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矿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海底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造句。3.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  相似文献   

2.
《海底世界》(五年制六册第6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可以从“传授自然常识”和“披露表达方法”两方面考虑。传授哪些常识?①海底没有风浪;②海底除了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发出的像星星闪烁的光点外,不见光亮;③海底有水中听音器才能听到的动物的“窃窃私语”;④海底动物约有三万种,动物的活动方式各种各样;⑤海底地形奇险,植物大小不一,色彩多  相似文献   

3.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轻声自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顺全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各是什么?2.再读课文,边读边划,把不懂的词句划下来;用“‖”标出课文各自然段,理解每段的意思;划出写“大家”和小光看企鹅的不同动作的词语,以及小光看喂食企鹅时“心想”和“没想到”的句子;这样让学生学会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读懂读好课文.3.自学第一段、第四段,检查自学效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课后练习2的(1)、(2).  相似文献   

4.
在一篇文章中,有些词语或句子同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关系特别密切,能起到提示全文的作用,这些词和句子就是文章的重点词句。重点词句在文中可以有很多,但我们要学会抓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它们常常会出现在这些地方:重点词句的位置文章的开头文章的中间文章的结尾在文章抒情和议论的地方作用总起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怎样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呢?(1)想想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是表达重点词句的意思。(2)想想课文所描写的情景。(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我们什么启发。新课标·四年级同步阅读训练 (三)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5.
〔练习压〕 以“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为总起句,学习课文第3节的写法,用上适当的语句,把童第周做青蛙卵外膜剥离手术时,是如何“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的说具体。 〔指导过程〕 1.读课文第3节,说说课文是分几层把“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这句话的意思写具体的。 分两层:第一句是概括讲,后两句是具体讲。 2.划出表现童第周“发愤学习”的语句。(黑板出示) 天不亮,都睡了,悄悄—起早贪黑 每天,又,又—坚持不懈 路灯下—条件艰苦 3.用上这些语句,以“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为总起句,把童第周做青蛙卵外膜剥离手术…  相似文献   

6.
海底世界     
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再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千米深。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呢。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  相似文献   

7.
〔练习题〕 1.复述课文。用第一人称复述第I节,同时加上“我”的,心理活动。 2.用上“说他··一吧,……可是……”这样的句式写一个人性格中矛盾的两个方面。 〔指导过程〕 1.“占怪”是什么意思? 2.比较句子:(黑板出示) 猫的性格古怪。 猫的性格有此古怪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占怪。 4.课文用什么例子写出猫的矛盾性格的? 板书:老实一贪玩;贪玩一尽职 5.找出连接这两组矛盾性格的句式, 板书:说他……可是··… 6.按‘.说他……可是”的句式说说猫的“古怪”。 7.读课文2、3节,这两节用了什么例子写出猫的“古怪”? 板书:高兴(温柔可亲)—不…  相似文献   

8.
《海底世界》一文第2、3自然段,介绍了海底景色奇异。学习这两个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提问:海底有光吗?“没有。”“有。”海底有声音吗?“没有”,“有”。显然出现了两种答案。一部分同学认为:课文中有两处这样写的,“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探水鱼在游动。”“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就说明海底有光,有声音;另一部分同学认为:大海500米以下全黑了,光线射不到海底。无论海面上有多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  相似文献   

9.
我曾执教过《海底世界》的公开课。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讲海底的声音)时,有两个男生在下面讲起话来,我轻轻地走了过去,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都有些紧张起来。课堂上便出现了下面的一幕:我:“你们俩刚才在说什么?能告诉老师吗?”学生似乎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也不作声。我:“你们是不是在下面模仿海底动物的声音?”这一段讲了海底的动物能发出“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学生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我:…  相似文献   

10.
难点及分析 《海底世界》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组的一篇生动有趣、知识性较强的课文。课文的难点是了解海底世界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同时,要搞清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是海底世界的两大特点,这两大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丰富的物产又造就了奇异的景色。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如:黑暗中闪动的光点意味着海底有许多鱼,宁静中的窃窃私语声说明动物很多。可见海底奇异景象的形成与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同样,丰富的物产也显示  相似文献   

