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珊  姜永兵 《班主任》2001,(7):40-40
一次大扫除,学生帮我收拾讲台,几位学生异口同声地问我:"老师,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捡到的吗?"听到这话,我猛然一愣,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平时,孩子们捡到什么东西喜滋滋地交给我,我总是毫不在意地随便问问:"这是哪位同学的?"没人领,我便顺手扔到讲台里,没有再去注意.孩子们这一问,给了我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2.
活动背景 在一次午间吃西瓜的时候,我无意中问了孩子们一句:"你们吃的西瓜皮像什么呀?"没想到我的提问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有的说像月亮,有的说像小船,有的说像镰刀……孩子的想象竟然如此丰富,这激发了我的灵感:西瓜皮可以变成一个极好的语言素材.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大班创造性讲述活动.  相似文献   

3.
周光 《教育导刊》2005,(12):12-14
每逢我准备为孩子们上课时,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片片的"娃娃声",仿佛那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就向我涌来,他们拥的拥、抱的抱,还焦急地问:"今天我们画什么?"这种情况我已习惯了.  相似文献   

4.
太阳雨     
一个春天的早晨,入园早的孩子们正在进行晨间锻炼,忽然,下起雨来,更有趣儿的是,天上还有太阳。孩子们纷纷躲进走廊避雨,陆陆续续送孩子来幼儿园的家长也被弄了个措手不及。"老师,天上有太阳,怎么还会下雨呢?"炎炎问。"你们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呢?"我反问孩子们。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想法:"会不会是太阳哭了?人会哭,太阳也会哭吧?"天天天真地说。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海洋馆参观,海洋馆里有许多种海洋生物,非常值得一看。我们走到一个养着鲨鱼的水族箱旁,有个游客问管理员:"这只鲨鱼会长多大?"管理员指着水族箱说:"要看这只水族箱有多大。"游客又问:"会长得跟水族箱一样大吗?"管理员认真地说:"如果在水族箱里,鲨鱼的体积只能局限在几公尺大小的范围内;而如果在海洋里生活,它就会长到能一口吞下一头狮子。"  相似文献   

6.
张平 《山东教育》2020,(5):87-87
冬天到了,院子里的柳树都落光了叶子,愈发显得树干的粗壮。树枝光秃秃的,一条一条地随风摇晃着。这学期我带中班,孩子们特别喜欢画画,每当喝水的环节,孩子会问我:"老师,喝完水可以画画吗?"假如我说"不可以",孩子们会露出失望的神色;假如我说"可以",孩子会一脸的高兴,并去和其他同伴炫耀:"老师说了,喝完水可以画画了"。今天,我满足孩子们的心愿,带大家去户外观察冬天的柳树,然后让孩子们画画。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兴奋得大叫起来。  相似文献   

7.
户外活动时,我们小班的小朋友正在玩各种各样的球,这时子恒骑着一个大羊角球跑过来,很神秘地对我说:“门老师,你知道大球为什么能跳起来吗?”“为什么呀?”我反问道。“因为球里面有弹簧呗!公园里的蹦蹦床也是用弹簧做的,要不它怎么能跳起来呢?”我们的谈话引起了旁边小朋友的注意,他们也纷纷谈论着,有的说家里的床也能跳起来,里面也有弹簧;有的说里面有气;有的说里面有一些小小球……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准。“羊角球里到底有什么呢?”这个问题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组织孩子做了个小实验,把羊角球里的气放了出来,让孩子们把小脸…  相似文献   

8.
等待花开     
紫燕衔泥筑窝的季节,暖暖的空气里弥散着新翻泥土的清香。我走进教室的时候,看见窗台上摆着几个装满泥土的花盆。潮湿的泥土细碎而松散,不用说,那是孩子们用手精心捏过后才放进去的。我问:"你们种的是什么花?"孩子们说:"这是一种很漂亮的小花,要等到秋天才会开放。"秋天,那么漫长,孩子们躁动不安的心,能够忍受得了那么久的等待吗?  相似文献   

9.
我和学生们上了一篇名为《走遍天下书为侣》的课文。结束讲课前,像平日那样,我微笑着问孩子们:"大家对这一课还有什么想问的吗?"彤彤这个平日里的机灵鬼站起来就问:"钟老师,假如你也像作者那样一个人独自去旅行,你会选择什么作为你的伴侣呢?"呵,真没想到第一个问题就直冲我来。思忖片刻,我对他们说:"我还没有达到作者那种对书情有独钟的痴迷程度。旅途中,书固然不可缺少,但我更需要一些我喜欢的音乐来陪伴,还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也许是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的心情特别好,孩子们问我为啥?我说:"因为今年是<黑龙江教育>创刊60周年."孩子们又问:"那与你有什么关系?"我说:"因为我是她的老通讯员呀!"孩子们似乎若有所思,忙又追问:"你与<黑龙江教育>咋那么有感情呢?"一句话问得我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思绪一下子将我拉回到上个世纪50年代,我与<黑龙江教育>的情缘又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1.
正1由蚂蚁产生的探究欲午饭后,我带着班里的孩子们在户外散步,突然,李响小朋友喊了起来:"快来看,这里有许多蚂蚁!"一句话把所有孩子都吸引了过去,于是我也走了过去,果然有一堆蚂蚁在墙角里。"它们在干什么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看来天要下雨了。"有的说:"可能蚂蚁要搬家了吧。"有的说:"像是在赶会,我姥姥家赶会就可挤了。"孩子们议论着、猜测着,我忽然有了这样一种想  相似文献   

