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少数民族村落历史建筑档案是少数民族历史建筑及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文在探讨少数民族村落历史建筑档案及其保护意义的基础上,以江永兰溪勾蓝瑶寨历史建筑档案保护为典型案例,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村落历史建筑档案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根据这些问题,从档案保护主体责任、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历史建筑档案合理利用等视角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何智亚先生长期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历史街区、传统古镇的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景仰的成就,重庆湖广会馆、重庆人民大礼堂、杨尚昆故居等中外闻名的建筑物的修复就是在他的具体参与组织下成功完成的。重庆市20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已经获得的1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都渗透着他的心血和付出。成功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  相似文献   

3.
《新上海档案》2004,(11):F003
虹口区有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单位18处,这些历史建筑风格体现了民族性、外来性。有效地保护这批历史建筑从而使它们能得以永久地传世是我们大家的责任。这里选登的是其中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的照片。  相似文献   

4.
阮仪三,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平遥、丽江等十数个城市政府顾问。阮仪三教授长期致力于城市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的教学和研究,对中国历史城镇的保护与规划有深入的研究与长期实践,抢救保护  相似文献   

5.
每一座特色历史建筑都是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建构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空间媒介,因此探究城市特色历史建筑的文化记忆建构与保护发展路径,始终是社会与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议题。文化记忆被激活与回忆的过程,就是被建构的过程。因此,从文化记忆的理论构型出发,对福州特色历史建筑进行记忆再现与叙事展开,挖掘其背后深藏的文化记忆与深厚的史学价值,再借助象征性文化符号与文化实践活动,探讨合理有效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以期提高群体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促进福州文化记忆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6.
兰瑞钰 《今传媒》2022,30(1):104-107
近年来,我国兴起了许多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运动,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在当地政府的政策下被有效保护起来并更新利用,其中一些优秀的历史建筑在被良好保存的前提下,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与功能,成为了文化艺术作品的展示场所。而展览展示作为人们活动性频繁的公共空间,能为原先较为封闭的历史建筑建立与城市紧密良好的互动关系。当代文化展览在历史建筑中举办,一方面可利用历史建筑场所的特殊性增强展览的视觉效果和主题概念的阐述;另一方面文化展览为历史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历史建筑的更新活化和文脉延续,两者从而达到了和谐的互文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城市周边旅游项目有了长足进步,然而仍有不少旅游项目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其沦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牺牲品。福州的三坊七巷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历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从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出发,结合现今旅游文化的发展趋势,探索如何实现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与"使用"共赢。  相似文献   

8.
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和底蕴。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规划工作总结出了很好的原则和做法,值得其它城市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历史建筑、遗迹是城市的文化遗产。如何有效地继承并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城市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公共图书馆是具备多种功能的文化机构,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以福州的大型文化遗产"三坊七巷"为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意义以及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复原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方面具有其他档案、文献资料所无法替代的价值,目前面临着失传的威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保护已成为一种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化保护口述历史文化的现状,阐述了数字化保护口述历史文化的必要性,提出了数字化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文化的基本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保护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档案保护技术历史源远流长,自从约3000年前商代的甲骨档案的形成和保存起,祖先就有意识地采取相应的保护技术,以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档案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多,保护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和发展,为我们今天保护档案留下了许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为代表作名录或保护项目,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申遗和保护是统一的,其实申遗就是一种保护。保护和传承人类历史几千年延续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社会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3.
丰图义仓是我国现存较完整至今还在使用的清代大型民办粮仓,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仓储史上堪称一绝。其布局科学,建造奇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研究我国古代仓政、仓储历史、仓储文化、粮仓建筑艺术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英美口述历史协会制定的涉及口述历史与口述档案著作权保护的两项指南进行分析,从法律与伦理的视角考察了英美在口述档案采集、整理、保管与提供利用等环节中保护著作权的具体做法并归纳其特点,最后提出英美口述档案著作权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李春燕 《大观周刊》2011,(2):231-231
“开平碉楼”与“澳门历史城区”同属世界级遗产旅游精品。本文对开平碉楼和澳门历史城区世界遗产的保护比较,分别对两者的保护模式、资金投入、发动群众、集中程度和法律健全程度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世界遗产保护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发源于湖北荆楚地区的汉绣,是流传延续了2000多年的中华民间工艺瑰宝。本文从几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入手,对汉绣文化的历史演进进程深入考证分析,期冀有助于推动我国汉绣艺术及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7.
乔佳 《北京档案》2006,(2):26-27
古建筑形成时期较早,故其原始的设计施工图纸现在多已无从查找.本文所说的古建筑档案主要包括有文物建筑实测图纸、现状细部照片、历史考证资料和现状调查报告.古建筑档案在保护和修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概括起来,即古建筑档案对古建筑保护、修复具有查考凭据作用,古建筑档案对现代建筑工程学科具有借鉴参考作用,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相似文献   

18.
纪明鸿 《山西档案》2013,(Z1):28-29,34
太原,有着4770余年的建城史,别称有唐、晋、晋阳、并州、北京、龙城、太原等。历史上的前秦、东魏、北齐、北晋、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都曾定都于太原(晋阳)或以太原为政治中心。目前,全市共有文物古迹195项,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将山西省太原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加强太原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2009年12月30日太原市政府正式发布执行了《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作为记载着太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由旧变新"的太原市房产档案馆,正在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城市文化、见证城市生活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9.
金靖 《图书馆建设》2012,(12):36-39
历史照片比文字资料更加真实地记录与还原了历史,但是由于照片材质的特殊性,其保存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国家图书馆不仅对馆藏历史照片分类保存,而且调整照片库房排架方式,严格选择与限定照片的装具,其馆藏历史照片的保存方式及保护方案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的档案意识——兼论著名历史人物档案的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刚 《档案学研究》2003,17(3):26-28
本文对曾国藩的档案意识以及著名历史人物档案的保护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