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将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繁为简、化静为动,使模糊的、抽象的事物变得清晰、具体,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丰富感性经验,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近年来,南京市美术教研组尝试在美术教学研究中运用范例教学法,而现代教育技术恰好为范例的呈现提供了较好的媒介,我园教师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教学范例,探索了美术教学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幼儿美术绘画活动中,绘画范例以它较强的正面示范引领作用,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施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工作者纷纷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教育情景中原本几乎约定俗成的教育元素。绘画是发展幼儿创造想象力的一种有效的形式,但是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往往受教师范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集体美术教学中教师绘画范例的运用就成为了当今幼儿美术教学研讨中争论颇多的话题。但如果在绘画活动中不提供范例,我们经常会听到幼儿说:"我不会画"。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不提供范画的美术活动可以怎么上,才能避免模仿,从而增加幼儿的自信能够大胆表现呢?  相似文献   

3.
侯晓 《家长》2023,(25):146-148
<正>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美术教学的作用不断凸显。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名画欣赏活动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刺激幼儿感官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重视在幼儿园中开展名画欣赏活动,带领幼儿探索名画里隐藏的宝藏,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及美术素养。文章结合幼儿园教学,分析名画欣赏活动教学策略,以期切实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幼儿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在美术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那么老师是否要提供范例呢?给幼儿怎样的支架启发他们的绘画灵感?怎样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爱?随着过去那种单纯的技能传授、范例模仿法在教学中逐渐被取谛,在教学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陷入了过分注重幼儿自然发展的境地,由于担心被模仿,教师不敢示范或提示范例,  相似文献   

5.
探索新的范例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过去那种单纯的技能传授、范例模仿法逐渐被大家摒弃,在教学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又陷入了过分注重幼儿自然发展的境地.尤其在“范例与幼儿创造性表达”的关系方面发生偏颇,造成教学的无限制性和放任,美术教学活动出现了新的失衡现象。由于担心被幼儿模仿,教师不敢示范或提供范例,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停留在思维和语言表现阶段,幼儿的美术发展因缺乏必要的引导而停滞不前,范例和示范的运用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6.
幼儿阶段作为其成长启蒙阶段,要能够认识到对 其创造性进行培养的重要性。幼儿美术教学中不仅要让幼儿 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幼儿在美术学习中能够 更好的表现自己的创造力。本文先阐述幼儿美术教学中创造 性培养的必要性,接着提出幼儿美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策略, 以便更好的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的美术学习活动过程中,张弛有度的范例、灵活巧用多媒体、点面结合的讲评等有效的"干预"方式,不仅有利于幼儿对学习内容的把握和技能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幼儿的情感与体验、能力与创造的发展,使教学活动在幼儿自主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中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8.
谢芳 《生活教育》2012,(16):71-74
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大胆充分地表现自己。幼儿园教学要依据幼儿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以“玩”为切入点进行美术教学实践,通过玩得欢喜、玩出水平、玩出创意三个层次,为幼儿拓展美术表现空间、创设表现平台并提供必要的美术能力助力指导,让幼儿带着游戏的心理走进美术,在自由的涂鸦中实现对美术色彩造型的感知、形式方法的了解,想象创造的表现三个递进且相互交融的感知过程。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种,因其表现手法、操作材料的多样性、多彩性,使之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特别喜爱的一种活动,因此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的话"?我认为不仅需要幼儿教师正确的教育理念,还要对幼儿绘画心理的理解与开发,对幼儿发现美、表现美的正确引导与充分挖掘,将创意、个性的培养作为幼儿美术教育重点,通过对幼儿美术活动恰当的指导,建立正确的儿童美术发展观,促使幼儿的美术表现力不断提升。因此,我利用自己带大班美术教学的契机,尝试进行水粉画教学试点,通过引入丰富的绘画手法、材料等,开拓幼儿的眼界,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从而达到提升幼儿的美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以往我园上美术课,只重视教学的结果,只要孩子画出来的画符合老师要求,就算成功。幼儿学画以临摹老师的范例为主,老师怎么画,小朋友就怎么画。有些小朋友临摹水平很高,但让他们画意愿画,就束手无策了。这种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幼儿阶段的美术教学不能只重视美术教学的效果,还要重视教学的过程,注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和色彩的感受能力,以及发现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徐兰 《考试周刊》2012,(55):185-186
孩子进行美术创作不仅是表现他们的所知.更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美术活动应成为孩子表达所知、所想、所感的天地。而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做适时、适当的指导。生活化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指导幼儿美术教学时常用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2.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因此美术知识、技能只是促使幼儿发展的手段或工具。只有把美术作为幼儿幼儿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过美术教育促使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创造机会让幼儿走出活动室,走向自然和社会,探索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是目前美术教学的一个创新之举,使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美术活动,培养幼儿感觉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如何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崔爱玲美术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教师能根据幼儿特点加以有效的指导,定会使幼儿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否则,极易使幼儿失去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给幼儿以精心的指导和帮助十分重要。一、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寻找...  相似文献   

15.
<正>纸艺教学是美术教育的内容之一,是指以纸质材料为媒介进行的艺术造型活动,且以集体教学形式开展。范例是指提供给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典型素材和启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支持性事例,其内容包括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图片、实物、视频、艺术作品等。实践中发现,范例在纸艺教学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它能唤醒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受与欣赏,促进幼儿对美的事物的表现与创造。那么如何让纸艺“巧遇”范例,发挥范例在纸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呢?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积累了以下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独特手段,其根本价值是激发幼儿兴趣,将幼儿内心真实的想法表现出来。美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纸浆画是其中的一种,通过手工和绘画的两种活动,幼儿将自己的创造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教师遵循幼儿美术教学的规律,尊重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纸浆画活动的开展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发展,并且能够让幼儿体验到成功感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17.
名画欣赏能够培养幼儿对艺术美的欣赏和识别能力,提升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对幼儿审美感知的增强、语言的发展、想象的丰富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在中班下学期,我班开展了子课题研究活动,多角度激发幼儿对名画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幼儿对名画欣赏的兴趣。一、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感受美,激发幼儿欣赏名画的兴趣艺术作品大多来源于自然,所以说,大自然才是最好的美感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8.
吕苹 《幼儿教育》2003,(1):11-11
名画欣赏教学是幼儿艺术欣赏教育的新形式,对它的探索与尝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里主要对教学素材的选择问题作一些探讨和反思。一、选材应与儿童生活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就是幼儿的生活。幼儿教育只有扎根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才能发挥其效能。当今风靡世界的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其课程的生成就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兴趣、探索、谈话和争论等。因此,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选材应坚持浅显性、生活性的原则,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与幼儿的生活融为一体。有人曾以西方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期的现代绘画作品为主要欣赏内容,做过名画欣赏教学的实验研究,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幼儿的审美体验能力和想像力的发  相似文献   

19.
范例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因为它过多地使用了临摹的方法,所以在美术教学改革中遭到了怀疑,甚至被淘汰。在《纲要》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发现范例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依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因此美术知识、技能只是一种促使幼儿发展的手段或工具。只有把美术作为幼儿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