12.
开心豆子     
阿姨怀孕了,西西问:"阿姨,你肚子里是什么?"阿姨说:"是我的小宝宝呀。"西西惊讶极了:"你什么时候把宝宝吃到肚子里去的?"  相似文献   

13.
天堂的位置     
<正>一个小学老师来邀请我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做一场演讲。我问她:"要谈些什么呢?"那老师说:"我希望培养孩子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不是你最主张的吗?"我看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首先在教室里的黑板中间画了一条线,把黑板分成两边,右边写着"天堂",左边写着"地狱"。然后我对孩子们说:"我要求你们每一个人在‘天堂’和‘地狱’里各写一些东西。"孩子心目中的天堂就这  相似文献   

14.
王小英 《班主任》2007,(8):27-28
【缘由聚焦】五月黄金周后的第一天,婷婷入园时带来了一盒桑葚,神气地告诉我这是从农庄里采摘来的。看着这盒红里透紫的桑葚,孩子们好奇极了:"王老师,这是什么?可以吃吗?"我边告诉孩子这是桑葚,边与大家共同品尝。在分享美味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停地问:"王老师,这是什么树长的果子,这种树是什么样子的?"我耐心地解答着孩子们的问题,并告诉他们桑树的叶子是给蚕宝宝吃的,我们夏天穿的真丝衣服就是用蚕宝宝吐的丝做的。  相似文献   

15.
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件物品,就是一次简单的探究活动。这不仅能帮孩子建立对事物更加丰富、立体的认识,也是培养孩子科学思维的好方法。挂在树上的石榴秋天到了,我带孩子们逛幼儿园的小花园,在很远的地方,他们就看到石榴树的果实又变大啦!孩子们纷纷拍手叫好,于是我们走近石榴树,仔细地观察起来。我指着石榴说:"石榴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纷纷喊道:"红色。""青色。""黄色。"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树上挂着很多石榴,有全红色的,但也有一些不太熟的,确实带着黄色和青色。我又指着石榴的头部问:"这个位置像什么?"孩子们一边睁大眼睛仔细看,一边大声说:"老师,像小花。"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儿童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问孩子们有什么愿望.一个小男孩说:"我要做一个飞行员,带领我的乘客遨游蓝天."主持人问这个男孩:"假如在飞行过程中,飞机突然没油了,你会怎么办?"小男孩想了想,说:"我会跳伞."大家一听全愣在那里,都在想,这个小孩怎么这么自私,扔下那么多的乘客独自逃生呢?一时间,演播厅里的气氛变得很尴尬.  相似文献   

17.
<正>开学第一天,我领着孩子们在室外卫生区进行大扫除。忽然,从旁边的篮球场飞过来一个球,不偏不倚打在小杰的腿上。一个九年级的男孩过来捡起球就要走,小杰说:"你没看砸到人了吗?"那个男孩只顾走,小杰就开始骂人了。我过来问小杰:"你怎么骂人?"他瞬间像被点燃了一样,挥拳冲我大吼:"你没看见砸到我了吗?"我说:"我看到了,不是没什么事吗?那你也不能骂人啊!"他愤怒地说:"你什么班主任啊?不会向着自己班的学生,还说我!难道非得把我砸伤吗?……"  相似文献   

18.
周晓慧 《家教世界》2014,(6X):51-51
<正>今天是新春开学第一天,孩子们个个穿着新衣服新鞋子,欢天喜地来到幼儿园。早晨一来就快乐地簇拥在我的身边。我说:"小朋友们新年好!你们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吗?"瑶瑶第一个抢着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是马年!"我向她伸出大拇指夸奖她:"对啦,今年是马年哦!你们喜欢马吗?"孩子们高兴地说:"喜欢!"我接着说:"老师祝你们今年个子高高像小马,身体壮壮像大马,开动脑筋像快马,运动锻炼像赛马!"孩子们听了都鼓起掌来。琪琪捂着嘴乐着说:"周老师说了好多‘马’字,真好玩儿!"我接着问:"那你们心里有没有甜甜话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有!"我说:"现在我们都来  相似文献   

19.
<正>记得那一年,我带一年级,并担任班主任。一次班会,我问班里的学生:"你们长大后想当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当警察!"有的学生说:"我想当宇航员,飞上太空!"还有的学生说:"我想像苏老师一样当老师!"更多的学生描绘着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美丽的笑脸,我也欣然笑了。"马老师,你猜一猜我长大以后想当什  相似文献   

20.
◆你问他:"一个三点水加一个来是什么?"他想了想说:"嗯……念涞(la)i?"你再问:"一个三点水加一个去呢?"他八成会说:"什么字?有这个字吗?念qu?"其实是"法"……◆伸出1个手指,问别人这是几。再伸出2个手指,问别人这是几。然后伸出3个手指,问别人1+1是几。答案是2,一般都回答是3。10人里最多1人答,屡试不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