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影片,而每一步影片也都包含着自己的故事,只是多与少,重要与不重要罢了.事实上,打动人心的影片就如同一个个现实的心理案例,它是对人性的剖析与揭露,更是对心灵的引导、启发和鼓舞.电影把丰富独特的个性和复杂幽微的情感立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电影,我们感悟着自己内心深处的变化,从而找到进行自我揭示的尺度;通过电影,我们畅游于心中的精神乐园,从而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满足;通过电影,我们与心中展现的意象进行心里对话,从未达到心灵深处的释然与解放.这就是电影进行自我疗伤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自我,人是否能在孤独中追寻?在这样一个纷繁交错、物欲横流的社会,联络方式便捷,甚至联通世界,似乎单单屏蔽了孤独。在人与人的交流中,似乎都能展现自我,推出自我,这样,也是一种快乐。狄德罗曾说,孤独可能破坏人的性格。近月来轰动社会的一起起杀伤幼儿事件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在酒楼上》和《孤独者》是鲁迅小说中自我色彩最强的两篇。它们在逻辑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实际上,展现了鲁迅对于自我生命存在可能性的一种体认与超越。  相似文献   

4.
关锦鹏的<红玫瑰白玫瑰>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对爱与生活的挣扎和无奈.影片利用视听艺术手段,呈现出三、四十年代上海"十里洋场"世态、人情的浮华,更带给人一种世纪末的追怀.影片导演自我和片中女性成长的完满体现,透过导演对电影语言的独特理解与电影技巧手法变奏性纯熟运用,使得他的思想成功体现于影片的叙事结构之中,也使他自我得以个性化完满体现.  相似文献   

5.
上帝在给予史铁生苦难的同时,也给予了他独特的感觉与独特的体悟,面对人生三大困境——孤独、痛苦、恐惧,他以自己残缺的身体,在生命体验散文中展现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心灵最深处的颤抖。他用笔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为自己闯开了一条生命永恒之路。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中产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电影《美国丽人》,展现了中年人的种种困顿,其中,婚姻的困顿,自我救赎的困顿,教育子女的困顿,观念的因顿,是这部影片中所着力展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电影《美国丽人》中所展现的“中年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中产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电影《美国丽人》,展现了中年人的种种困顿,其中,婚姻的困顿,自我救赎的困顿,教育子女的困顿,观念的因顿,是这部影片中所着力展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战争影片从来都是电影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表现题材。通过对战争中残酷、血腥场景的再现来达到对战争的斥责是战争影片中惯用的模式。但一部出自女性导演之手的小成本战争影片《拆弹部队》却打破了这种常规模式:她大胆的突破传统观影习惯,突出战争丰富深刻的意义,凸显独特的纪实手法,将一部别样的战争影片展现在我们眼前。也让我们对战争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徐敏 《陕西教育》2009,(6):75-75,53
为了展现张爱玲独特的视角及非凡的艺术表现力,本文具体分析了《金锁记》中一个因失落爱而泯灭了自我、泯灭了人性的女性——曹七巧。  相似文献   

10.
孤独是人类生活中独特的精神现象。鲁迅再现了浅层次的孤独,揭示出旧中国麻木、冷漠的国民性;展示与解剖了高层次的思想和人格孤独,表现了救赎自我与拯救社会的孤独与苦闷。鲁迅作品中的孤独意识所具有的人道主义关怀和知识分子情结对当代学创作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马小平 《师道》2002,(12):50-51
我经常被一些词汇敲打着心灵!“拒绝合唱”这个词汇此刻带给我的就是一种震撼!一个高贵的灵魂,不希望被平庸理解,自然也就决不会为了寻求理解而参与平庸的合唱。当一个人对于人生和世界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时,他会渴求被人理解但也必定难于被人理解,于是他便感到深深的孤独,这是一种高傲的孤独。索非娅·罗兰说:“我孤独时,我从不孤独。我和我的思维作伴,我和我的书本作伴。”爱因斯坦于一种深深的孤独中,自我表白道:“我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同我显然的对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淡漠,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探讨了《断背山》的亚文化对影片的影响。首先,同性恋禁忌使两位男主人公的爱情成为一种未能实现的梦想,使此故事成为人类共同悲剧的缩影;其次,基于自恋而刻意营造的男同性恋影片一贯具有唯美风格;此外,对男性身体的展现更是独特的影像。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看影片,深深印在脑海里的,只有一个镜头:艾马殊历尽千辛万苦赶回了撒哈拉沙漠中的泳者山洞,将在等待中死去的嘉芙莲用降落伞的白色伞盖包裹着抱出时撕心裂肺的恸哭。还有嘉芙莲的画外音:我知道你会回来把我抱起,迎风屹立。其他的,都被这个画面遮蔽了。这个深夜再看片,已是十年的人事沧桑匆匆过往。影片开始,黄沙漫天,起伏的沙丘宛若女子的身  相似文献   

