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途径。采用读、划、注、查四步预习法,可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读,就是快速通读课文。划,就是熟读课文,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疑惑问题用符号标划出来。注,就是在预习中若发现疑难之处或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就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批注,发表意见。查,就是在预习时借用工具书。  相似文献   

2.
以《想别人没想到的》一文为例,尝试通过“预习课文、整体把握、‘圈、划、批、注’、群文阅读”四个方面把握略读课文,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3.
一、课前整体预习:自学尝试课前预习是课前事先布置学生预习新课、写好自学笔记的读书活动。它可减少学生在课堂上浅层次感知的时间,又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维的学习空间。其内容可以概括为读、划、思、列,可作为学习每篇课文自主预习的过程。1.读:学生通过拼音,认读生字,并通读全篇,达到流利朗读课文的目的。2.划:读中将自己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字、词、句、段标出来。3.思:查阅字典和有关资料,将划出的疑点结合全篇课文尝试解决。4.列:将不理解的词、句、段、篇等疑点列出来,写在自学笔记本上。  相似文献   

4.
学会预习,坚持预习,对提高听课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养成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都会大有裨益.应该怎样去预习课文呢?一般说来,要做到"明、读、划、释、分、思、记"七个字.一、明.明确预习的目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两方面人手.第一、了解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不少语文老师,都习惯于上新课前,依据教学目的,就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训练的内容,提出该课的预习要求.这些要求,往往就是课文学习的重点与关键,扣紧它去预习,无疑对提高听课质量有益处.如有的教师,在讲授《梁生宝买稻种》时,提出了两条学习要求:l、按词语表查释词语.2、划出课文中描写人物心理的句段和细节描写的句子,想想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品格?显然,这要求与该课的教学目的是相吻合的.从全国绕编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课文出现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3.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教师简介文章作者与出处。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布置预习,提出要求:(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划出生词。2.检查预习情况:(1)提问:这课有几个自然段?(2)指名逐段读课文(随时纠正字音)。(3)检查划生词的情况,出示词卡认读。3.再读课文,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质疑问难。让学生说说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不明白的问题。 (四)讲读课文,抓住每段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6.
(一)预习课文要求在三年级时曾经训练过“预习课文,提出不懂问题”,四年级的时候训练过“带着课后思考题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三项要求:首先要学会读通课文,所谓“读通”课文,就是要读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的含义,并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最后还要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在预习的过程中,还要把实在弄不懂的词语、句子和内容做上记号,一般方法是横线加问号。帮你提升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养成自学本领起辅助性作用。在做这一类型的阅读题时,首先要好好地去读课文,最起码读三遍以上,对文章有个初步的印象,接着在文章中做上…  相似文献   

7.
<正>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直接影响着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从低年级起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习惯的培养,首先是方法的习得。笔者(任教二年级)针对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出了"一读、二标、三圈、四书、五思"这样几个基础性的预习内容,笔者把它简称"预习五部曲"。一读,就是读课文。预习时首先要读课文,在学生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放声朗读,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具体做到四个"不":不添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动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记忆、理解的效果会更好。边读边划,让学生通过动脑、动眼、动手、动口,真正读懂课文。下面我就以“读划”结合的方法谈谈《寒号鸟》一文的教学。一、初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边看课文边用铅笔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词语组合要正确,弄清多音字的读法。由于本课生字较多,我采用学  相似文献   

9.
第一节:指导预习,自学字闭,初读质疑 三年级,大纲规定:“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一般来说。三年级下学期预习宜分两部分,一部分在课前,在家里自学。内客有二。一是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掌握生字在本文的组词;二是读课文,要达到正确、流利。另一部分就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借助字典,学习新词。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整合,可分为以下板块: 一、预习板块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每一单元之前有单元提示,教读课文的标题下面有预习提示,自读课文的标题下面有自读提示.这些提示,其实就是预习提纲,聪明的学生大都可以自己预习并达到理想目标.中等学生或偏差的学生,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加之他们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或缺少预习方法,难以收到预习的效果,农村学生更为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做到:对学生要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并教给学生预习方法;精心编写预习补充提纲{包括注音、注释、文学常识、修辞及课文思考题等};对学生进行严格而科学的预习训练;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要严格检查..只有这样,学生的预习才会有的放矢,目标性强,达到预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在讲读教学中的具体作法。 (一) 逼着学生读书时“点、划、批,注”,培养自学能力。在学生没有独立钻研课文之前,我决不“包”着讲。坚持要求学生作好预习,预习时在课本上做出各种记号:生字、难词用“圈”,准  相似文献   

