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本文用CB—HRP逆行标记法研究了供应大自鼠左前肢的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指浅屈肌和指伸肌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树突。标记树突只见于脊髓左侧半。树突抵达灰质Rexed第Ⅶ、Ⅴ、Ⅷ和Ⅳ板层的出现率分别为100%,99.44%、77.78%和30.56%;树突抵达外侧、背外侧和腹外侧索的出现率均为100%,投射部位最远的白质树突出现率三角肌组显著高于肱三头肌组,后者又显著高于肱二头肌组,指浅屈肌组和指伸肌组。大量密集成束、贯穿白质索的树突否定了将脊髓中枢组合截然地划分为“灰质和白质”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10%HRP 溶液注入12例成龄描的横结肠肠壁中,研究了猫横结肠的神经支配问题,得出如下结论:①初级感觉神经起自双侧 T_8—L_5 和 L_7—S_3的脊神经节,左右无显著差异,细胞以中型为主。②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来自两侧 T_8—S_1交感节,左右标记细胞数,无显著差异。③副交感神经元标记细胞位于迷走神经背核闩的上下的外侧分。  相似文献   

3.
成年女尸,身高160厘米。 解剖时发现该尸体右侧肱二头肌除了具有长头和短头以外,还有一块异常肌,起自肱骨中段内侧,由内上向外下方走行,途中跨越肱动脉和正中神经,其末端与肱二头肌肌腹融合成一个肌腹,并以一个腱止于桡骨粗隆。这一异常肌长85.72毫米,并且在走行过程中逐渐变窄变厚,起点宽39.10毫米,厚2.30毫米;止点宽7.50毫米,止点厚4.00毫米。该肌由肌皮神经分支支配,由肱动脉分支营养。 同时检查了同侧及对侧上肢其它肌肉的位置和结构,均属正常。  相似文献   

4.
形体训练探微——浅谈腹肌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发展至今.人们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形体训练也日益受到青睐.现代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强健的体魄,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与生活.腹肌训练更是形体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想有效地对腹部进行健美训练,首先应当完全了解腹部的结构.及腹部各种肌肉的准确位置和功能.腹部是由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组成.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则,为上宽下窄的扁长带形的多腹肌,其功能是使上体前屈;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面.为宽阔扁肌,肌纤维向前下方斜行,其一侧收缩使上体侧屈和转体,两侧同时收缩使上体前屈;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其一侧收缩使上体向同侧旋转,其余作用与腹外斜肌相同;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的深面,其纤维横行不能使上体运动,只能维持和增加腹压,支持腹腔脏器,协助排便、分娩、呕吐、咳嗽、呼吸等.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优秀男子押加运动员髋关节肌群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优秀男子押加运动员髋关节肌群用力的生物力学特征,以4名优秀押加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ISOMED 2003等速系统对其髋关节肌群在60°/s向心收缩速度下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优秀押加运动员髋关节两侧伸肌肌力均显著大于同侧屈肌,两侧伸肌肌力发展比较均衡,而两侧屈肌肌力的均衡性还有待加强;而从个体的角度分析,拥有较高的相对峰值力矩和适当的屈肌相对峰值力矩,髋关节两侧同名肌比值控制在0.9-1.1之间和两侧屈伸肌肌力比值控制在0.4-0.52之间是冠军运动员髋关节肌群所具有的特征。结论:髋关节伸肌肌力的大小、两侧同名肌肌力与同侧屈伸肌肌力是否能协调发展是影响押加运动员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应用HRP进行追踪法在光镜水平研究了猫丘脑中央外侧核向前乙状回、前上薛氏回和中上薛氏回前端投射的神经元的形态与分布。结果表明:中央外侧核向大脑皮质的投射为同侧投射;中央外侧核向前乙状回投射的神经元集中于核的尾段,少部分位于中段,偏内侧分布,大、中、小型投射神经元均有,以中、小型为主;中央外侧核向前上薛氏回和中上薛氏回前端投射的神经元集中干中段,略向前后延伸,分布于嘴段和部分尾段。整个投射细胞群偏外侧分布,以中小型为主,少部分大型投射神经元位于最外侧。大型标记的投射神经元主要为圆形,卵圆形和多边型,中、小型标记的投射神经元呈各种形态。  相似文献   

7.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属于小腿外侧群肌的有A.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B.腓骨长肌和长伸肌C.腓骨短肌和趾长伸肌D.长伸肌和趾长伸肌2.关于骨髓的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只见于长骨的骨髓腔内B.人一生下来就具备黄、红两种骨髓C.红骨髓有造血功能D.黄骨髓位于骨松质内3.关于斜方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背下部浅层B.起于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  相似文献   

