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屋及乌     
比喻因喜爱某人而连带喜爱与他有关的人或物周武王在攻克商朝都城朝歌、建立周朝后,问军师姜太公:"怎样处置商纣王遗留下来的人?"姜太公说:"我听说,如果爱一个人,就应兼爱屋上之乌(连带爱上他屋上的乌  相似文献   

2.
爱屋及乌     
《初中生必读》2011,(7):40-40
比喻因喜爱某人而连带喜爱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周武王在攻克商朝都城朝歌、建立周朝后。问军师姜太公:“怎样处置商纣王遗留下来的人?”姜太公说:“我听说,如果爱一个人。就应兼爱屋上之乌(连带爱上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恨一个人同时也应憎恨他的随从家丁。  相似文献   

3.
覆水难收     
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因先祖封于吕,又名吕尚。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姜太公曾在商朝当过官,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弃官而走,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为了取得周族的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小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钓鱼。姜太公整天钓鱼,家里的生计发生了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没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离开他。姜太公一再劝说她别这样做,并说有朝一日他定会得到富  相似文献   

4.
<正>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  相似文献   

5.
话说当年姜太公在河边钓鱼,所用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也没有鱼饵,而且,鱼钩离水面居然有三尺高。人们都觉得姜太公这样钓鱼很奇怪,可姜太公却说:“这叫愿者上钩。”于是,便有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歇后语。如今,姜太公又要前往河边垂钓了,不知他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钓鱼呢?这天,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姜太公头戴草帽,端着一盆清水,往河边走去。这时,一个同村的小伙子迎面走来,他热情地和姜太公打招呼:“您这是上哪儿去呀?”姜太公笑着回答:“天气这么好,我去河边钓鱼。”小伙子上上下下地打量姜太公,也没发现他带鱼竿之类的东西。小伙子…  相似文献   

6.
姜太公钓鱼     
兰锦辉 《作文大王》2023,(11):28-29
<正>姜太公年轻时就很喜欢钓鱼。有一天,年轻的姜太公正在钓鱼。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姜太公还没缓过神来,就“扑通”一声,掉在了2023年的大马路上。姜太公看看四周,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认识的。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一辆汽车从远处飞驰而来。姜太公哪见过这玩意儿,他瞧见这玩意儿里面有人,还以为是吃人的怪物呢!姜太公大叫着:“怪物吃人啦!快跑啊!”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愿者上钩的姜太公吧,他辅佐周武王起兵讨伐荒淫无道的纣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著名的神怪小说《封神演义》就是以这次战役为蓝本创作的。有细心人发问:这次战役究竟是在哪一年发生的呢?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考证,演变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千百年来多少能人志士为此博览史书,费尽心力,但总不得其门。而今,却有一人,独辟蹊径,轻而易举地破解了这个历史沉睡之谜,他——就是我们这次采访的对象,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著名教授江晓原博士。  相似文献   

8.
当心姜太公,别被他钓了鱼 QQ钓鱼是指别有用心的人仿造腾讯官网页里,在页面上提示用户输入密码,从而窍取真实密码的行为。这里将详细揭露“姜太公”是如何钓鱼的。  相似文献   

9.
过年了,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喜欢在屋门、窗户、箱柜、水缸、粮囤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表达“迎春接福”之意。 关于民间贴福字,有不少有趣的传说,一说是姜太公封神时,他老婆也要请封,姜太公说:“你到我家来穷了一辈子,就封你为穷神吧!”老婆不高兴了:叫我蹲在啥地方?”姜太公说:“有福的地方都不能  相似文献   

10.
人间一直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正因为是“愿者上钩”,姜子牙姜太公每年最多只能吃到两条人间的鲜鱼。最近,天庭正要举办王母娘娘120岁大寿,邀请所有神仙参加。姜太公正为这事犯愁呢!他想:送什么给王母娘娘呢?他左思右想,最后决定送一条人间的鲜鱼给娘娘。于是,他带着他那特别的鱼竿,来到了凡间的一个鱼塘边。鱼塘里的鱼不时地把头伸出水面;有的“扑通”跳出水面,然后缺氧而死;鱼塘里还漂浮着许多死鱼虾。原来蓝蓝的水面,现在变得肮脏不堪。看到这一幕,姜太公感到奇怪,心想:我去年来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变成这样…  相似文献   