11.
海底世界     
正课文: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  相似文献   

12.
〔练习魔〕 用上课文中描写月亮形状变化的语句,说说整个月食的过程。 圆圆的月亮这像大玉盘似的一()~()一()~()~()~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像一面锣。 〔指导过程〕 1.默读课文第3小节,划出月亮是怎样变化的语句。 2.填空说明月亮是怎样变化的。 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似的~()~()~()~()~()~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像一面锣。 3.根据所填内容指导学生各说一句完整的话。 例:月亮像镶刀。 4.看幻灯,请同学把以上的这些句子再说得具体形象些。 例:月亮像弯弯的镰刀。 5.用上书上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慢慢地”“接着”“一会儿”,把以上这些句子连…  相似文献   

13.
省小语会五届年会的观摩课上,一位约摸30岁的年轻女教师正在讲《海底世界》。孩子们在她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想象着海底动物窃窃私语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还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课文第一部分“景色奇异”讲完了,她原地一个180°大旋转,举起粉笔潇洒利落地在“物产丰富”四字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一、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先总写景象轮廊,后按一定顺序分写各种景物的描述方法。二、学习课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语言简炼、生动优美等特点。三、使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增添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授课时间〕两课时。〔教学设想〕采用“主兼式”(即“一得为主、兼顾其他”)的教法,上课讲读一得为主,综合练习兼顾其他。  相似文献   

15.
〔练习题〕 用上文中描写卡达叔叔智斗大蟒蛇的句子,复述课文第2节,并积累这些句子 〔指导过程〕 1.默读第2节,用*、、“划出描写卡达叔叔智斗大蟒蛇的句子。 2.读一读这些句子,理解词语“眼明手快”。 3.引读本节: 大蟒蛇吐出舌头,向我们游来卡达叔叔—,大蟒蛇一下子缠住了他们的身体。这可怎么是好?我赶紧抽出腰刀。卡达叔叔—。.‘卡达叔叔!卡达叔叔!”我急得拼命叫喊。过了半分钟,他—,竟—,大蟒蛇却不见了。 4.不看书,跟着老师的提示一起背诵。 5,复述这一节。 6.积累描写卡达叔叔智斗大蟒蛇的语句。 〔说明〕 这篇文章对卡达叔叔智斗…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教学目标1.品读第3耀6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描写形象生动的句子。3.体会课文第3、4自然段的写法,仿写乡下其他动物的活动。4.了解叙述顺序,学习通过平凡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位青年教师是这样教学孟子<鱼我所欲章>的字词句的知识的: 课前,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预习时在字词句方面遇到的问题抄在笔记本上.是读音方面的,摘抄句子并在词语下面加点;是解释词或短语意义的,摘抄句子并在词语下面加横线;是整句话不懂的,摘抄句子,不用另加标注.抄写时,在笔记本上隔行写,留下一空行作听课笔记用,并要求在句子前面用阿拉伯字标明词句出自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相似文献   

18.
〔练习题〕 创设情景,用上课文中描写作者紧张心情的句子说一段话。 〔指导过程〕 1.轻声读课文第3.4节,找出描写作者当时紧张心情的句子。(黑板出示) 不由得紧张起来,心突突地跳得厉害。 我更加发慌了。 我只看见白色的小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只知道网子那边是姐姐,至于她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紧张,我都没有注意。 我的手心里全是汗水。 2.仔细读这些句子,体会程度上的不同。 3.引读课文,体会产生这一系列紧张心情的特定环境。(师引读:我看到这么多双眼睛望着我……体育老师叫我们进场,全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试球的时候,……才试了几个球…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大海深处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海底世界》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一来就直截了当地提问:“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引起他们的好奇和兴趣。接着,课文由星光到声响到动物的活动,由隐而显地告诉读者海底有许许多多的动物,有色彩多样的植物和蕴藏丰富的矿物,最后概括回答了开头的问题:海底  相似文献   

20.
《嘱咐》是浙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学习方法: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哪些事例,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了我们什么启发。一、小组合作,理清层次上课伊始,首先让学生回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三个方法,然后结合这一内容出示以下两道小组学习题: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并理解意思。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那些事例。让学生由四人小组齐读课文,合作解疑。当学生很快找出中心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及“我跟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