8.
揭示脊柱颈前凸对头颈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活动功能和影响,对大连大学1-4年级109名普通男女学生进行了颈前凸和颈部运动功能的测定,结果显示,男女学生颈前凸的均值达5.31 cm,脊柱颈段异常弯曲者居多,并且随颈前凸的分层加大,颈前凸与头颈屈,头颈侧屈的相关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顺行溃变和 HRP 逆行追踪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在电镜水平对猫丘脑中央外侧核内脊丘系终末与丘脑皮质投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在丘脑中央外侧核内,脊丘系终末与该核内投射至前乙状回的神经元及投射至前上薛氏回和中上薛氏回前端的神经元之间,形成直接的轴—树突触联系。为脊髓—丘脑中央外侧核—皮质通路的确立提供了有价值的突触学证据.此外,在中央外侧核内,脊丘系终末和丘脑皮质投射神经元还分别与其它突触成份形成突触联系.本文研究结果为丘脑痛觉整合作用机制的研究,为神经外科痛治疗中的板内核损毁理论提供有价值的形态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运用运动学、动力学、肌电图学等研究方法,结合摄像解析法,对天津市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起跳蹬伸阶段的动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蹬伸阶段产生的垂直最大力值与三级跳远运动成绩均呈密切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617;腾起角普遍大于国内外优秀选手,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腾起角与离地瞬时的重心水平速度呈显著负相关r=-0.625,而与离地瞬时的重心垂直速度呈高度正相关r=0.945.肌电图方面:半腱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臀大肌和胫骨前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组织学技术对性成熟大鳍鳠脑垂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鳍鳠脑垂体为背腹型腺体,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组成,神经垂体位于腺垂体中央;腺垂体前外侧部位于腺体前部,由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大型滤泡状细胞组成;中外侧部位于腺体中部及后部腹面区域,由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细胞组成;中间部位于腺体后部背面,包括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电极胞内穿刺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迷叶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迷叶背面中央外侧区,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迷叶诱发性EPSP)。迷叶诱发性EPSP表现较短潜伏期(0.584±0.16 ms),较长持续时间(6.20±2.13 ms),幅度分级和刺激频率依从等特征,并可引起M-细胞顺向激活。多点胞内连续穿刺实验显示迷叶诱发性EPSP起源于腹侧树突远端。实验结果提示,迷叶—M-细胞通路可能包含一组长短不等的神经元链,它们依链的短或长,由近及远依次投射在腹侧树突的限定节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复性外周磁刺激(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rPMS)联合常规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瘫痪侧上肢屈肘肌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瘫痪上肢屈肘肌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重复性外周磁刺激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假磁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选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肌张力分级进行评估,选用表面肌电仪检测肱二头肌肌电积分值(iEMG)对痉挛情况进行判断,选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 of Upper Extremity,FMA-UE)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评估,选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组内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Ashworth分级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患者肱二头肌iEMG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FMA-UE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上述疗效指标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性外周磁刺激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更有效地减轻脑卒中后瘫痪肢体上肢屈肘肌痉挛,并且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线三等角"问题一直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中考在这个领域都有所涉及。所谓的"一线三等角"模型就是两个相等的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在该直线的同侧或异侧,还有另一个与之相等的角的顶点在前一组等角的顶点中所确定的线段上或线段的延长线上,另外两边分别位于直线的同侧或异侧于两等角两边相交,会形成一组相似三角形,把该组相似的三角形习惯上称为"一线三等角"形相似三角形。以此,探讨"一线三等角"模型在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应用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顺行溃变的方法,首次在电镜水平对猫丘脑中央外侧内脊丘系终末的超微结构和突触联系进行了研究。在横断第四脊髓颈节一侧的外侧索和部分前索4-5天后,电镜下发现在损毁同侧的丘脑中央外侧核的中段和尾段,均有少量的溃变终末。脊丘系溃变的轴突终末有两种形式:电子致密型和电子透明型,以电子致密型多见。溃变的脊丘系终末大小形态各异,主要含大量密集的圆形突触小泡。根据小泡形状和终末大小的差异,溃变终末可分以下两型:SR型占82.5%;LR型占17.5%。溃变轴突终末主要与树突形成不对称型轴——树突触,个别的突触后树突含突触小泡。溃变轴突终末多参与形成以树突为中心的汇聚型突触复合体。在由溃变轴突终末与树突所形成的轴——树突触中,有42.5%的数量位于突触复合体内。偶尔见到溃变轴突终末参与形成的轴-轴-树突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动眼神经海面窦段及面听神经桥脑小脑角段显微血管供应。方法:采用大体解剖法显露并观测了40侧动眼、面听神经动脉来源。结果:80%的脑膜垂体干及海面窦下动脉发出滋养动脉至动眼神经;面神经桥小脑角段主要由小脑下前动脉发出的迷路动脉、回返穿通动脉供应。结论:动眼、面听神经毗邻结构复杂,滋养血管细小,手术时应特别注意辨认和保护动眼和面听神经的显微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