读的氛围还未浓厚。那么,我们要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儿童文学呢?  相似文献   

6.
“无意思之意思”的儿童文学价值观是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者首次将衡量儿童文学价值的标尺从先前的强国智民、救国图存以及教育儿童等功利价值转向了以儿童为本位、只要儿童快乐的非功利价值。周作人认为安徒生的作品《小伊达的花》比其经典作品《丑小鸭》更好,这并不是因为《小伊达的花》“讲花的跳舞会,灌输茫神的思想,实在只因他那非教训的无意思”。“无意思”并非无意义,儿童通过阅读大人看似“无意思”的作品,能够使儿童充满空灵的幻想与快活的嬉笑,让他们“愉快的活动,这便是最大的实益”。在周作人看来,“无意思之意思”的作品算是儿童文学的最上乘。  相似文献   

7.
儿童文学阅读,能够润泽儿童的绿色童年。然而,现实中儿童文学阅读却离小学生很远,儿童阅读还处在“非本位”、“非快乐”的状态。如何改变儿童阅读“非本位”、“非快乐”现状呢?本文以“儿童本位”为视角,从精选作品、巧激兴味、师生共读等三个方面做了一定的阐述,试图给当前的课外阅读指导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杨文华   《中学教育》2007,(1):13-15
“你最初读到什么东西,你最初看到的东西就会成为你未来生命的一部分。”——(美国)惠特曼梅子涵,中国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他是一位痴迷的儿童文学创作者,创作了《女儿的故事》《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儿子哥们》等许多优秀的作品,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也是一位执著的儿童文学阅读活动推  相似文献   

9.
焦卉 《人民教育》2021,(5):66-67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马顿和萨尔约在《论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表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概念。他们在研究中请学生阅读学术文章,提示读后会进行相应测验,最终发现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采用了两种策略。一种是试图理解文章思想和学术内涵,另一种则是侧重记忆文章细节和事实以应对测验。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文学与儿童成长有着密切关系。优秀的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有着积极作用,儿童的知识层面与接受能力都决定了其自主阅读书籍的最好选择是儿童文学作品,因此,成人与教育工作者当然地要肩负起为儿童提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和引导儿童进行儿童文学阅读的责任。儿童文学是引领儿童进入阅读佳境的最好门径,它可以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言、驰骋想象、领悟内涵、增强思辨,学会听话说话,学会爱憎分明。在儿童文学阅读上要争取做到:全社会关心支持儿童阅读,社会和出版社要向学校和家庭提供足够可供日常消费的儿童文学作品,学校要切实进行儿童文学阅读的指导,要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儿童文学阅读。  相似文献   

11.
1922年创刊的《儿童世界》杂志,是现代中国第一本以刊登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的白话文儿童期刊,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规模创作、出版、编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杂志的出版是“五四”以来儿童文学建设的重要成果,也宣告了以独立分支形态存在的儿童文学成为了现实.《儿童世界》杂志挖掘培养了第一批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群体,编创方针体现了“五四”以来进步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念.论文对《儿童世界》杂志产生的背景、编辑理念及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与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呈现 自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已持续近10年。期间,伴随着“语文素养”“语文训练”“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语文学习方式变革”“儿童文学阅读”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古诗文教学一直受到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读读儿童故事,种下愿望种子——二下“快乐读书吧”创意教学》《探寻英雄成长的密码——四下〈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创意教学》《从顽皮男孩到小英雄——六下〈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创意教学》三篇教学案例均以儿童文学的关键故事情节为阅读线索,引导学生举三反一,让学生掌握阅读儿童故事的基本方法与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学习中,以统编本教材中的童话为载体之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获得素养发展与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儿童的文学世界》一套书为例,通过对书中阅读引导活动的援引分析,确证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重要作用,并试图从年龄、环境纵横两方面将儿童文学导读模式进行了分类。指出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对早期儿童的心智发展意义重大,而正确的阅读指导则对儿童文学的阅读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不足,精品匮乏,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还不够活跃,不能够满足广大国内儿童的阅读和学习需要。本文通过对儿童文学读本《Little Lord Fauntleroy》的英译汉翻译实践,归纳总结目的论指导下儿童文学文本中,英译汉的翻译方法,促进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呐喊》整本书阅读专题研究为例,提出提炼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设计“基点”,根据学情及教学需要选择适宜书目;在推进和实施中,依托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合作共研,沉浸阅读,深度阅读;给予学生科学全面的评价,以促进他们在整本书阅读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实现精神成长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梅子涵     
《顽皮娃娃》2008,(17):F0004-F0004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现为上海师大中文系教授、儿童文学研究生导师、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生动讲述人、儿童文学阅读活动倾力推进者。经典作品:《阅读儿童文学》、《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系列、《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李拉尔故事》系列、《我的故事讲给你听》、《警察游戏》、《浪漫简历》、《双人茶座》……其中《女儿的故事》获全国儿童文学奖,《李拉尔故事》系列获北京优秀儿童读物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李猛 《江苏教育》2023,(20):31-33
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追求是创设真实情境,促进深度阅读,发展高阶思维。在《简·爱》整本书阅读中,融合戏剧阅读与表演,建构“青春版《简·爱》表演”任务群,搭建发展支架,创新评价方式,助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融合学习与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20.
电子媒介所传达的图像世界、流行文化、娱乐文化等给儿童文学阅读带来巨大冲击,使得儿童对深度的文字阅读与思考产生疏离。"成人本位"的传统文化、"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间的差异以及经验主义的儿童观都是造成儿童文学阅读之"失"的原因。应从儿童文学阅读生态场的创设、儿童文学阅读习惯的打造、儿童文学阅读兴趣的激发以及教师儿童文学阅读指导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破解当下儿童文学阅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