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教育》2006,(12):27
一、口算[8:1] 10×5= 30×6= 700×7= 24-6= 64÷8= 87÷9= 28÷3= 6×4 6= 7×8 4= 4×3 2= 4/5 1/5= 2/7 4/7 = 1/8 1/8= 7/9-2/9= 1-1/3= 4/5- 4/5=  相似文献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材中是通过三个例题逐步推导揭示的。其推导过程较为繁琐,部分学生难于理解。为便于学生掌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在学生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后,采用如下步骤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填空:3/4×( )=1 1÷3/4=( ) 1 1/3×( )=1 1÷(1 1/3)=( ) 2/5×( )=1 1÷2/5=( ) 8×( )=1 1÷8=( )通过以上练习,让学生明白:求1除以某数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第十一册. 方法一 师:先填空,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2/3÷2=2/3×( )=( ) 4/7÷2=[4/7×( )]÷[2×( )]=( )×( )÷1=( )×( )=( ) 5/8÷3=( ) 师:你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下面是六年级下学期一节复习课的片段: 师: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 生:(a+b)c=ac+bc. 师:计算下面几道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3.52×1.7+1.7×6.48 (2)15.26×7.3-5.26×7.3 (3)89×101-89 (4)18×(1/2+4/9) (5)(48+64)÷16 (6)18÷(1/2+9/10) 第(1)~(4)题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正确.第(5)题,全班45人中,有35人计算如下:(48+64)÷16=48÷16+64÷16=3+4=7.第(6)题,有30人是这样计算的:18÷(1/2+9/10)=18÷1/2+18÷9/10=36+20=56.  相似文献   

5.
请小朋友先思考以下两道计算题: (1)(12×21×45×10.2)÷(15×4×0.7×51)= (2)10÷[9÷8÷(7÷6÷5÷4)÷3÷2]= 用通常的方法,看起来运算比较繁琐,运算的结果很容易出错。如果我们把算式中的除法运算转化为分数或分式,对分数或分式进行约分、化简,得最终结果,这样运算显得非常简捷。  相似文献   

6.
在批改小学生的数学作业时,我们看到作业中产生的错误是多种多样的。但认真分析一下,可以发现有许多错误雷同,表明这些错误的产生,是有其规律的。例如,强调了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把式题8×1/4÷8×1/4错成2÷2=1,把3-1(5/13) (8/13)错成3-2=1;集中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后,就有许多学生竟把“勤备  相似文献   

7.
第五届华罗庚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复赛试题中有这样一道计算题:((19 5/9 3 9/10-5.22)/(19 5/9-6 27/50 5.22))÷((1993×0.4)/(1995×0.5) 1.6/1995),测试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解题过程冗长,计算复杂,耽误竞赛时间,违背了命题者的初衷。事实上,原题可直接简化为1÷4/5,由原式到1÷4/5是思维过程的一次跨越,它不是靠灵感而是靠长期训练的积累,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 1.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经过观察,可发现  相似文献   

8.
思考题:在下面等式的合适地方填上运算符号 、-、×、÷和(),使得等式成立。1 2 3 4 5 6 7 8 9=1……(1)解答这道题,通常采用逆推法。例如,假定9的前面为“-”号,那么(1)式变为:1 2 3 4 5 6 7 8-9=1这就要求:1 2 3 4 5 6 7 8=10……(2)再假定②中8的前面为“ ”号,那么就要求:1 2 3 4 5 6 7=2  相似文献   

9.
一、计算 1.直接写得数. 225 75= 108-29= 9.3 2.7= 8.23-3.5= 3/4-50%= 1/3 5/6= 4.5÷0.01= 1/8÷0.125= 5/7×2.1= 14.7÷7= 8÷4/9= 9/10÷3/5=  相似文献   

10.
1.利用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引入 (1)让学生回忆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及其推导方法。 (2)请每位学生分别计算: ①2~2×2~3;②3~2×3~2;③a~3·a~4。 (3)再让学生根据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分别说出2~s÷2~2,3~4÷3~2,a~7÷a~4的结果。 (4)总结(3)中三人除法的运算规律,并让学生计算a~m÷a~n(m>n)的结果。 (5)用语言、文字归纳同底数幂除法法则。 2.利用类比方法引入 (1)让学生回忆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及其推导方法。 (2)类比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 计算2~5÷2~2,3~4÷3~2,a~7÷a~4:2~5 ÷2~2=2×2×2×2×2/2×2=2~3。  相似文献   

