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我发现8岁的儿子回家后书包里多了些陌生的小玩意儿:自动笔、小玩具……很显然这些东西不是他自己的,也不是我们给他买的.我们问他,儿子要么说是自己买的,要么说是向同学借的,我们一直也没有太在意,只是提醒儿子要把这些东西及时"物归原主".  相似文献   

2.
徐:看了你的个人档案,首先让我感觉到你是一个喜欢写文章的女孩,那就先给我们谈谈你关于写作方面的一些事吧。潘:有人说写作是一种工具,但我只是喜欢,因为喜欢有时候就动动笔,用文字记录一点成长中的东西。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家里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过多的文化熏陶了。但我的家庭很和睦,我的父母都很民主,他们是希望我能顺其自然地发展的,而且总是尽他们所能给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所以我小时候看的书比较多,像《少年文艺》、《童话大王》、《故事大王》啊,可以说是我文字上的真正启蒙者,它们让我感受到了徜徉于文…  相似文献   

3.
微博     
关注了一下余秋雨先生,看了为数不多的一些博文,每一篇都是我很熟悉的余先生《文化苦旅》中摘抄的文字,而没有即时发布的感想。我和余先生很熟,断定这不是余先生本人而只是个马甲。因此,从关注到取消,我做了不足一分钟时间的余先生的粉丝。  相似文献   

4.
微博     
关注了一下余秋雨先生,看了为数不多的一些博文,每一篇都是我很熟悉的余先生《文化苦旅》中摘抄的文字,而没有即时发布的感想。我和余先生很熟,断定这不是余先生本人而只是个马甲。因此,从关注到取消,我做了不足一分钟时间的余先生的粉丝。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新课改"的开展,我精心准备了《麻雀》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篇不长的课文,百来字左右,我觉得应该让孩子们从这简短的文字中明白、体悟一些东西,虽然它就存在于孩子们  相似文献   

6.
《中华读书报》消息:著名作家邱华栋日前接受记者采访,在谈及网络文学时说:我认为不存在网络文学,只存在文学和非文学,因为文学只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是以媒介来划分的。虽然网络很新、很快捷,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网络文学绝大部分都不是文学,是文字和文字垃圾。不过,我觉得今后  相似文献   

7.
赫乔是小博很铁杆的作者,只是她最初只投稿给A版,因此我对她的印象始于她的那篇《对不起的宾语不是你》。她的文字我都很喜欢,即便有很多都不适合小博的风格,可是她的文字里总是透着那么一点小心情,而我恰好知道她的故事要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李婷婷 《考试》2011,(12):4-5
你好吗?和自己打招呼还真是有点别扭,但也非常有趣。我是谁?我是高考后的你,嘿嘿,你应该很羡慕我吧。很想跟考前的自己说些话,不是建议,不是鞭策,连鼓励都不是,只是你我都知道却未必能做到的一些事。以前坐在教室里看着倒计时牌的时候,觉得大学离我很遥远,虽然心里大致有个谱,但还是觉得模模糊糊的。  相似文献   

9.
一直喜欢一个人去花园。不是因为有李白寄情于山水的性情,只是身旁的女生要么人模鬼样要么鬼模人样,索性有几个长得不困难的,也已名花有主。万般无奈,只好独来独往。常常一个人在花园里走,借着小路两侧昏暗的灯光,很本能地看走过我身旁女生的相貌,便越发地感到失落。其实也不能怪那些女生的面部过于抽象,那不是她们的错。没有道理说假如金喜善与刘德华的儿子会是卡西莫多的样子。我也是个抽象派的,所以我要为她们辩解几句。不知为何我的五官皆自由发展,不过它们五件东西能凑到一块,确是挺有缘的。我很丑,可我很温柔,我发现赵传…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你问田野里的花:"你觉得你有用吗?毕竟,你什么也不做,只是一而再地长出相同的花。"花会回答:"我很美,美是我生存的理由。"如果你问大河:"你觉得你有用吗?你所做的,只是让河水朝着同一个方向流淌。"大河会回答:"我并不尝试成为有用的东西,我只是努力地做一条河。"这个世界里的任何东西都是有用的。从树上掉落的树叶,到你头上的头发,都是有用的,甚至昆虫也不是  相似文献   

11.
闾丘露薇 《大学生》2012,(20):52-53
到现在为止,我觉得,生存是一个人首先要面对的事情。——闾丘露薇《行走中的玫瑰》小的时候,觉得自己获得的所有的东西,好象都是理所当然的。于是看到漂亮的衣服,闻到好吃的东西,就会对爸爸说,我要。只是慢慢地,发现原来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有同样的东西。好像当我穿著一条漂亮的的确凉连衣裙在弄堂里面走过的时候,引来的是别的小朋友羡幕的眼光,但是大部分的时候,我会发现,我的邻居好朋友,  相似文献   