12.
第一节:指导预习,自学字词,初读质疑三年级,大纲规定:“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一般来说,三年级下学期预习宜分两部分,一部分在课前,在家里自学。内容有二,一是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掌握生字在本文的组词;二是读课文,要达到正确、流利。另一部分就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借助字典,学习新词。这是对上学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力的复习、巩固,也有助于自学习惯的进一步养成。课堂指导便于落实对差生的帮助,有利于他们的进步。上课先请同学们展示预习成果,汇报读课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课文三步法"就是将阅读课文分为三步走:走近课文谈感知,钻进课文深理解,走出课文写作文。具体操作如下。一、走进课文谈感知感知的内容:感知写作思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知语言。感知的方法:1.预习。预习是"走进课文谈感知"的开始,预习时提出明确要求:(1)标段,(2)勾画中心词句;(3)概括主要内容;(4)积累词语、走进作者。"1、2"记在书上,"3、4"写在积累本上,这四项内容每课必须提前做好,第二天上课才能水到渠成,不至于措手不及。2.自主阅读、以读代讲。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如默读、个别读、齐读、竞赛读、快速度、分角色读、听录音读、教师范读、自由练读等等,使学生顺利完成"走近课文谈感知"的任务。谈感知不但要说也要写,只有落  相似文献   

14.
课文教学是中学俄语教学的重点。而课文整体教学 ,就是从课文整体出发 ,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和概括 ,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技能 ,提高写作能力。一、课文整体教学的前提条件 词汇语法的超前集中 ,课前预习是课文整体教学的前提条件。通过识词、学语法 ,为预习课文铺平道路 ,学生预习又为课文教学奠定基础。为保证预习质量 ,要求学生有书面译文 ,并备有专门的预习本。课前抽查不同程度学生的预习作业 ,以保证教时有针对性 ,学时有目的性。二、设置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  1 提出读前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 ,从文中快速找出相应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先开放课堂,才能使学生动起来.《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作为语文教研组长,我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研究,初步建构起教师主导下,学生"自读课文、自提问题、自主探究、自由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将该模式在各个环节的运用简述如下: 一、自读感悟 1.课前自读 课前自读即预读、预习.预习是阅读教学中的超前思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要途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做到不预习不上课.在预习中明确课文的学习目标,为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周梅华 《考试周刊》2011,(93):40-41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今天,我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小草和大树》。二、展示预习成果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就请大家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1.我会读。(课件出示)  相似文献   

17.
课前预习是十分关键的,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和限时作业两个环节的效果。因此,只有加强预习指导,才能提高预习质量。如何指导学生的预习呢?在平时的教学中,预习一篇课文,首先应从课题入手,根据课题提出问题、猜测课文大体内容,形成阅读期待,激发预习欲望。然后小声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找出并试着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再大声朗读课文,解疑质疑,并摘抄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积累预习成果,同时还可以拓展延伸,收集资料,加深对课文的感知。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的注释存在前无注而后有注、当注而无注、"通"、"同"混乱等方面的问题,对语文教师的备课,学生预习课文和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应引起教材编辑的高度重视. 一、前无注而后有注 课本中同一个词在前面的课文出现时未加注释,但在后面的课文中出现时却加了注释.  相似文献   

19.
预习是课     
教师只有凭借课堂才能完成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是指学生具备独立的思维活动,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预习,实质上是课堂培养自学能力的结果。所以说,预习是课。预习课按阶段分为三种形式:(二)预习指导课。这是为教学生怎样预习和按什么步骤预习而设的。对三年级学生的预习要求是:自己拼读和抄写生字,再把生字的读音注在课文中。我提出了明确的按五步走的预习要求:1.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字(词)下用铅笔画一横。2.查字典,弄清字(词)的音、义,结合课文选择合适的解释,注在书上。——考虑到学生完成第二步的困难较  相似文献   

20.
一、关注学生的预习、课外阅读 (一)用言语评价学生的预习,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同年级段对预习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低年级学生预习时做到: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能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中年级学生预习时做到: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