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一个至关重要的板块,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分值占比较高,文本选材精致,题型设置相对固定,但抽样分析答题情况发现,学生普遍在文本整体理解、信息筛选、阅读速度和方法、答题规范性和程序性、卷面书写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文章从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的题型设置和考查重点展开论述,对学生在做现代文阅读题时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中考现代文阅读备考的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高中英语故事类文本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与实践,以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了故事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方法。包含四个部分:关注文本信息,学习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构建人物关系网;赏析语言特色,深入理解故事内容;读后迁移创新,联系生活形成新知。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有主题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学会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教学的读后阶段,是教师检测阅读教学效果,学生巩固、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发展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但在目前阅读教学中教师针对读后活动的设计,存在着活动形式单一、难度过大、与文本脱节等问题。促进巩固课文理解的读后活动设计,需要关注读后活动的形式、读后活动的难度以及读后活动的思维培养。1.问题提出背景阅读教学的读后阶段,是教师检测阅读教学效果,学生巩固、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发展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但在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如何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插图入手,详细地剖析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细读插图与解读文本内涵相互融合,促进学生深入体验和感悟文本内涵,凸显阅读导学活动策略。  相似文献   

5.
预测作为一项重要的阅读策略,在阅读中能够构建学生的阅读思维,激发学生阅读期待,提升阅读质量。通过对文章的题目、插图、留白、线索、细节关键句、生活积累等方面搜集信息进行预测,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更好地进行文本阅读,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群文阅读教学"的"大"与单篇文本解读的"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提出"任务驱动,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求同存异,提升群文阅读的思维品质""情境设置,形成群文阅读的读写共融"等策略,使群文阅读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7.
王保霞 《英语教师》2023,(17):138-140+149
基于高考英语中读后续写新题型的出现,结合教学实例,探索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模式的实施。提出合理利用阅读文本,明确读后续写主题;结合不同类型文章,科学把控续写难度;阅读注重分析推理,续写符合逻辑思维;深入剖析阅读材料,续写内容前后呼应;充分理解阅读文本,模仿语言表达方法;打造良好语言环境,顺畅推进读后续写等有效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8.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一般分为读前阶段、读中阶段和读后阶段三个环节。教师往往关注如何设计读中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训练阅读策略和如何设计读后活动来巩固与应用阅读信息,而读前活动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然而,读前阶段是小学生从心理和认知两方面做好文本阅读准备的阶段,为积极参与文本阅读和开展有效阅读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读前活动,来为后续文本阅读做好预备。  相似文献   

9.
预测是阅读童话的一种策略。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题目、文中插图、随文旁批、故事情节以及课后练习对后面的情节发展、结局、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内容进行推测,可以解决文本深处的问题,从而达到深度阅读,使阅读之旅充满奇妙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王娟 《英语教师》2023,(6):158-161
结合实例,探究借助问题链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生成的策略。提出教师可利用问题链导入新课,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由浅入深设计问题链,维系学生阅读兴致;运用问题链梳理文本,学生掌握阅读结构;围绕核心设置问题链,优化学生阅读行为;精心设计优质问题链,推动学生深入阅读;学生参与补充问题链,理解阅读文本内涵等。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是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深入理解文本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分析小学语文阅读问题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文本为载体、以质疑为核心、以兴趣为导向等优化问题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教材插图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效地使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地运用好教材插图,让其发挥出它潜在的辅助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吕可 《成才之路》2013,(2):21-21
阅读理解一般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小学阶段的阅读理解题大多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这类阅读大多属于情感类文章,学生容易与文本形成对话。学生有话可说,做起题来也会得心应手。文学类文本阅读关键把握作者的"情",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如何把握这个"情",现在提出以下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4.
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头戏,而文本解读的处理方式决定着阅读课的质量。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阅读教材为例,从解读标题和插图、解读关键信息词、解读文本的语言、解读文本的价值四个策略入手阐述如何优化文本解读,提升阅读课的质量,实现知识、能力和思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有着紧密联系。本文作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教师教学中容易忽略的插图使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高效利用课本插图的几个策略:借图切入,激发学生兴趣;图文结合,促进文本理解;看图说话,训练语言表达;借图发挥,提升语文素养;图文创新,构建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62):31-33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两个特殊的单元,分别是阅读策略单元以及习作单元。通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教师都会融入不同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重新进行构建。和普通的单个文本阅读不同,阅读策略单元属于阅读单元,是将几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呈现,更能够突出训练的递进性,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文章就阅读策略单元的概念、编排特点进行阐述,分析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开展阅读策略单元的意义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开展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自我提问策略就是指阅读者对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从文章中获取信息,掌握文本意义的策略。在绘本教学中,引导孩子在绘本封面、内容矛盾、情节反复、图画空白、画面细节处进行自我提问,培养孩子预测猜想、观察感悟、分析理解、联结同理以及类比转化的阅读能力,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预测"作为一种阅读策略,是指读者在阅读中根据已有的信息和经验对故事发展、文章观点等进行预先推测,并在文本中寻找相关信息来验证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文本、插图中预测主题,掌握预测的方法,形成预测能力,养成预测习惯,可以达到高效阅读、深度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语境是读者理解语言文字必不可少的语言环境,只有在具体语境下,语言文字才有其功能意义,也只有立足语境下的阅读理解,才有可能将文本意义和理解意义统一起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准确理解文本意义的语境策略有多种,如联系上下文语境、阅读情景语境、补充背景语境、识别文体语境和拓展文化语境等。掌握了一定的语境策略,对文本的理解将更深入、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语境是读者理解语言文字必不可少的语言环境,只有在具体语境下,语言文字才有其功能意义,也只有立足语境下的阅读理解,才有可能将文本意义和理解意义统一起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准确理解文本意义的语境策略有多种,如联系上下文语境、阅读情景语境、补充背景语境、识别文体语境和拓展文化语境等。掌握了一定的语境策略,对文本的理解将更深入、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