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是清政府在1911年制定的。这首为清王朝歌功颂德的名为《巩金瓯》的歌词是:“巩金瓯,承无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一这首歌还来不及在全国传播,辛亥革命就爆发了。  相似文献   

2.
国歌既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又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当国歌庄严而优美的曲调响起时,人们心潮澎湃,顿生庄严肃穆之威。清代以前,我国是没有国歌的。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名为《巩金瓯》,歌词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  相似文献   

3.
短文四则     
李华 《语文天地》2008,(2):22-23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首国歌19世纪以前,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国歌。直至清朝末年,清政府才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取名为《巩金瓯》。歌词是:"巩金瓯,承元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相似文献   

4.
短文四则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首国歌19世纪以前,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国歌。直至清朝末年,清政府才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取名为《巩金瓯》。歌词是:"巩金瓯,承元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相似文献   

5.
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其内容及曲调依据国家性质、政治路线、历史地理及民族变化等发展状况而更新变换,因此国歌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中国历代王朝只有宫廷颂歌,但至辛亥革命前后,各政权先后颁行三首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国歌:《巩金瓯》、《五旗共和歌》、《中华雄踞天地间》,究其实质是一个国家社会状况、文化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新一轮更新。本文就三首国歌所反映出的有关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权建设作一浅显论述。  相似文献   

6.
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从「十八般武艺」演化而来。「十八般武艺」始见于南宋华岳编的兵书《翠微南征录》中:「臣闻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从「臣闻」可见,「十八般武艺」的说法实际上还要早。可惜兵书多毁,传者无几,它的原始出处和内涵今天已经无从查考。  相似文献   

7.
编者推荐:首段用「这是我生活、学习的地方,更是我心灵的家园」,确立全文思路——用「学习」之「象」载「心灵」之「意」,其所升华之意同所叙之事十分契合。但是,「生活」二字可删除,行文所叙三事——「《归去来兮辞》」「《呐喊》」和「抚平那早已翻皱了的页脚」——都是「学习」方面的。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2006年高考安徽卷以「读」为话题的作文,其变格的措施是:删除第一自然段第一句,第二句改为「我读我的小屋——「兰石轩」……」;后面行文依据新的首句微调;三件事中所载之「意」,有更鲜明的指向;标题改为「心在兰石轩」。  相似文献   

8.
作为地域概念的「中国」,有广义、狭义的两个范畴。狭义的是指中原区域,主要是华夏族聚居之地,它与「四方」、「四夷」对称。广义的「中国」是以中原为中心.远及四夷居地,也即人们所说的「大中国」。「中国」也是一个国家概念。地域概念与国家概念有时是分不开的。一个国家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它的地域形成过程。作为国家概念的「中国」,最早是指京师,后来泛指王朝,最后发展成为国家  相似文献   

9.
AYU今年首张单曲作品,包括四首歌曲。「ourselves」由她自己作词,通过有限的人生感悟对将来提出疑问。这首歌也是KOSE「VISEE」的广告歌曲,而「Greatfuldays」则是『ayu ready?』(富士台电视节目)的主题歌。上榜首轮销量举突破28万张轻松获得ORICON单曲榜冠军  相似文献   

10.
一、太平天国革命前夜的土地问题在清朝初期,由于人口大量减少和赋税相对减轻,同时也由于清王朝实行「更名田」和鼓励人民开荒等缓和社会矛盾和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因此小自耕农曾一度增加不少。但是,就在号称「鼎盛」的熙乾时代,土地问题已经日益严重起来,这就是封建统治产生危机的基础,也是当时社会各阶层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闲暇无事,习惯爱向同村的学生们借本书看,自然又看一遍现行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诗词七首」中编选的《木兰诗》,猛然对「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两句生出点疑窦。按诗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两句,推出木兰应该是长女,因为古时候对姊有称兄的,长兄不特专指男性,亦包含女性;木兰有弟妹各一人,诗中的「阿姊闻妹来」应改为「阿妹闻姊还」。否则的话,按百战未死的  相似文献   

