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直播节目已成为广播电台的主要节目形式之一。主持人直播文艺节目在各家广播电台的地位十分重要,但直播文艺节目在热热闹闹的表层下,存在着随意性大、节目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本文就主持人直播文艺节目的规范化管理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主持人直播文艺节目随意性大。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2.
李多 《记者摇篮》2009,(11):53-53
目前,广播文艺节目的主持人,是集采、编、播于一身。既是节目的主持人,又是节目(作品)的编辑。直播板块、热线电话以及"戏迷"进入直播间与听众互动,已成为广播文艺节目的基本形式。这种形式,要求主持人(编辑)不仅要有较高的播音素质,也要有较强的编辑水平和能力作支撑。为此,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编辑)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艺术以及职业道德的修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建立网络加强监听主持人直播节目再上新台阶童绮霞,沈雪兰株洲人民广播电台从1991年6月试办主持人直播到现在已经3年多。主持人直播节目由1个板块、4个小时节目发展到4个系列台、1套星期天特别节目,每天直播时间长达32个小时。主持人直播节目的发展,对于开...  相似文献   

4.
对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洁 《记者摇篮》2010,(5):54-54
随着广播文艺节目形式的不断更新,对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主持人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因而近几年来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应具备以下素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广播改革的不断深入,调频文艺台、音乐台、儿童台、交通台等专业化的电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节目也由原来录播方式转变成直播方式,这种方式缩短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由原来的单向交流变成双向交流,尤其是主持人直播板块节目的出现,给广播增加了活力,带来了勃勃生机.这些对于广播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当我们以极大热情去培植它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文艺节目主持人各方面的素质还亟待提高.笔者在这里想对文艺主持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精彩的直播节目与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有着非常之关系,主持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直播节目的优劣。作为广播直播节目主持人,广播应该像口语那样挥洒自如,生动活泼,而口语是不能照搬的语言,在直播中注意语言规范的同时还应该具有语言的优美感和韵律感,精彩的直播节目来自于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主持人节目,为广播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广播从低谷中走了出来。不可否认,主持人节目的出现,是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台热线直播节目以其时效性、现场感的“共时空效应”的显著特点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不但增强了节目的信息容量和播出的实际效果,而且使传统的单向传播成为一种双向的大众传播,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双向互动,这种全新的传受关系成为广播节目突出的亮点.但是,在热线直播节目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热线直播节目的定位不明、宏观容量失控、情感倾诉类节目格调不高、随意性大以及主持人驾驭节目能力弱等.如何办好办活广播热线直播节目,满足不同层面受众的需求?本文围绕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设置定位与运作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板块主持人直播节目与广播改革吴东霞,吴钧1992年9月28日清晨五点整,无锡经济广播电台以24小时大板块主持人直播的崭新形式出现在太湖之滨的无锡上空。它们的出现既是时代与社会的需要,也是广播改革的必然。改革开放的时代;使人们对信息的及时传递,对社会...  相似文献   

9.
广播的直播,是指广播节目在广播制作室内不经过录音而直接播出;广播的录播,则是广播节目利用录音机先录好音后再播出。 1906年12月25日,人类第一个广播电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实验电台,便是以一位妇女直播的声音而惊动世界的。我国在1940年12月30开播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文字节目到文艺节目,大量采用直播,甚至像《黄河大合唱》那样的大型节目的播出,也是由文艺团体数十人、上百人站在话筒面前直接向外播送的。当然,这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关。 初期的直播与录播,区别的标志是是否使用录音机。近年来,在我国新闻改革中出现的直播节目已经不是初期的那种态势的直播,一般都设有主持人,名曰主持人直播节目,并且引进听众参予,使得传播者与接受者发生直接的交流关系,这是直播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0.
广播是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媒介。特别是在人们行车的过程中,广播直播节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入互动话题讨论越来越受到广播直播节目的喜欢,但是在互动话题的选择上也要加强,避免出现为了互动而互动的情况。针对社会群体对于广播直播节目互动话题的关注性程度提高,及其在广播直播节目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广播直播节目互动话题在节目形式丰富、节目针对性和凝聚度提升、加强和听众互动上的功能角度出发,对广播直播节目互动话题选择的目的性、原则和切入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为广播直播节目主持人互动话题选择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提升广播直播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访谈类节目是当今比较流行的节目形式,但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随意性大、主持人控制不住场面等等。笔者以自己的经验与心得,从节目运作的三段流程,对广播直播访谈节目的驾驭艺术进行粗浅的研究和探讨。一、前期准备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一书中提到:经验丰富的记  相似文献   

