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王艺娜 《现代语文》2006,(10):57-57
兼语句这一名称是由丁声树等人合著的《现代汉语法讲话》首次提出来的。在这之前也有许多语法著作论及这一语言现象,只是名称有所不同。王力称“递系式”(《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语法纲要》),吕叔湘称“递谓式”(《语法学习》),吕冀平称“复杂谓语”(《汉语语法基础》),史存直称“连环句”(《论递系式和兼语式》),邢欣称“综合式句型”(《论兼语式的深层结构》)。对兼语句比较公认的定义为: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兼语句。所谓兼语短语是指由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部分重合在一起,其中动宾短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这样一种短语。如:“请他来”,“他”是请的“宾语”,又是“来”的主语,叫做兼语。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大都含有使令、促成的意义。例句如下:  相似文献   

2.
引言 "可是"和"可"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对转折连词,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连词"可是"和"可"的解释皆为:表示转折;但是;可用在主语前或主语后.石毓智认为"它们的用法基本一致,都可以出现在主语的前后".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侯学超主编)对“来”的解释条例,“来”字的词性可以总结为动词(包括趋向动词),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和动态助词),方位词,衬字。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不但是宾语可以分别为施事,受事,当事,工具等等,主语也可以分别为施事,受事,当事,工具等等.”本文遵循吕先生的这一思想,对当事宾语和当事主语的语义内容,句法表现,以及与其相关的动词类别,作一粗略的探讨,并按照吕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的意见,将“宾语”改称为“补语”.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的主语问题一直是个复杂而仍以解决的问题。语法学界对主语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分歧。50年代的主宾语问题大讨论过程中,就曾出现过“施受”标准和“位置”标准,其局限性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随着语法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学者提出了主语的“二重性”或“三重性”问题,也有人对主语的语法地位提出质疑、本文拟从二个平面的观点出发。就汉语主语的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贸浅看法,以就教于同仁。一、关于主语的几重性问题1,主语“二重性”的实质主语的二重性最早由吕叔湘提出:“似乎不妨说,主话只是动词的几个宾语之中提出来放在主题…  相似文献   

6.
书报之窗     
《语文战线》从八○年第三期开始,开辟“语文教育家介绍”专栏,在已出版的第三、第五期里,分别介绍了吕叔湘同志和张志公同志。这两篇文章简略介绍了吕、张二同志的籍贯、生平、担任过的职务、治学精神、工作态度以及对我国语文教学事业的贡献,重点介绍了他们的学术专著。第三期介绍了吕叔湘同志的学术专著《中国文法要略》、《文言虚字》、《语法修辞讲话》、《汉语语法论文集》、《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和建国以来发表的重要学术论文。第五期介绍了张志公同志的学术专著《汉语语法常  相似文献   

7.
吕叔湘和朱德熙是二十世纪两位著名的语法大家,他们对现代汉语语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语法界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对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和朱德熙的《法讲义》 《语法答问》的研读和比较,从词缀(语缀)、词类问题、倒装、主宾语的纠纷、句子结构类型以及析句方法六个方面,论述了二人对于同一语法问题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8.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是吕叔湘先生的一部重要语法著作,全书以语法分析问题为纲,结合语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书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如区别词的问题、句子结构和分类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评介吉玉见中国的语法学如果从《马氏文通》(1898)的发表到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问世已达80余年。正如吕先生所说的那样:这80年可分前后两个40年,前40年是名家著书立说,基本上没有提出问题来讨论.1938年在上海,有几位...  相似文献   

10.
吕叔湘先生年表陈大庆编者按: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对英语、汉语都有精深的研究,在语文教学、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领域也有杰出的贡献。今年12月24日,是其90华诞。本刊特发表《吕叔湘先生年表》,以示敬贺。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甲辰)一岁12...  相似文献   

11.
《马氏文通》起词节从起词的本质、构成、隐现、借代等方面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相当于现代汉语主语的句子成分,为后来主语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中也有不足之处。“起词”论是《马氏文通》句成分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理论之一,对后来的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的白话在词汇、语意等方面与现代汉语非常接近。红学日趋成熟,但对其人称代词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只有某些近代汉语专著在讨论代词时引用了《红楼梦》中的部分语句作事例,如吕叔湘的《近代汉语指代词》和蒋绍愚、曹广顺主编的《近代汉语语法史》。本文主要从词汇语义方面研究《红楼梦》第一人称代词,总结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里,一个主语加上一个谓语,中间用“的”字连接的结构,吕叔湘、朱德熙称之为“主渭短语”,陈宁萍称之为“名词化小句”。古代汉语也有类似的结构,中间起连接作用的是“之”字。从古代汉语这类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采用“主谓短语”说,那些中间不用“之”字连接的主谓结构则称之为“主谓小句”。 古今汉语主谓短语有对应之处,也有不对应之处。其对应之处,我们以现代汉语为参照标的。古代汉语的素材主要见诸先秦两汉的古籍,引证的书目除《周易》、《尚书》按惯例称《易》、《书》  相似文献   

14.
吕叔湘先生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语言学家,他也是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创始人。本文主要是对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进行介绍并对其结构特点进行剖析,同时指出其鲜明特点、价值地位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与英语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前者允许零主语的存在,而后者不允许。在以母语为汉语,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二语习得研究中,零主语(null subject)现象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大学生在使用英语表达时的句子主语缺失现象以及母语水平对主语缺失现象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母语为汉语(零主语语言)的中国大学生在起始习得阶段由于受母语参数(汉语主语结构)的制约而倾向于省略主语,但随着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最终会习得目标语(英语)参数,不再受母语参数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近代汉语的研究起步很晚,老一辈语言学家黎锦熙,张相,吕叔湘,等是这一学科的先驱者,此后断断续续有些研究的论著发表。五六十年代有两部重要的著作发表: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1953)和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订本,1981,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似文献   

17.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四版)新增了唯谓形容词,但唯谓形容词的研究还不充分,科研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教学语法应侧重系统性、易于教学,唯谓形容词的立类缺乏充足语料的支持。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中副词的所属词一直有变化,一些词是否为副词值得探讨;主语位置上的“副+名”存在矛盾,如果认为是状语,它不符合状语的特点和要求。如果认为是定语,则不符合副词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前言汉语属于孤立语,其特点是,不是依靠词性的曲折变化,而是依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句子的语法意义。因此,对汉语语序和虚词的本体研究,一直是汉语言文字学中,语法学、词汇学研究的重点。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杨伯峻先生主编的《古汉语虚词》,都是汉语虚词研究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中,无论是在书面语或是口语表达上都比较常见主语省略现象;而英语尤其是在正式表达中一般都不能省略主语。本文主要通过举例《捕蛇者说》翻译中汉语省略主语而英语中增补的现象,分析了英语翻译技巧中增补法和省略法的使用和在翻译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进一步提高英汉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0.
秦世新 《学语文》2012,(3):62-64
近年来,汉语词书可谓琳琅满目,空前繁荣。作为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特别关注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李行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郭良夫先生主编的《应用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