12.
「より」与「何より」都是日语中经常出现单词。「より」有两种词性:副词、格助词。「何より」是由「何」和「より」组成的短语。对于「何より」中的「より」的词性,一般认为是助词。有的甚至明确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是格助词。那么「何より」中的「より」究竟是什么词性呢?此文作者综合了各家关于助词、格助词、副助词的说法,结合具体的例句,通过分析论证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是助词但并非格助词,并且经过进一步研究论证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其实是一个副助词。  相似文献   

13.
周悦 《考试周刊》2013,(73):97-98
「モレル」、「モル」、「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这几个词在日语中叫做「類義語」,也就是汉语中所说的"同义词"。它们的基本含义虽然都有"露出、溢出"之意,但在内涵上却稍有不同。本文着重从「モレル」与「モル」的异同,以及「コボレル」与「アフレル」的异同入手,其中也将涉及「モレル」和「モル」与「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的交叉异同,进而谈谈四个词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安室奈美惠『GIRL TALK/the SPEED STAR』发售 10月14日单曲双 A 面单曲唱片的两首标题曲同为 MANDAMU广告歌曲。与上张大气的「ALL FOR YOU」不同,「GIRL TALK」里自然的女孩间的谈话让大家看到她可爱的一面;而「the SPEED STAR」里急驰的速度感又让人回忆起小室时代的安室。发售首周以41,717张的销量列亚军。  相似文献   

15.
《木兰诗》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思」「忆」二字作何解?课后注释曰:「何所思,想的是什么」,「忆,思念」。不难看出课文是将「思、忆」注作「想」。笔者认为「思、忆」当训为「愁」。「何所思」、「何所忆」即「有什么忧愁」或「愁的是什么」。诗的开篇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就透出了木兰愁苦忧思的端倪。这位热爱生活、勤劳纯洁的少女,  相似文献   

16.
「と」、「ば」、「たち」、「なら」在日语中都表示条件,「と」、「ば」、「たち」都既可以表示假定条件,又可以表示确定条件,还可以表示恒常条件,虽然「と」、「ば」、「たち」在意义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有些地方可以替换使用,有些地方不能替换使用,而且即使能替换使用也会产生一些意义上的差别。「なら」的用法比较特殊,它表示纯粹的假设。另外它们还有一些独特的用法。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三册《论积贮疏》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一句里的「以」字,课本注解为:「以,这里用法较特殊,大致属于助词性质,没有实在意义。」我以为这个「以」字应理解成连词,用法与「而」同。自《经传释词》提出「以」、「而」互训后,各家虚词专著多已援引认可。古文中「以」、「而」互文的例证并非鲜见,尤以骈文中为多。既然「而」可连结状语和中心词(谓语),如「顺风而呼」、「终日而思」、「时时而间进」  相似文献   

18.
段继绪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1):125-126,130
对于日语助动词「ル」形和「タ」形,经常用「ル」形表示现在的状态,「タ」形是表示过去状态。但是,即便使用「タ」形也不能排除事情到现在的可能性。文章将对用于表示发现和想起的「ル」形和「タ」形的意思和这种形式下用状态动词「アル」和断定助动词「ダ」的不同点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9.
鉏耰棘矜     
课本注:「鉏,同「锄」。耰,古时的一种农具,似耙而无齿。棘,同「戟」。矜,戟柄。」这里仅对「棘」的解释提出异议。「鉏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贾谊以「鉏耰棘矜」与「钩戟长铩」相比较,比较的结果是「非銛」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16):79-80
日语中存在较多的表示递进追加的接续词,如「それから」、「そして」、「それに」、「そのうえ」等。虽然这些词都可以表示递进,但是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围绕「それから」、「そして」、「それに」、「そのうえ」四个词展开论述。首先分别介绍四个词的详细用法,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这四个词的使用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