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降低能耗为目标,以空调用热管式换热器为对象,对其几何参数、传热性能的分析,建立了应用于空调系统的热管换热器的设计数学模型.通过热管换热器的初步设计,并结合VB语言编程对热管进行的计算分析得出热管的结构、工况等对传热性能的影响,改善热管换热器的设计,从而提高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利用热管和换热器,建立矿井回风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以矿井通风技术和传热技术为理论基础,分别从经济性与技术性两个方面对其可行性做出论证;通过热管设计计算和换热器设计计算,最终求得分离式热管换热器所需热管数目及其自身级数,同时对矿井回风余热回收系统的布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热管换热器是由高效传热元件——热管组成的一种新型换热器。它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传热效率高、无运动部件、维护简单、运行可靠等优点,特别适宜中、低温余热的回收。  相似文献   

4.
热管是传热技术的一项高科技成果,它有极高的热导率和热效率,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为使其安全可靠的工作,在设计热管时应注意工作液的选择及其工作极限。  相似文献   

5.
热管是传热技术的一项高科技成果,它有极高的热导率和热效率,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使其安全可靠的工作,在设计热管时应注意工作液的选择及其工作极限。  相似文献   

6.
对以去离子水及添加不同分散剂(0.25%wt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1%wt阿拉伯树胶AG)的SiO_2-H_2O纳米热管的启动性能和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iO_2-H_2O纳米热管的启动时间较传统去离子水热管的分别缩短了8.50%和5.23%;纳米热管比去离子水热管具有更高的传热速率;相比于去离子水热管,SDS分散剂的SiO_2-H_2O纳米热管的热阻减小了37.5%;AG分散剂的SiO_2-H_2O纳米热管的热阻减小了26.4%。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20)
本文通过UG建模软件建立了全流路管壳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模型,模型与实际换热器的尺寸相适应,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速度矢量、温度场、压力场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加以分析以研究流道中流体的流动与传热,在对换热器胡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后找到换热器在换热工作中存在的结构设计上的弊端,接着对这些结构弊端加以优化设计,以减小换热器中的流动损失,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预测冻土路基安装热管后路基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对热管耦合冻土路基问题开展数值传热研究是一种比纯实验方法更经济可行的方法。根据是否考虑热管内部热阻及建立的热管耦合冻土路基相变传热模型,热管耦合冻土路基的数值传热算法可基本分为两类。针对这两类基本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忽略热管内部热阻,利用耦合边界处的等价第三类边界条件及根据实际地温气温条件建立的相变传热模型来研究热管耦合冻土路基问题在工程上更为可行。  相似文献   

9.
文中研究了外部设置翅片热管的散热器的传热性能,对其温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分析,并与物理模型相同,不同翅片参数的热管散热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外部设置阶梯矩形翅片热管的散热器不仅可以提高散热器的传热温差,使得热管整体上散热均匀,可以避免热管局部温度过热,提高散热效果,延长热管和散热器寿命。  相似文献   

10.
对两台35t/h油炉热管式省煤器出现低温腐蚀和锅炉出口排烟温度过高事故作了详细的分析,对受热面进行校核计算,查找原因,并对热管安全性作了校验,提出合理解决方案,成功改造设备,也可供其它单位和个人设计热管式换热器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冶金行业是高能耗行业,冶金企业节约能源、回收余热的潜力很大,本文对炼钢车间高温钢锭脱模后的冷却过程采用热管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计算了一个炼钢车间所能回收的热量,设计了热管换热并进行了经济性预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热管换热器的原理介绍,分析热管技术在余热回收和节能,锅炉改造方面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3.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盘管式冷凝换热器的三维数学物理模型;探讨了内部边界耦合的传热、传质过程,对换热器冷凝传热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在模拟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盘管间隙下换热器传热过程进行了比较,并得到其性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脉动热管的可视化实验台,对以体积分数为1%的TiO2/H2O和CuO/H2O纳米流体及基流体为工质,55%充液率的脉动热管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质静止时,纳米颗粒在脉动热管中会发生沉淀,但工质的运动能够使沉淀纳米颗粒再次悬浮,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颗粒悬浮性稳定减弱;与基流体工质相比,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最小启动功率低,启动时间较短,工作温度低,传热热阻小,温度波动振幅小、频率高;纳米流体能大幅提高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工作温度为110℃时,蒸馏水、TiO2/H2O及CuO/H2O脉动热管的传热热阻分别为0.23℃/W,0.11℃/W和0.13℃/W;两种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接近。  相似文献   

15.
通过搭建试验台进行试验,分析蒸发纵管冷凝式热管的传热过程,研究该型热管在不同工质充液量和不同倾角的情况下,其传热性能的变化情况。经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充液量和倾角两个因素都对横管蒸发纵管冷凝式热管的传热性能有很大影响。在充液量一定,倾角在0°~45°间变化时热阻随倾角增加而不断增加且存在临界角,倾角在到达临界角之前热阻上升缓慢,倾角大于临界角后其热阻急剧增大;在倾角一定,充液量在30%~80%间变化时,随充液量增大热管热阻先减小后增大,且在60%充液量时热阻最小,传热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热管以为其独特的工作原理,使其成为理想高效的导热元件,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航空航天领域到光电子领域,以及换热器和太阳能领域。但是热管的制造工艺相对严格和困难,因为它独特的设计和相态转换的工作原理,决定了他的特殊性。为了能够提高热管制造工艺,简化工艺过程,本文提出一种热管制造工艺中新的工质填充及其杂气消除方法,该装置主要由灌注系统、抽真空系统、封口系统、加热系统组成。可以完成完整的工质填充和除杂工艺。  相似文献   

17.
基于热管换热器及半导体制冷片的技术特点,本文原创性地将上述两种器件集成于双向流热交换新风系统。室外进风与室内排气通过热管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换热效率高、热量传递快,且换热过程无任何额外能耗;半导体制冷片与热管散热器相结合,用于室外进风与室内排气间的热量传递,完成新风的二次再热和再冷,既无需制冷剂,亦无复杂的机械设备和管路系统,调节半导体工作电流大小即可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新风出口温度,变换直流电极性即可实现冷端与热端对调。本新风系统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操控便捷、可靠性高、维护量小、占用空间少、无交叉污染,在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了供热和空调负荷。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温相变材料储热,同时用重力热管作为能量传输元件这一高效偶合装置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一个考虑自然对流影响的相变传热与热管传热相偶合的传热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的对比,证实所建立的模型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均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张彪  于志刚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104-104,103
随着石油化工业的不断发展,换热器在石化行业设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换热器是一种是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节能设备。本设计主要针对的是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属于列管式换热器的一种,是利用间壁使高温流体和低温流体进行对流传热从而实现物料间的热量传递。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换热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换热器的尺寸不是越大越好。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提高管壳程流速的方法,指出在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中,流速是换热器的重要参数。在压力降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保持高流速,才能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果,确保换热器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