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高校学报由高校主办,为主办学校服务,是展示主办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学术期刊.不同于其他社会办期刊,高校学报的作者主要是本校教师、研究生,以及少量校外的科研人员.在保证学术质量的前提下,高校学报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退稿量.但是以内部稿件居多的高校学报,稿件作者大多是编辑部编辑的同事、朋友、甚至领导,编辑部要做到退稿不退人或要被退稿件的作者心服口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笔者总结了在退稿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由高校主办,为主办学校服务,是展示主办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学术期刊.不同于其他社会办期刊,高校学报的作者主要是本校教师、研究生,以及少量校外的科研人员.在保证学术质量的前提下,高校学报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退稿量.但是以内部稿件居多的高校学报,稿件作者大多是编辑部编辑的同事、朋友、甚至领导,编辑部要做到退稿不退人或要被退稿件的作者心服口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笔者总结了在退稿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作者写出作品之后,总希望能够发表,更希望尽快发表.因而,作者把作品寄到(或送到)报刊编辑部之后,都有一种急切的或惴惴不安心情.这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作编辑的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作者把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直接送到编辑手上,希望当时就看,立即表态;或者头一天寄到编辑部,第二天就打来电话,催问处理结果,了解作品的“命运”如何!借用服务修理行业的一句话,希望编辑处理稿件能做到“立等可取”才好呢! 诚然,不少作品,编辑一过目,就能分出优劣,判断出能否刊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并不主张采用“立等可取”的办法.如果采用这种办法,很可  相似文献   

4.
王士新 《新闻世界》2004,(11):56-57
省级党报驻站记远离编辑部,单兵作战,往往是一名或两名记承担一个几百万人口地区的宣传报道工作,想出色地完成这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宣传报道任务,做到耳聪目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重大新闻不漏报,重要新闻及时报,编辑部急要的新闻抢时报,有意识地在社会上编织起广泛的公关网络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一是作者投稿电子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网络的迅猛发展,作者投稿,只需将稿件的电子版发送到编辑部的电子邮件信箱,或传输到编辑部的网页,或通过E-mail通知编辑部从作者自己的网页上取走所投稿件(如果作者有网页).编辑部成功解读到作者所投稿件的电子文稿及相关附图后,只需发送给作者一个成功收到的电子信息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6.
数据库程序Access在科技期刊稿件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提高科技期刊编辑部处理稿件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及时分析和掌握期刊稿件的组成及来源情况,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稿、出刊,利用数据库(Access),对科技期刊编辑部处理稿件工作进行了编程,成功地用于<矿业安全与环保>编辑部稿件的日常管理工作.结果表明,利用目前计算机中已有的软件,无须增加额外费用,即可实现编辑部稿件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编辑部文章是指以报纸编辑部名义,代表报纸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或现实的重大理论问题作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论述的评论形式。它的内容含量一般比社论更大,篇幅比社论更长,涉及和论述的问题更全面,堪称是新闻"重工业"。黑龙江日报编辑部文章《西通欧洲东出海——写在"龙江丝路带"跨境通道全线贯通之际》,在内容上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讲话与现实的统一,文采和观点的交融;在版式处理上,一版二版双整版图文呈现,醒目、大气;在传播手段上,全媒体集结发布,凸显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经过反右派斗争,湖北监利报编辑部全体同志的政治思想水平大大提高了,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构的思想.比如,编辑不敢向主编提意见,怕被说成"反领导":不敢写议论,不敢写批评性的稿件,怕犯错误;不敢写生动有趣的事物,怕被人说是追求"低级趣味".工作被动,遇事依赖领导,不敢独立负责.对报纸的大跃进没有信心,认为干部少,钱少,只能做到多快,不能做到好省.所有这些想法,说明编辑部全体同志的思想没有解放,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报纸大跃进当然是不可能的.报纸  相似文献   

