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认为,教育应该辅导学生情感的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渗透隋感教育,文言文教学则更要如此,也方便利用。小学文言文教学,重点不仅是带领学生疏通文意,理解内容,弄懂字词,还要注重渗透情感教育。凡是选自教材的文言文可以说都是我国文化沉淀下来的精华,蕴含了古人的智慧,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2.
吕盼盼 《语文天地》2013,(11):45-46
高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古代文言作品越来越多,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文言作品简洁洗练的语句,优雅厚重的意蕴,浓郁深沉的情感,体现出巨大的审美价值。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作品之美陶冶学生情操,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先进文明,语文教学责无旁贷。语文学科具有的鲜明的人文性、情感性、审美性决定了在发展学生情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语文的文言文教材是由一篇篇经典名篇构成,体现着作者的情感价值观,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高中必修选修教材中经典名篇,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生命的蓬勃、伸展,情感的跳跃、激扬。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就会从教材中汲取精神素养,了解社会,体验人生,丰富情感,这种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商。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这种思想与情感的交融使得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语文的情感性,体现在课文的思想内容中,也体现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情感,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情感美的教育?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感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培养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敢说敢为,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情…  相似文献   

5.
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问世以来,以人为本、引导学习、倡导开放、注重整合等基本理念逐渐成为师生必须遵循的重要阅读原则。一、人文性原则1.人文性教育的实质语文教育教学不仅只是表现为工具性特点,还应该更多地呈现出人文性来。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丰富美感和内涵的博大精深上。因为对"人"的关注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所以"以人为本"便成了苏教版高中语文的首要教学理念。语文阅读中的真  相似文献   

6.
专家们极力倡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语文教学不仅仅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还要突显它的文学性,人文性。可翻开语文教参,教学目的与此又有些违背。仅以苏教版必修三第四板块的教学目的而言,它强调:学生能借助工具书确定文言文中字的正确读音和词的含义;学生能正确诵读本专题所选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黄明 《快乐阅读》2011,(2):101-103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语文教材选文应强化人文性,中学语文选文时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应有机地体现在语文教材中。因此,新课改形势下,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与过去相比选文加强了人文性篇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在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变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正>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材上重视着学生人文思想的熏陶和培养。我们应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前提下,重视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渗透教育,通过优美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性的解读,让学生精神上获得滋养。一、情感教育开展的必要性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和突出学生主体性学习意识的发挥,学生只有学习情感、学习兴趣,才能高效投入学习活动,获得个性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注重情感培养,以发展人、提高人的精神世界为首要任务,思想文化融汇于情感人格的培养之中,体现了一种浓厚的人文气息。语文人文性本质回归。成为人们的心灵之学。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摆脱传统思维的桎梏.体现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迫在眉睫。我认为,教学手段更新是实现该任务的重要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一个人认真干好一项工作的内驱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热情是上好每堂课的关键。语文教材,由其独特的人文性、情感性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以此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强调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作为极富人文色彩的一门学科来说,语文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新课标>反复强调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领悟,让文本促使学生情感升华.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材、学生的互动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学生情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  相似文献   

12.
人文因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亮点,语文学科不仅要让学生积累语言、习得语言,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那么,语文课堂如何凸显人文教学呢?这需要教师深入教材,挖掘人文底蕴,从而让语文课堂洋溢人文之美。  相似文献   

13.
<正>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与健康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只注重给学生传授知识,而应该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情感,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失去她的本质,失去她应有的魅力。因此,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情感教育植根于初中语  相似文献   

14.
陆岩松 《现代语文》2005,(2):75-75,8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广泛推行,我校今年从高一开始试用新编苏教版语文教材。新的苏教版语文教材按模块编写,更注重人文性,一方血它要求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深入教材,研读文本,另一方面它又要求教师不拘泥于文本,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之间构建起多种多样的对话平台。可以说,“对话”是新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新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5.
程月 《现代语文》2008,(3):75-7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教学是一个难点,亦是一个热点。人教版高中6册语文课本共计有11个单元44篇文言课文,占了全部教学内容的32%。教材说明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他们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现行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亦有相当分量。可见文言文始终是语文教材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一、高中文言文篇章与情感教学的互动延伸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文言文课程一直以来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难点。由于缺乏时代语境的引入,和对古代文化的陌生,学生对于文言文教学缺乏足够的兴趣。但是,高中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与学习的体系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历来也是在高考中可以体现学生差异的重要部分。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体系下,我们在探究高中文言文教学当中,必须通过加强对学生自身的教育引导,来实现其对高中语文学习的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要注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的三维教学。新课标强调情感目标的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新突破,体现了文言文的人文性,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8.
刘桂香 《语文天地》2014,(31):50-51
文言文作为古代文本,流传至今,担负着历史文化传承的重任。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有“人教版”与“苏教版”之分,大致的学习要点基本一样。区别就在于“人教版”的特点具有一定特点的创新式教学;而“苏教版”则更重视人文方面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我,构建立体的语文学习空间。高中文言文当中最难掌握的就是实词、虚词的语法结构和一词多义的知识。文言文在高中语文考试中又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在高中语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读本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对于学生知识的拓展以及语文写作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苏教版读本打破了传统的一般文本写作形式,有很强的个性,在凸显系统性、人文性、丰富性方面有很好的作用,编写理念和结构体系都有很大的改观,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正确地运用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对于语文教学具有很好的协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体现出较强的人文性和极强的情感价值。而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心。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具体篇目为例,分析其情感因素的表现,并说明情感教育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情感教育,以期为相关方面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