12.
张敏 《记者摇篮》2009,(11):83-83
直播板块节目作为一种受听众欢迎的广播形态,已经存在十多年的时间了。从1986年底南方城市兴起了广播节目改革热潮,珠江经济电台推出了大板块主持人直播节目,到198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节目改革中推出《午间半小时》、《今晚八点半》等综合性主持人节目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焕发广电生机的有效载体。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集采编播于一身的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底,新组建的辽宁广播电视台通过建设文艺节目中心,实现了文艺品牌节目优质资源的共享。根据不同节目的需要,不仅实现了主持人的跨界主持,还将品牌文艺节目,通过编辑的再制作,同时在广播、电视两个窗口进行播出,而且对于电视文艺节目的节目样式也在广播文艺节目中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广播宣传改革的深入,我国电台节目的播出已广泛地改录播为主持人直播。主持人直播板块节目的兴起,使广播节目呈现出灵活、快捷,能与听众双向交流的特点,广播固有的优势得到了更佳的发挥,直播一出现就带来了听众对广播的热情空前高涨的可喜形势,广播的收听率大幅度提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十年前比较,现在有不少电台的直播节目收听率出现了大滑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广播主持人热线直播节目作为现代广播传媒中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和节目类型,从兴起之日起一直风靡并由此引发全球广播媒体的震动。本文试从广播主持人热线直播其在技术的表达、及节目内在信息的设置与组织等层面,探询主持人热线直播、这一广播重要的节目形态,其在满足传、受双方各自需求的同时所展现出的魅力建构。  相似文献   

16.
《听众之声》节目是鄞州电台一档对农热线电话直播节目。每天早间7:30开始,长度半小时。听众在节目中发布转让和求购信息,或获取信息和某种帮助。热线在广播节目中开通,变间接传播为直接传播,听众从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听众与主持人的对话直接成为节目的内容。听众参与带有很大随意性和即兴性,节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主持人话筒前的表现与听众交流的现场发挥。  相似文献   

17.
广播移动直播是近年来广播直播节目的进一步拓展,其应用极为广泛。在广播移动直播中通常会遇到文稿撰写、组织形式、主持人状态、直播车技术准备等若干问题。本文从多角度加以论述,为广播移动直播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杨帆 《记者摇篮》2005,(7):51-51
近年来.舆论监督类直播节目在各地广播媒体普遍开办起来。节目中,主持人的语气、语感、语态、语情势必对受众产生直接影响,受众往往会根据主持人语言表达的情绪、感觉、态度,就某一问题某一事物做出判断和决定。因此,主持人语言分寸是否得当,对舆论导向和节目品位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舆论监督节目主持人怎样掌握好语言分寸呢?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系统地回顾和小结了上海东方电台改革与成长的历程与经验:当广播热刚开始升温,就对广播新模式进行梳理与反思;在追求深刻与厚重问题上,明确并较好地驾驭广播快而广的独特优势;面对广播新模式的膨胀,及时压缩热线节目,使节目从无序逐步走向有序化;提出“直播节目录播化,录播节目直播化”口号,使直播节目具备录播节目的精细、完整、从容等特点,使录播节目具备直播节目亲切、自然、生动等特色;在东广节目的三个支柱─—信息性、服务性、参与性中,更强调发挥服务性这一广播独备的功能;不断开展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以振奋刺激广播;着力物色、培养和包装节目主持人;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节目质量评估系统,加强对直播节目的考核与监控;同步进行体制与机制改革,以保持广播发展的后劲与潜力。  相似文献   

20.
广播主持人直播节目应该并且能够办得有深度。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深度是由主持人和听众、嘉宾共同完成的。但作为节目“灵魂”的主持人,因其担当的社会责任,对节目质量的提高起着主导作用。从此次全省首届广播主持人直播节目评选来看,成功的主持人往往较好地扮演了“一身三任”的角色: ——引导。诚然,主持人与听众在节目里所处的位置是平等的,两者之间的交流应似朋友般亲切,但其作用却不能等同于一般听众,而应充分履行节目组织者的使命,在交流中给听众以潜移默化地引导。获得本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