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冬 《教育探索》2005,(9):76-78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问.既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又研究听话人时发活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同语义学一样.语用学也研究“意义”,但是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交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语言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语言的过程.语用学认为.话语不仅表达了说话人一定的意见、而且完成了一种行为;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而是一定的言而有信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又可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这一理论把话语汇同说话人的意图联系起来,从一个方面指出了话语之所以含有不同语用意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何丽  段婷 《毕节学院学报》2008,26(2):108-110
模糊语作为交际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交际者在交际活动的示意和释义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性的总称。既然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很少有言谈追求刻意,那么基于语用学的角度,从说话人表达和受话者理解层面分析言语交际中的模糊语现象,指出模糊语可以使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更加得体、合适,有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说话往往并非直截了当而是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这就是语言使用的间接现象。语言使用的间接现象已受到语言学界的普遍重视,语言学家把此现象称为间接言语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间接言语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并给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英语间接言语行为知识和间接交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说话人给出模糊信息 ,也是一种语用策略。我们把这称作言语交际语用功能。虽然与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有偏差或相违背 ,但又是符合目的———意图原则的 ,因而是可以理解的。人的心理千差万别 ,交流中说话人不总是给出明晰的信息 ,从而就会产生模糊信息现象 ,让受话者在交际活动中运用语用策略和认知心理来推知说话人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交际能力所包括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中,“听是交际活动中的核心。”作为学习言语的一种手段,听又是掌握语言的必由之路。学习发音、学习说话都离不开听。听是学习的开始,也是说话的基础。在母语中,听力是在长期语言习得环境中自然形成的,但对外语而言,听力的获得和提高却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和严格训练。著名美国语言学家克位申在其“输入假说”理论中也强调指出:“无论儿童或成年人,在语言习得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  相似文献   

6.
言语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凡是在运用和交际过程中的都叫语言,即有声的语言信息,而在心理活动中,即思维的过程中的都应称作言语。心理学上的解释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音义统一的全民性交际工具。语言的基本结构材料是词。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它包括言语表达和言语感知与理解过程两个方面。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总是边想边说,两个过程是迅速地转换、交替进行的,说出来的话,是前面想过的东西,在说的同时又在想后面要说什么,这就把言语与语言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言语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凡是在运用和交际过程中的都叫语言,即有声的语言信息,而在心理活动中,即思维的过程中的都应称作言语.心理学上的解释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音义统一的全民性交际工具.语言的基本结构材料是词.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它包括言语表达和言语感知与理解过程两个方面.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总是边想边说,两个过程是迅速地转换、交替进行的,说出来的话,是前面想过的东西,在说的同时又在想后面要说什么,这就把言语与语言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为了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并能够让听话者明白说话人的意图,应该使用精确语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模糊语言才能达到不同程度的交际效果。基于此,从模糊语言的特征和类型出发,着重探讨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9.
石小闻 《海外英语》2011,(8):270+280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通过一些例子,探讨了英语委婉语的粉饰功能,以及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为实现这一交际功能而采用的一些语用策略。它们是:假信息策略和模糊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不仅揭示了“听”和“说”的共时性和整体性,而且提示了训练的基本途径,即通过“口语交际”来学习“口语交际”。因此,它的教学过程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生动的、活泼的、有趣的言语交际的过程。那么,如何开展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一、创设情境,在模拟中训练创设情境是语言训练的常用手段,它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由此激发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内在需要、内在动力,可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课上情绪高涨。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1.
一、非言语交际的作用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语言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书面语和口语上。非言语交际在整个交际中的作用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步为人们所了解,并开始引起外语师生的注意。所谓非言语交际是指人们不用语言和文字而是用一些“无声的语言”,如手势语、体态语或面部表情等动作来表达说话人的意图和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陈韵 《文学教育(上)》2008,(21):112-113
“挡驾”是秘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所谓“挡驾”,是指秘书人员为保证领导集中精力想大事、抓大事,对领导日常工作中无关紧要或关系不大的人和事进行鉴别和剔除的一种把关性措施。秘书平时说话都力求把意思表达明白、清楚,这是工作的需要、交际的需要,但在挡驾工作的某些特殊语境下,恰恰需要不直接、不明白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便让人自己去体会、去捉摸,从而收到巧妙的表达效果,这样模糊语言便在挡驾工作中找到了巨大的运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家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在交际过程中,言语信息只占交际信息总量的35%,其它非言语信息则占65%。不仅如此,体态语言的运用也自然丰富了交际手段,使得言语的重复和强调相对减少,言语活动的负担也大大减轻;而信息的增加,也有益于人们突破通过单一渠道理解话语意义的局限,从而能够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因此,不少国家都非常重视“体态语言”的教学。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学习文明得体的进行交流”,“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信、负责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平时的语言交际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的言语并不能迅速而清楚地让他人理解,他人必须通过当时说话的实际情况或文章的上下文(语言学上称之为“语境”),从几种可能的意思中选择最可能符合说话人原意的那个意思。当然,这种语言的模糊现象在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不会引起太大的麻烦,但若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发生的话,很可能会引起误解,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将对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和研究中发现的汉英两种语言的一些模糊现象进行分析,以加深我们对这两种语言的认识,促进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及母语是英语的外国人的汉语学习。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使用语言过程中一种普遍现象。文章从语音、构词、语法、修辞四个方面阐述了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从言语交际角度看,英语委婉语本质上体现为一种间接言语行为,目的在于表达说话人的意向含义。英语委婉语更体现为一种交际策略,集中体现为禁忌、礼貌和粉饰三大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6.
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是提法的改变 ,而且是把听说能力置于重要位置 ,作为交际手段从小进行培养。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人们是在社会交往中借助语言来交流思想 ,沟通感情的。一定的言语产生于双向互动的言语情境之中。在口语交际中 ,除了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外 ,还应具备交往的能力、待人处事的能力、临场应变的能力 ,这些能力是现代社会人们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从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那么 ,应该怎样去上口语交际课呢 ?下面仅…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言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模糊语言比精确语言表述的更准确、更生动。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中,恰当贴切地运用模糊语言,更能使作品产生神奇绝妙的表达效果,显示出巨大的表现能量。不仅如此,在情感的表达上,模糊语言也有其独到之处,它能使情感物化在言语表达之中,使情感产生一种张力,使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8.
学生口语表达的同质化是英语课堂中的常见现象,其实质是一种非创造性模仿。学生的口语表达需要也必须通过模仿,但模仿要建立在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交际意图的内生性及表达内容的创造性等基础之上。为此,教师要把学生的言语形式和思想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让其在理解中表达,在表达中理解,从而积淀语言运用的经验,生成鲜活的口语表达智慧。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语言是一种言语交际现象,在一定语境中具有语用模糊性。语用模糊性表现为言语相对模糊,是言语本意与特定语境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在“模糊”与“非模糊”的分界上,同时还表现为模糊的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话语交际中,很多情况下说话人并不直截了当地表达意图,而是采用曲折委婉的方式,其中话语暗示是一种重要的言语策略。话语暗示机制是由话语暗示的手法、类型、制约条件、动因等元素组成的一种会话规则系统。根据暗示言语执行的交际原则潜准则,话语暗示可分为礼貌式、省略式、幽默式。话语暗示机制是发生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因此,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都参与其中,暗示机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