14.
凝结了深厚文化底蕴与人生思索的影片《梅兰芳》实现了艺术与商业上的成功。影片在以三段式叙述结构重点展现了梅兰芳艺术追求与民族大义的同时,也将孤独映照下的现实人生与艺术人生这“双重人生”的彰显与融合传达给了观众。“双重人生”的博弈和由“出”到“入”的人生体验使影片具有形而上思索的普适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在沉痛地表现人类孤独境况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寻觅现代人的出路。他用一系列“迷们”的“硬汉”朱诠释他新的精神价值体系:对任何外在的英雄救世、人类之爱、宗教信仰不抱任何幻想,超越孤独的唯一途径是转向自身开掘精神力量──即自我超越、自我救赎的努力上。海明威新的精神价值,实际上是人类宗教情绪在现当代的延续,他的人物也充满了耶稣殉难同时包含自我教赎的意象。  相似文献   

16.
《呼啸山庄》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故事情节、景物描写、人物塑造,更在于它对如火如荼的爱情的独特刻画,为读者展现了主人公波澜起伏的感情世界,以及匪夷所思的浪漫主义手法运用。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人是孤独的.能面对孤独的人他的内心是充实的.狂欢放纵是对孤独的逃避与慌张。面对孤独能体悟到人生的另一种真谛:超然物外,敢问苍天。人的尊严不是身居高宫要职的显赫.也不是名利双收后他人的青睐.人的尊严是孤独地展现自我。  相似文献   

18.
电影拥有自身独特的符号表意系统,影像符号比传统的文字符号更加的庞杂,更加的多义化,表达的含义也往往蕴藏的更深。2011年的电影《钢的琴》被誉为近些年中国电影少有的佳作。这部具有鲜明影像风格的影片,将镜头对准被甩到社会边缘的普通下岗工人的生活,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一个小人物与无法妥协的发展潮流对抗的唐吉坷德式悲壮故事。试图运用电影符号学理论,从叙事结构和影像语言设计两个层面入手,对影片所蕴含的个人抗争、阶级平反等深层含义进行挖掘与展现,并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来展现这部优秀作品的真正艺术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朦胧的欲望》是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代表作之一,在影片中,导演使用顺时叙述即时经验、不确定的叙事方法,从马蒂厄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欲望交汇的爱情故事。马蒂厄的讲述作为影片的主体,却时常被一些惊奇的场景所打断,他本身的叙述也是充满了矛盾、欺骗与迷惑,导演甚至起用两个女演员去塑造肯奇塔,这更增加了影片的朦胧之感。然而正是导演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这种主观的"欲望支配下的人"的视角,恰恰能最为真实地展现人的欲望所特有的那种分裂、朦胧与惶惑。  相似文献   

20.
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历史上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其诗歌创作中渗透着“酒”文化,在“醉”的表象背后,是陶渊明独立、自我精神的另类展现,其诗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和文化价值。文章结合陶渊明的人生际遇,以其诗歌创作为切入点,对诗歌中的“酒”文化及精神进行全方位的挖掘,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饮者”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