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兰诗》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思」「忆」二字作何解?课后注释曰:「何所思,想的是什么」,「忆,思念」。不难看出课文是将「思、忆」注作「想」。笔者认为「思、忆」当训为「愁」。「何所思」、「何所忆」即「有什么忧愁」或「愁的是什么」。诗的开篇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就透出了木兰愁苦忧思的端倪。这位热爱生活、勤劳纯洁的少女,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三册《论积贮疏》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一句里的「以」字,课本注解为:「以,这里用法较特殊,大致属于助词性质,没有实在意义。」我以为这个「以」字应理解成连词,用法与「而」同。自《经传释词》提出「以」、「而」互训后,各家虚词专著多已援引认可。古文中「以」、「而」互文的例证并非鲜见,尤以骈文中为多。既然「而」可连结状语和中心词(谓语),如「顺风而呼」、「终日而思」、「时时而间进」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三册《信陵君窃符救赵》:「尚安事客!」课本注释:「还要门客做什么呢?安事,何用。」一些古文选读本对此句的注释也大体与课本相同。如《历代文选》注为:「还要宾客干什么呢?」《古代散文选》注为:「还用门客做什么呢?事,用。」显然,以上注释都将「事」训为「用」。将「事」训为「用」,古籍中未见例证。我倒认为莫若将「事」仍作「侍奉、供养」解。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讲清基本概念,必须抓住「关键词」,因为「关键词」往往又是难点,只有突破难点,才能较好地理解基本概念。 在讲一个基本概念之前,我总要先考虑这个基本概念的「关键词」是什么,学生在什么地方容易产生模糊认识,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讲清「关键词」。如讲中学《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第一课中「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时,我先叫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基  相似文献   

5.
古时候,有个九岁的儿童赵时春,参加「童子试」。主考官用八股文的标准衡量他的文章,认为写得很好,怀疑是别人替他写的。于是当面考试,以「子曰」二字为题,要他做八股文的「破题」。赵时春立即口头答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前一句是暗示孔子,后一句暗示孔子「曰」。这个「破题」做得好,但主考官还要再试  相似文献   

6.
《辞海》、《辞源》等辞书和教科书,有关「孤」、「寡人」、「不榖」的注释,大都依旧注,认为是王侯自谦之词。孤,意为少德之人;寡人,意为■德之人;不榖,意为不善之人。夏渌在今年第四期《中国语文》撰文指出,这种解释和古代最高统治者  相似文献   

7.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指南录后序》一文中,有处断句为「……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查阅《教参》,是将「出无可奈何」译为「实在没有办法」。显然,「出」字未译。再翻翻其它资料,大多译为「实在出于没有办法」,而将「出」字译为「出于」(即「由于」之意)了。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出」字的义项;①与入相对,②发出,③拿出、交纳,④出产,⑤出现、显露,⑥超出、超过。「出」字动词,而不是副词。因而  相似文献   

8.
对于《史记》鸿门宴中的「斗卮酒」和「生彘肩」,历来解释不一。过去有人认为「斗」字是衍文。李笠说:「《汉书·樊哙传》。「与」下无「斗」字,「斗」盖衍文。上云「赐之卮酒」,下云「卮酒安足辞」,此非泛言可知。」(《史记订补》)也有人认为「生」字有问题。梁玉绳说:「生」字疑  相似文献   

9.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一条关于孔子读《易》的掌故,语出《史记》。该书的《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指柔软的熟牛皮。中国古代的书籍是由刻了字的竹、木片串成的,以竹为质料的称「筒册」,用木为质料的叫「版牍」,然后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教材选了《孙子兵法》十三篇之一的《谋攻》熊。《谋攻》一篇中有「百战百胜」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之语。对「百战百胜」一词的解释。《辞源》(2175页)和《辞海》(4627页)均释为:「谓每战必胜。」《汉语成港词黄》(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编)的解释是:「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其实,「百战」是各有所指的,指一百种类型的战斗。即:计战、谋战、间战、步战、选战、骑战、舟战、车战、  相似文献   

