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论出版物两个效益与文化品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文化品位?我们首先得清楚何谓文化?《周易》云: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论述文化的语句,在此时中国人的观念中所谓文化的含义实际上就是去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以教育感化为手段去治理天下。《现代汉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图书"走出去",很多人可能以为就是简单的销售,有何难?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走出去",是要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一并介绍到国外去,怎样使我们的图书在外国普通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然而将中国的特色产业,文化成果推出去,就如同让他认方块字一样,谈何容易。在"走出去"政策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3.
一提到图书"走出去",很多人可能以为就是简单的销售,有何难?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走出去",是要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一并介绍到国外去,怎样使我们的图书在外国普通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然而将中国的特色产业,文化成果推出去,就如同让他认方块字一样,谈何容易。在"走出去"政策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4.
赵宏 《大观周刊》2012,(50):8-10,16
陶瓷是一种以工艺形式展示的文化物证,它作为文化体现者而存在。陶瓷上的文化信息是通过各种特定的形式传达出来的。这些形式往往以隐喻和简单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因而其符号的特性就显现出来。陶瓷符号需要我们努力去挖掘.使之变得明了,也同时使之显现出复杂的本质。既要明了,又显复杂,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曾经说过,哲学就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反思。那么,文化哲学就应该是对于人类文化现象的逻辑思考,《文化·历史·人》一书在这方面,体现了独到的哲学运思。在作者看来,文化哲学不可能像文化人类学那样去详细考察人的文化发展历史,它应该发挥自己的反思功能去展示自己的独有魅力。作者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展开哲学考察的逻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问题太过复杂,复杂到令绝大多数身处问题之中的人,甚至都忘记了思考。也许,这正是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没能告诉答案,却促使我们去找寻。  相似文献   

7.
邓少云 《大观周刊》2011,(48):41-41
日本的企业文化很好的与本民族的传统理念、民族精神相融合和嫁接,这是导致了日本成为如今的经济大国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给了我们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及其理念上的参考。但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情,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特点,走的路都有所不同,我们不可能去仿效日本,那么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怎么走?本文力求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构建的分析,对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做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丰富正面报道的内涵中引领主旋律正面报道是以一种客观的、健康向上的舆论来引导社会,以建设性的思路去剖析发展中的问题。在走向多元的社会里,我们坦率地承认差异,但我们真诚地追求和谐。新闻宣传必须唱响主旋律,但复杂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正确的舆论导向,主流的舆论引领,不可能采取对其他声音“封杀”的方式来实现,而只能“多元中求主导,多样中成主体,多选择中争主流”。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也要兼顾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因此,和丰富复杂的社会现象相适应,正面报道的含义也是丰富的,它是…  相似文献   

9.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去做一轮灿烂的太阳,也不可能都去做一弯皎洁的月亮,但是,我们都可以做一颗闪光的星星。在茫茫环宇间,只要能忠诚地奉献着自己的生命之光,那么在浩瀚的银河系,也会有你一枚金灿灿的勋章”。这是南乐县人民广播电台女编辑孙桂芹日记扉页上的几句话。孙桂芹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最基层的新闻战线上的无名小卒。她平和,亲切。属于那种不是用笔写,而是让人透过各自的眼帘,用心去感受的人。20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正一个人在家里看光碟还是去院线看电影,有的人觉得在家里方便,有的人感觉去外面看电影浪漫。现在有人写微信,说不定过几年手写明信片变成时尚。——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王亚非认为纸媒更有文化气息。出版除了"以文化人"的作用外,还有娱乐功能。我们不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群体性”,有文化的人很容易想到勒庞的“乌合之众”,满脑子是失去理智的乱糟糟的人群。然而,当我们抛弃文化的刻板印象,仅从“群体”本意去理解和解读这个词,也许我们更能看清楚当前热议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2.
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我们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搜寻碎片化信息,失去了静心读书的乐趣。是不是电子书的普及,改变了公众的阅读习惯,将使纸质书走向灭亡?是不是传统书籍的优点已不复存在,当代人之后,可能再也见不到传统的图书馆以及承载着厚重历史、传播着信息与文化的纸质书?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需要去探寻书籍的前世今生,去体验书籍所传递的多元化信息,去感受书籍历久弥新的持续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玉坤 《大观周刊》2012,(28):222-222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语文与人文实在是难以割裂的整体关系。人们通过语文活动,吸收了前人创造的文明结晶,使自己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人文性的体现,要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特性,并从师生,文本等角度去把握人文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阿凡达》背后的文化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露 《新闻爱好者》2010,(11):162-163
《阿凡达》创造了票房新高,多数人追逐于它在3D技术下创造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很少有人去关注它背后的文化记忆。其实正是这些《圣经》与希腊神话传递的文化印记,引起了我们沉重的思索。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出版事业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用什么来服务? 离开了多出好书,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多出好书也是斗争的需要。通过平息动乱暴乱,通过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扫黄”,大家都反映,思想、文化领域“干净”多了。但是,这个领域不可能是真空的,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腐朽意识形态就会去占领。我们  相似文献   

16.
人生是什么?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人生之路应当怎样走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为什么不同的人会走出不同的人生轨迹?这些问题,像古老的斯芬克司之谜,千百年以来一直困惑着人们,它引起我们无边的遐思,促使我们去探索,去追求,由此形成了凝结着人类智慧和思考的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17.
书评空间     
对于文化,钱穆先生曾有这样的看法:“文化是一个生命,这生命是一大生命,不如我们每一人的小生命;同时是一长生命,不如我们每一人的短生命。因此在文化传统里面,必然包含着长时期和多方面的活动,因此文化定有个大体系。在此大体系中,自会不断发生冲突,也就得不断寻求调和。任何一个文化体系,不会没有冲突,其所绵历的时期太长,而中间内容又太复杂,总得要产生有冲突,而又不能老是冲突下去,又一定要得以调和。”  相似文献   

18.
小说可能确实没有办法改变社会,但是你可以去解释它,让人家看到,引起别人的关注,甚至有反抗。笔跟墨有时候比石头更有力量,我们要为那些不能够拥有自己声音的人写作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与政治     
新闻有三个最亲近的邻居,一个是文学,一个是文化,一个是政治。其中新闻与政治的关系更复杂、微妙一些。一部现代政治史几乎就是一部新闻史,而一部新闻史最离不开的话题就是政治。政治没有新闻的帮助几乎不可能运转,而新闻离开政治也不可能有大的成功。对一个新闻人  相似文献   

20.
小说可能确实没有办法改变社会,但是你可以去解释它,让人家看到,引起别人的关注,甚至有反抗。笔跟墨有时候比石头更有力量,我们要为那些不能够拥有自己声音的人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