12.
读编往来     
《阅读与作文》编辑部全体叔叔阿姨:见信言好。初次提笔,略显冒昧,望谅。我终于发现,原来一本语文杂志也可以办得这样有味道,真的很惊喜、很感动。一直以来我都不大喜欢有关学生作文的报纸和杂志,觉得刊登的文章又老又俗气,尤其上了高中以后,受分科影响,也可能因为太年轻的缘故,长期沉溺于郭敬明的爱与忧伤中,文字是精致的,但是这种精致最终让我厌倦,疲惫。年轻不是只剩忧伤,只剩病态的呻吟,我想看看真正耐读的、真正经得起读的东西。读了几篇《阅读与作文》的东西,我终于知道什么是美文,原来中国的语言如此优美,中国的文化竟如此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3.
准备教《祝福》这一课时,笔者首先直接与文本对话,觉得鲁迅先生写“我”有很深的用意。然而,查看到的很多资料都只是把理解的重心放在祥林嫂这个人物上,要么是忽略了“我”,要么只是说“我”是小说的视角,是祥林嫂悲惨命运的见证人,仅此而已。我们都在强调作者意在通过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叙述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记得初一时,妈妈给我订了《少年文艺》。 说来有些惭愧,因为我儿时对文字没有什么迷恋的感觉,对作文更是头痛,每次写点什么都必须绞尽脑汁,刚看到《少年文艺》,对满眼的铅字,我还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单纯地佩服那些写下这些文字的人们。渐渐地,当1999年一年的杂志分布在家中的床头,书桌、书柜甚至厕所里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正在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吸引,我很听话地归顺  相似文献   

15.
Stream在线     
《小溪流》大编们: 你们好!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小溪流》杂志的女孩,《小溪流》已伴着花季的我度过了三个春秋。在我心里,《小溪流》的轻松和清新是我的最爱,而且我觉得其中的版块也十分新颖,很生动,像“快乐星期八”、“心理测试”等都很不错,而且其中的插图也很不错。只是,我觉得《小溪流》可以增加一些童话故事或者一些阴森恐怖的鬼故事,丰富《小溪流》的内容。还有,我们这种处于花季的少年好崇拜好喜欢明星,老实说吧,前几期的“星闻速递”让我们班上追星族们都震撼不已。但我觉得还是有点不过瘾,希望“星闻速递”内容能多一点。前几期封面上有张娜拉,真的让我欢喜又让我忧:喜的是封面上竟然有那么漂亮的明星,忧的是为什么不是韩国的宋慧乔。因为我喜欢的明星有很多,我也很关注他们的事迹和资料,也很希望其中会有他们美丽的照片,除了宋慧乔,还有台湾的林心如,内地的赵薇等。也许有点天马行空了吧!但这确确实实是一位《小溪流》铁杆书迷发自内心的想法。最后,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祝《小溪流》越办越出色。陶亚娟(湖南浏阳澄潭江镇澄潭江中学)  相似文献   

16.
我就是戈多     
《新作文》2006,(4)
自从五十多年前,萨缪尔·贝克特写了《等待戈多》,我就备受煎熬。读者们看了那本书,都和书中的两个人一样,猜测我,探究我。有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叫戈多的人,有十分奇特的事情。有的人认为我不是人,只是代表了希望,或者光明一类的东西。面对这些猜测,我只是觉得好笑,可是却有许多人来等待我,等待我出现,给他们帮助。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2011,(6):48-48
问:“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刺猬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不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少年闰土》)这个句子中有两个破折号,我认为前一个表示递进,后一个表示转折。请问: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8.
“啊,好烦!怎么尽是国产的动画片啊……”我相信,一定有非常多的朋友们跟我有同感。我觉得国产动画片太无聊了。不是我崇洋媚外,只是国产动画片太臭了,除了说教还是说教,一丁点儿新意也没有。本来嘛,我们在学校上了一天课了,回到家里还要看这种东西,也太说不过去了吧。我觉得国产动画片之所以很失败,是因为以下两点:第一,教育味太浓,题目单一。内容几乎都是主人公从前好吃懒做,后来被坏蛋欺负了,侥幸脱逃,最后改过自新,成为一个好孩子。除此之外,就是老掉牙的货色,像什么《小蝌蚪找妈妈》呀《、人参娃娃》呀,实在是老得不能再老了。第二,内…  相似文献   

19.
很多同志对《自嘲》进行过探索,发表过好些中肯的意见,这对于该诗的教学,很有益处。我只是觉得,我们一些注家和教师,在讲注《自嘲》时往往忽略了对尾联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有种现在很流行的状态,叫做“亚健康状态”。意思大概是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明确的身体疾病,只是总觉得不是很舒服。还有就是永远都觉得很困,可是又总是睡不好。(这样的讨厌状态通常出现在我这个年纪的老家伙们身上,各位《中学生百科》的读者朋友风华正茂当然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好在今天主要想跟你聊的也不是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