11.
姜太公(约公元前1200-公元前1100年),姓姜名尚,字子牙。《史记》说他是“东海上人”。《吕氏春秋》说他是“东夷之士”。可见他是古代的山东人,家住海边。《博物记》说:“(西海)太公吕望所出,今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其浦尚存。”《齐乘》说:“太公,海曲县东吕乡人。”日照,即西汉的海曲县,东汉的西海县,古称东吕乡,可见姜太公原籍日照。今东港区秦楼街道冯家沟村,旧有太公祠、姜公台。棘津,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  相似文献   

12.
伊尹,夏末商初人,出生于今河南开封杞县空桑村,曾辅佐商汤王建立商朝,被后人尊之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奉祀为“商元圣”,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  相似文献   

13.
齐国向有重视工商业的优良传统,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工商富国的人,他在建齐之初便制定了以发展工商业为主的经济方针,即“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这一方针的实施使齐国由原来地薄人少的穷国,发展成为百业兴旺、人才济济的富国强国,使齐国出现了“冠带衣履天下,海岱  相似文献   

14.
华山 《教书育人》2002,(3):47-47
过年了,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喜欢在屋门、窗户、箱柜、水缸、粮囤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表达“迎春接福”之意。关于民间贴福字,有不少有趣的传说,一说是姜太公封神时,他老婆也要请封,姜太公说:“你到我家来我穷了一辈子,就封你为穷神吧。”老婆不高兴了:“叫我蹲在啥地方?”姜太公说:“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从此流传开来,老百姓家家都贴“福”字,希望新年富庶,驱走穷神。还有一说,说是相传明朝年间,有一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到民间查访,来到一个小镇上,看见许多人在围观一幅画。画上一个赤脚女人,怀抱大…  相似文献   

15.
五、武丁托梦【题解】武丁是商朝中后期的一位贤王,他任用贤才治国,使已经衰弱的商朝一度复兴。武丁时有一个贤人叫傅说,他沦落为奴隶,在傅险服苦刑。武丁知道他是一个人才,想重用他,但当时中国社会还是种姓奴隶制,傅说的出身是一个奴隶,连自由民都不是,贵族大臣反对,根本不可能得到重用。武丁思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托梦说得到神的启示,商朝当有贤人辅佐。这个贤人的相貌如何如何。武丁告  相似文献   

16.
伊尹是商朝的一位宰相,他出身低微但志向远大,辅佐商汤兴商灭夏,使商朝的国力蒸蒸日上,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又一个文明时代。商汤死后,伊尹又辅佐三位君王,在他的辅佐下,当时的商朝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伊尹被后人称为"中华第一名相。"  相似文献   

17.
伊尹是商朝的一位宰相,他出身低微但志向远大,辅佐商汤兴商灭夏,使商朝的国力蒸蒸日上,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又一个文明时代。商汤死后,伊尹又辅佐三位君王,在他的辅佐下,当时的商朝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伊尹被后人称为"中华第一名相。"  相似文献   

18.
姜太公散议     
姜太公,又名姜尚,是我国商周之际伟大的军事、政治家,齐国的开国始祖。本主要论述了其身世、功绩和思想,向人们展现了姜太公一生的粗线条。本认为姜太公系炎帝后裔,属今河南卫辉市人,早年曾很穷困,又极不得志,遂隐约百溪,后被周王访取,即获重用,于是协助周、武二王、灭商建周,受封营丘,立国日齐,因地制宜地治理,使得齐国迅速强大了起来。同时,他又是我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本还论及了他的重德轻神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古人姜太公垂钓,用的不是人们常见的渔钩,而是不挂鱼饵的直钩,根本就钓不起鱼,他却说了一句让后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话:"愿者上钩。"姜太公的潇洒道尽了垂钓的天机,而他那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豪放,也使他虽未钓到鱼,却成了千百年来最有名的渔翁。  相似文献   

20.
百科大拼盘     
人在月球上怎样走路由于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因此,月球表面的重力只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因此,一个人在月球上可以轻松地跳6~7米高,但是走路则要困难得多。如果一个人在地球上1分钟可走100~120步的话,在月球表面上他再努力也只能1分钟走上20步。历朝历代学校的名称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称叫“”(xián)。高一级的大学叫“上”,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到了商朝,学校分成四个等级,分别叫做:“学”、“右学”、“左学”、“序”。到了汉代,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