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森 《教育》2014,(28):48-49
在“大阅读”的课程理念指导下,重庆十一中统合各种资源,突破线性的学科体系,依托学科、论坛和学生社团开展了大量的以阅读为主体的各种活动,大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如阅读征文大赛,读书演讲比赛,课本剧演出,辩论等等,唤醒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初步构建了以“阅读”为载体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特色选修课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有着百年办学史,以“培养‘有人文精神、有科学素养、有创新能力’的家国栋梁”为育人目标。对全国高中新一轮课改内在逻辑的解读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新课程体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有的学者也称阅读为“学习之母”、“智慧之源”。可见,阅读能力无疑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能力,观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运用都以阅读活动为载体,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密不可分。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期奠定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础,实现各种学习能力的提高。下面,笔者谈谈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一、培养历史学科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除了本文开头所述阅读能力是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础这个因素外,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个因素:1、从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看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来临,在历史课程目标中特别强  相似文献   

3.
文本根据PISA理念,对我区中小学师生阅读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建构了提高中小学学生的“阅读水平”的“能力目标”体系与评价方案;提出了提高阅读能力的实施策略:以学科教学为基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平台,以“阅读指导”课型为载体,以“四个单元”为路径,以“阅读水平”为目标,以“绩效工资”评价为手段,推动“阅读指导”常态有效实施;设计了提高阅读能力的实施路径:阅读指导课—阅读研讨课—阅读训练课—阅读测评课.  相似文献   

4.
“跨界”阅读就是以跨界为核心,引导学生在阅读、搜集、整理和提炼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多项阅读能力。跨时空之界,让阅读由“室内”跨向“室外”,由线下跨向线上。跨学科之界,让主题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由语文这一单一学科走向与他类学科的融合。跨身份之界,让阅读由“学生自读”跨向“师生共读”“亲子悦读”。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之一,以教科版五年级上册Unit6 At the weekend的阅读课例为例,本文从 “慧”阅读,启迪思维能力;“慧”阅读,培养思维能力和“慧”阅读,提升思维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打造“慧”阅读英语课堂,从而点燃学生思维能力的火花。  相似文献   

6.
档案袋以形象、动态、连续的方式,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全阅读”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阅读,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扬“档案袋”之帆,启“全阅读”之航,需要做到:借助档案袋推荐书目,铺设“全阅读”路径;借助档案袋开展活动,收集“全阅读”成果;借助档案袋强化互动,记录“全阅读”进程;借助档案袋实施评价,维持“全阅读”动力。  相似文献   

7.
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使命之一。教师应深耕综合运用,凸显思维发展,搭建实践平台,以“任务驱动、单元整合、生活情境”为抓手,带动学科融合,让学生“消除阅读恐惧”“感受文体特点”“打通两类文本阅读互补通道”,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管仁花 《天津教育》2024,(5):113-115
<正>“双减”政策于2021年落地并推行,“减少学生学习压力,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也重构了“课外教学”理念。在降低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积极推动阅读活动从课内走向课外,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综合性并重的学科,作为小学低年级唯一的语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意识与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的重要职责,以祖国的语言文字为载体,为学生思维与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一种知识输入和文化输入方式,  相似文献   

9.
教师通过“五个一”行动,开发各种阅读场所,为学生营造随时、随地可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 中的一种习惯.同时,教师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内容“悦目”的书籍,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和阅读活动,让 学生感受到“喜悦”的阅读过程,从而使学生把阅读视为自己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王文玉 《成才之路》2009,(19):97-98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判定,独立选择并承担责任。 一、详细阅读教材,预设阅读的前提 “教材”不同于一般的读物,它是依据“课程”的目标和要求,为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把握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而编写的“学本”  相似文献   

11.
孙彬 《中学教研》2021,(5):34-37
随着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教育目标,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任务的指导思想的确立,高考命题也响应了党中央“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号召,增加了许多涉及文化背景或者学科互相融合的情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科专业素养外,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章统计了近3年全国高考数学题的阅读量,结合普通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中的数学阅读案例,站在一线教师的视角谈谈普通高中阶段数学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海港小学站在整体育人、“五育”并举的高度,融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路径。以“学科宣言”凸显课程育人目标,以“学科地图”提供课程指引,以“学科整合”加强育人合力,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以“全学科阅读”打破学科壁垒,以“赋能型评价”描述学业表现,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有为·领航”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对小学阅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独创性的、科学的论述。他认为,阅读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而且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中,阅读能力居于首要的地位。他认为阅读和书写是整个小学教学的“主干”和“骨架”。纵观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的  相似文献   

14.
梁竹 《中学教学参考》2023,(11):13-15+63
2023年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3)》中提到,数学考试出题将要加入复杂的情境,重点强调数学思维方法的考查。面对蕴含复杂情境的数学题,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学科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课本阅读材料为依托,以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为目的,指导学生开展“六个一”数学阅读活动。通过数学阅读活动,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阅读普遍受关注,不仅是语文,所有的学科都要考验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阅读常常被忽视,本文从ARDS动机模式建构数学深度阅读的框架,依次从“A”(Attention)注意力、“R”(Reference)切身性、“C”(Confidence)自信心及“S”(Satisfaction)满意感这四个方面实践各种养成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要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型样态,落实育人为本的课程理念,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是三个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学习能力,其中思考力决定着阅读力、表达力。语文课堂要以思维为导向,进行阅读与表达的语言实践,听到“心声·语声·读书声”,看到学生主体、学科本体、学习样体。“心·语”课型,以学为中心,以思为核心,建构了“做语文”“用语文”“创语文”三种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科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读”与“达”是促进“思”的生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生的有效途径.以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基于深化阅读与表达对实现深度学习的意义进行阐述的同时,为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帮助学生实现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应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特质,采用设计预习环节、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强化概念讲授、引入图表训练、扩展课外阅读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科思维,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与表达习惯,在深入阅读、思考和表达中内化学科认知,提高自身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双减”政策要求及素质教育发展需要,初中生物学教学可以尝试“双加”阅读形式,即加强初中生物学课内阅读学习和课外阅读拓展。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生物学事实,在课堂中适当引入“微阅读”,以加强学生的课内阅读学习,鼓励学生拓展阅读教材中“科学·技术·社会”等栏目知识,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资源,开展初中生物学课后服务活动,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与拓展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阅读能力及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英语新课标中首次体现“大观念”的英语教学概念,“以学科大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大观念视域下,英语教学迎来了新的阶段,在英语阅读设计方面注重分级阅读,使阅读成为探索文化内容的过程,将碎片化的英语阅读进行整合关联,构建系统性的英语知识框架,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本文简要分析了大观念视域的内涵及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重点阐述了英语分级阅读中大观念的应用及英语分级阅读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作用,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一、题型分析“开放型”数学问题主要包括阅读理解问题和方案设计问题。“阅读理解问题”曾是语文、外语等学科评价测试常用的题型 ,一般是给一篇短文让学生阅读理解后回答或解决问题。近年来 ,在提倡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背景下 ,数学测试亦选其作为“开放型”问题出现在各种试卷中 ,旨在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案设计问题”是建立在实际意义背景下的开放问题。要求学生能将实际问题先转化为数学问题 ,求出不同的结果 ,再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各种方案进行选择 ,这种问题不仅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