9.
薛镭 《编辑学报》2001,13(Z1):69-70
为做好编辑部的思想建设,分析了编辑部思想工作的特点.认为思想工作要有专人抓;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沟通与对话是思想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日常工作中必须反对"小广播"、反对"小报告".要尽量做到奖惩分明与思想工作相辅相成.出了问题领导主动承担责任,大家相互补台、相互配合,使思想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作为县报,怎样在报纸上体现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如何才能经常做到压长文、写短文,小报小办?关键是要从编辑部自身做起。一是先刹编辑部指导思想上的“长风”。县市小报,目前长风仍很严重,要刹“长风”,首先要刹总编、副总  相似文献   

11.
文献查证是指对某一著者、某一机构、或某种刊物发表的文章被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或被引用的检索及证明.近年来,我国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等进行文献查证的要求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科技论文英文参考文献的文内标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晓萍  王亨君  张翔 《编辑学报》2006,18(4):319-320
分析采用作者-出版年制的英文参考文献文内标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编辑部可以通过征稿简则、审稿单以及日常工作使作者、审稿人和编辑做到正确进行英文文献的文内标注.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编辑部,已经是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客观事物。每个编辑部的人数不多,一般一个双月刊的编辑部,由四五人或六七人组成;一个月刊编辑部,由八九人或十余人组成。在编辑部中,这个班子的工作是很多的,涉及面甚广。编辑部的领导与分工,人员的素质,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科技期刊的质量。一些科技期刊编辑部,存在着兼职主编不编,技术编辑不管文字、不懂出版等三大痼疾,导致科技期刊质量低劣。如欲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必须根治三大痼疾,采取坚决措施。一、主编不编与主(?)不主我国的一些领导机关曾经三令五申,要  相似文献   

14.
遴选“核心期刊”的评价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 2008年伊始,中国创办最早的大型综合性报刊检索杂志<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研制的"核心期刊"正式与读者见面.至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评价机构又增加了一名新成员.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个数量化的指标体系,对同类期刊进行科学的评比,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有了相对公允和科学的标准,既便于同行竞争,又能够为期刊自身的建设树立目标,这应该是编辑学研究的问题之一。评价指标可以分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对科技期刊社会效果的客观评价,二是对科技期刊编辑部工作效率的客观评价。当然,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期刊的社会效果也是编辑部工作效率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 ,期刊编辑人员利用网络收发稿件、对外联络、出版电子期刊 ,甚至建立期刊的主页或独立的网站等已成必然。网络技术不仅带来了全新的运作方式和工作理念 ,也要求编校人员尽快掌握其技术知识。目前 ,人手一机在编辑部中已很常见。然而 ,由于网络资源的限制 ,尚无法做到每台机器都能连网 ,这给编辑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1] 在编辑部内组建小型的局域网不但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而且还能给日常工作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便利。1 局域网的建设方法在编辑部内组建局域网并不复杂。只要具备两台以上计算机 ,再给每台计算机购置…  相似文献   

17.
小说评论和一般书评同样要做到三点:一论说,二分析,三引导。论说是对作品的总体评价,它好或不好或坏?为什么说它好或不好或坏?它好或不好或坏是在哪些地方?而小说作品中最普遍的是好又不好,不好又好,好中有坏,坏中有好,这就更加需要评论予以仔细论说了。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节目的其中一种类型,电视新闻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与电视节目的评价体系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关于电视节目评价体系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鲜、冷门的话题,事实上,业界和学界一直都试图探索出一套科学、可行、尽可能完善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对于这个话题,前人已经做过相当多的研究探讨,成果丰富.因此本文要做的,就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幕础上根据电视新闻的特点,尝试把电视节目评价体系运用到电视新矧的评价当中,尽量做到具体化和细化.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铁道报》编辑部,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每一期报纸要做到版版有言论。这里指的“言论”,就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述评等文章的总称,它和新闻报道、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是报纸上两种主要的文字体裁。新闻报道是主体,新闻评论就是旗帜,是灵魂。新闻报道主要是报道事实,新闻评论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新闻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体现编辑部或作者的思想观点,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评论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问题和事件的分析论证,直接表明  相似文献   

20.
刘建超  王文清 《编辑学报》2017,29(3):257-259
科技学术期刊建立发文后档案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价已发表的论文,规范编辑部的管理,指导组稿与约稿和遴选审稿专家,等等.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文摘信息、引文信息、读者反馈信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应将发文前档案与发表后档案综合起来,建立适合于本刊的论文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