11.
通用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二册64面的第4题是: 看一看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写出来。 5 5 5 3 3 3 2 2 2 2÷2 1 4 4 4 在一位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练习时,将“2 2 2 2 1”改写成了“2×4 1”。教师对此立即给予肯定。并赞扬说:“××同学肯开动脑筋,  相似文献   

12.
一、案例(一)师:怎样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想一想,你还能用别的方法吗?列出算式并说出你是怎样思考的。学生汇报交流解法与解题思路。学生探索出下面6种不同的解法,教师板书如下: (1)5×5 3×3-[(5—3) 5]×5÷2—3×3÷2 (2)5×5-[(5—3) 5]×5÷2 (3×3—3×3÷2) (3)5×5-[(5—3) 5]×5÷2 3×3÷2 (4)[3 (5 3)]×3÷2—3×3÷2 (5)5×3÷2 3×3÷2 (6)(3 5)×3÷2 (二)师:刚才同学们用了6种不同的方法求出了阴影部分的面积,请大家回顾一下解题思路,观察比较一下图形和算式,看看哪些解法的思路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3.
案例: (教学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4/5÷2该怎样计算) 生1:4/5÷2=4÷2/5÷2. 师:你能算下去吗? 生1:4/5÷2=4÷2/5÷2=2/2.5=20/25=4/5. 师:怎么样? 生2:不对,怎么又变成4/5了. 师:虽然不对,但这位同学能大胆尝试,说明他有勇气,新的发现往往都是在前人失败的基础上产生的.还有其他设想吗? 生3:4/5÷2=4÷2/5=2/5. 师:你是怎样思考的? 生3:我受分数乘整数方法的启发,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师:这位同学的设想有道理,是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进行猜想,了不起!还有其他想法吗?  相似文献   

14.
在学生的作业中,或单元测试时,一些学生常常把简单的计算题做错。例如:①3×2=5,②8 2×9=90③4.65-2.5=4.4④(1/2) (1/3)=(2/5)⑤1÷2.5=2.5……我们认为学生答题致错的主要原因是“定势”造成的干扰。所谓“定势”是指一定的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6667页《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自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改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的大小不变。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猜想性质⒈抢答20÷5=()(20×3)÷(5×3)=()(20÷2)÷(5÷2)=()  相似文献   

16.
在中小学数学教育刊物上,有教师著文发表了同出一辙的观点(以刊载时间先后为序):文[1]αb÷α6=α6÷α·6.文[2]63~(1/2)÷3 6~(1/2)=6×3~(1/2)÷3×6~(1/2).文[3]认为方程8÷0.4x=11.29-10.65与方程8÷(0.4x)=11.29-10.65有区别.文[4]将方程0.95÷4x=1.9中的“0.95  相似文献   

17.
一、让学生理解繁分数概念教学繁分数以前,先复习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并要求学生把下面三组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 1.3÷5= 4÷7= 8÷9= 2.2/3÷3= 5 6/7= 3/5÷7= 3.1/2÷2/5= 5/6÷4/7= 3/4÷4/5= 第2、3组题的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以后,教师指出,这些分数都叫做繁分数。接着设问:“什么叫做繁分数呢?”当学生表述有困难时,教师可以  相似文献   

18.
急转弯     
将“好好学习”换成数字,使4道等式都成立。你能行吗? 好9×5÷95=好好6×4÷64=好学9×8÷98=学习6×5÷65=习  相似文献   

19.
智慧城堡     
《小读者》2008,(3)
以下谜面皆为数字,谜底皆为成语:11%1/10=1/109÷9=13-2>05/4=1 1/410×1000=1000010002=100×100×10010=(9 9×9)÷9345670802345678987.5%=7/8(答案请在第5期上找)(湖北省武汉市冯秀强摘荐)以下谜面皆为数字,谜底皆为成语:11%1/10=1/109÷9=13-2>05/4=1 1/410×1000=1000010  相似文献   

20.
分数除法的法则是: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分数除法为什么要颠倒相乘呢?我们可以用以下五种方法推导之。 1、利用乘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推导。 3/4÷2/5=3/4÷(2÷5)=3/4÷2×5=3/4×5÷2=3/4×(5÷2)=3/4×5/2 2、利用商的变化规律,把除数变为1进行推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