11.
教学《回声》这篇课文的难点就是如何指导学生弄懂「回声」原理。尽管作者对「回声」现象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但学生对「回声」原理还是不易理解。因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对「声音」的物理属性感知肤浅,涉及不深。什么「声源」、「声波」等知识一概不知,所以要求教师教此课时必须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将文字描述的有关「回声」,用科学的方法转化为便于学生感知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编者推荐:首段用「这是我生活、学习的地方,更是我心灵的家园」,确立全文思路——用「学习」之「象」载「心灵」之「意」,其所升华之意同所叙之事十分契合。但是,「生活」二字可删除,行文所叙三事——「《归去来兮辞》」「《呐喊》」和「抚平那早已翻皱了的页脚」——都是「学习」方面的。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2006年高考安徽卷以「读」为话题的作文,其变格的措施是:删除第一自然段第一句,第二句改为「我读我的小屋——「兰石轩」……」;后面行文依据新的首句微调;三件事中所载之「意」,有更鲜明的指向;标题改为「心在兰石轩」。  相似文献   

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各种选本,将「辅三秦」释为「以三秦为辅」、「以三秦为辅翼」、「拱卫三秦」、「以三秦为畿辅」等;将「城阙」释为长安。今年第一期《文学遗产》发表丘良任  相似文献   

14.
「但」是连词,同「但是」一样,常与「虽然」、「尽管」相呼应,表示转折关系。和「但」具有同样语法意义的还有语气副词「却」。《现代汉语词典》说:「却:副词。表示转折.比  相似文献   

15.
一、对常用词,联系有关句子理解。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出现的词语,大多数属于常用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往往能够理解这些词语。例如《大海的歌》一课中「仿佛」一词,如孤立地提出来让学生解释,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查字典解决,但联系「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这个句子来理解,学生会很快意识到「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 二、对合成词,先分析词素,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汉语中的合成词较多,它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词素),每个词素都表示一定的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整体意义。例如《晨读》一课中「思索」一词,「思」是熟字,学生知道它是考虑的意思,「索」是生字,让学生查字典,联系词句会选择「寻找」这一义项,「索」与「思」合成思索,是考虑探求的意思,结合上下文「他用书托着下巴正在认真思索……」来理解,学生会用思考等近义词解释。  相似文献   

16.
「より」与「何より」都是日语中经常出现单词。「より」有两种词性:副词、格助词。「何より」是由「何」和「より」组成的短语。对于「何より」中的「より」的词性,一般认为是助词。有的甚至明确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是格助词。那么「何より」中的「より」究竟是什么词性呢?此文作者综合了各家关于助词、格助词、副助词的说法,结合具体的例句,通过分析论证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是助词但并非格助词,并且经过进一步研究论证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其实是一个副助词。  相似文献   

17.
翻阅一些资料,发现将「蜡梅」作「腊梅」者很是普遍,甚或将蜡梅与梅花等同者.中国是蜡梅的故乡。世界上目前已知的蜡梅有两个属,一在北美(主要是少量的夏蜡梅);一在中国。按植物学分类划分,蜡梅属蜡梅科。《辞海》,关于「蜡」条的释文中有「淡黄如蜡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语文试题是「死」中有「活」,「活」中有「死」,「死」得有理,「活」得有据;「死」「活」相济,相得益彰。例如,多年以来高考没有考默写了,而今年却考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两句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众多先行研究基础之上,参考伊豆原(2003)的功能分类,结合对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初级日语教材《综合日语》第一、二册会话文中「ね」和「よ」使用情况的调查,探讨了终助词「ね」和「よ」在信息归属及功能上的异同。考察结果显示,语篇中「ね」和「よ」在信息传达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ね」和「よ」通过发话,都是让听话者与说话者具有同一认识,即形成共同认识领域,两者只是在采取的程序、信息归属、以及语气柔和度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庄暴见孟子》一文中,有一段孟子与齐王的精采对话:他日,(孟子)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从引文可知,这一段文字完全记叙孟子与齐王的对话,书面上用「曰」字分别引出二人的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